板材彼此的接合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8598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462588.5

    申请日:2019-05-30

    Inventor: 稻森茂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材彼此的接合结构,其被构成为,包括:金属制的下板,其上表面上形成有被嵌合部;金属制的上板,其被重叠在所述下板的上表面上,并且具备嵌合部,所述嵌合部与所述被嵌合部嵌合并且在下表面与该被嵌合部中的和该下表面对置的对置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螺钉,其在所述嵌合部被嵌合于所述被嵌合部的状态下,相对于该嵌合部以及该被嵌合部而被螺入以使该嵌合部与该被嵌合部在板厚方向上接合。

    车体侧面结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95021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780007657.9

    申请日:2007-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C17/203 B60J5/0437 B60J5/0443 E05B77/02

    Abstract: 在车体侧面结构中,冲击梁(116)通过冲击梁延伸部(118)安装至车门内面板(110)。冲击梁延伸部(118)的从冲击梁固定部分(126)延伸至车门内面板(110)的一部分用作能够将负载从冲击梁(116)传递至车门内面板(110)的负载传递部分(128),并且其延伸线指向车体柱(106)的质心(C2)。利用上述简单结构,在发生侧冲击时,能够将负载沿直线从冲击梁(116)传递至车体柱(106)的质心(C2),同时抑制车体柱(106)的扭矩。

    车体侧面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95021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780007657.9

    申请日:2007-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C17/203 B60J5/0437 B60J5/0443 E05B77/02

    Abstract: 在车体侧面结构中,冲击梁(116)通过冲击梁延伸部(118)安装至车门内面板(110)。冲击梁延伸部(118)的从冲击梁固定部分(126)延伸至车门内面板(110)的一部分用作能够将负载从冲击梁(116)传递至车门内面板(110)的负载传递部分(128),并且其延伸线指向车体柱(106)的质心(C2)。利用上述简单结构,在发生侧冲击时,能够将负载沿直线从冲击梁(116)传递至车体柱(106)的质心(C2),同时抑制车体柱(106)的扭矩。

    板材彼此的接合结构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85981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910462588.5

    申请日:2019-05-30

    Inventor: 稻森茂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材彼此的接合结构,其被构成为,包括:金属制的下板,其上表面上形成有被嵌合部;金属制的上板,其被重叠在所述下板的上表面上,并且具备嵌合部,所述嵌合部与所述被嵌合部嵌合并且在下表面与该被嵌合部中的和该下表面对置的对置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螺钉,其在所述嵌合部被嵌合于所述被嵌合部的状态下,相对于该嵌合部以及该被嵌合部而被螺入以使该嵌合部与该被嵌合部在板厚方向上接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