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构建煤层地质模型的剖面图数据提取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3272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1069129.3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构建煤层地质模型的剖面图数据提取方法,涉及煤矿透明化地质建模构建领域,包括:基于GIS图形处理平台对剖面图中多种数据类型进行逐一分类设置;设定平面图剖面线与剖面图的对应关系;基于平面图剖面线与剖面图对应关系,建立平剖对应的相关参数设置;基于对应关系和参数设置在平面图剖面线上生成煤层、岩层、断层、火成岩岩墙、火成岩岩床、陷落柱等相应控制点数据数据,用于构建煤层地质模型。本发明可以实现剖面图地质信息采集与分析,并在平面图剖面线上生成相应图形控制点数据,利用相应控制点数据数据加密或更新已有的煤层地质模型,大大减少了地质建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已有煤层地质模型的数据精度。

    一种煤矿综采工作面综合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678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44348.0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综采工作面综合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与装置,基于GIS图形平台与地质数据库,定义综合柱状图模板;交互式选择工作面内部及周边指定范围内的钻孔,指定主孔和对齐标志层,绘制各钻孔的煤岩层对比图;设置煤岩层对比图中主孔柱状不同地层或地层组的不同颜色;利用格式刷,为主孔以外的其他钻孔柱状的同类地层设置相同颜色;其他钻孔中有主孔没有的地层时,在主孔柱状的指定位置插入该地层,并设置颜色;以主孔柱状中地层顺序依次统计分析煤岩层对比图中相同颜色地层或地层组的地层年代、岩性、岩性描述、最小最大和平均厚度等信息,自动绘制综合柱状图,并将相关数据存入数据库,便于共享与复用。该方法简单实用,制图效率高。

    一种回采工作面煤层透明化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1290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252036.4

    申请日:2020-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采工作面煤层透明化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创建基于当前回采工作面边界的外扩多边形,采集外扩多边形内煤层和构造控制数据;以外扩多边形为边界生成满足地质规律的高密度煤层底板等高线和煤厚等值线;采集回采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控制点,利用煤厚等值线给等高线控制点赋值煤厚;生成回采工作面煤层高精度透明化三维地质模型;随着回采工作面的生产活动,加入新获取的煤层和构造及分析成果数据,重复建模步骤实现动态修正回采工作面煤层高精度透明化三维地质模型。该方法便于实现,模型精度高,充分考虑了外扩多边形内煤层和构造控制数据,能为矿井透明化工作面智能开采提供精细化煤层三维地质数据。

    一种煤矿资源储量动态管理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983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74825.X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资源储量动态管理方法和装置,涉及矿产资源管理和信息技术领域。基于煤矿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资源储量计算图,通过GIS平台计算煤矿储量管理的三量;初始化综采工作面基础信息,并绑定回风巷、运输巷和摊销范围,根据回采进尺的采动范围计算综采工作面的动用煤量,生成动用区域,更新未采区和采空区;通过不同时间周期的综采工作面动用区域与资源储量计算图储量块段边界的多维叠加计算得到资源储量采动数据,动态更新资源储量计算图,自动分析汇总生成多种煤矿资源储量报表。本发明实现了资源储量数据统一管理和由综采工作面采动到整个矿井的动态更新,大大提高了煤矿资源储量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一种矿山信息化管理矿图快速规范化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05826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21506.8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山信息化管理矿图快速规范化的方法及装置。涉及矿井计算机制图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国家或行业制图标准,确定矿图图层要素参数,提前预设各图层内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及注记要素参数。通过建立图层名称参数与要素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将不符合规范的矿图图层的要素进行重新设定,一次性批量更新矿图图层内要素的参数信息,实现矿图各图层内要素的快速修改,满足矿图设计、施工及存档要求。本发明方法参数设置灵活,简化了矿山制图人员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图面清晰、简明、美观。同时,通过易操作的配置,用户可对矿图任意图层内要素参数进行配置,满足了用户对矿图要素风格更新多样性的需求。

    一种基于标志层和控制点的地层空间扩展与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1224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11779.2

    申请日:2023-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标志层和控制点的地层空间扩展与建模方法,涉及矿山地质建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图形处理平台构建标志层三角网模型;导出标志层模型数据,转换为地层离散点数据载入新建A1图形;提取钻孔的A1地层厚度与高程控制点数据,载入A1图形;将物探预测断层、陷落柱、井田边界载入A1图形,编辑处理为A1地层的模型边界;配置地层控制点搜索条件,通过三角网法构建A1地层模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矿井空间对象、空间关系、边界关系和沉积特征的地层建模方法,实现了快速构建不同边界范围的地层模型。

    一种煤矿掘进设备与地质模型、巷道设计模型的耦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2078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1291594.2

    申请日:2021-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掘进设备与地质模型、巷道设计模型的耦合系统,通过在掘进设备上安装惯导装置、反射棱镜和测距传感器,利用全自动全站仪传导大地坐标实时标定反射棱镜,获取掘进设备精确的大地坐标定位数据、姿态数据和巷道截割数据;同时,构建基于统一大地坐标系的高精度三维动态地质和巷道设计综合模型,建立掘进设备和地质模型、巷道设计模型高度耦合的空间关系,通过数字孪生系统还原井下掘进现场环境;利用数据传输处理模块生成掘进设备的自适应规划截割模板,航向角、俯仰角纠偏模板,通过智能掘进远程管控系统指导掘进设备完成自适应规划截割和自动纠偏,为实现矿井的智能化掘进,提供了高度可行性、可靠性和实用化的解决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