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726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72652.4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倏逝场驱动的微型光波导致动器和方法。致动器包括微纳光纤、聚合物纤维和光源,聚合物纤维与微纳光纤的一端接触连接,光源布置在微纳光纤的另一端;微纳光纤为单锥型微纳光纤,单锥型微纳光纤包括位于中间的微纳光纤锥区、位于一端的微纳光纤腰区以及位于另一端的微纳光纤尾纤,聚合物纤维与微纳光纤腰区的外表面接触连接,光源布置在微纳光纤尾纤的末端附近。本方法的原理为,在通光时微纳光纤腰区周围产生倏逝场,在光热转化材料的作用下升温,由于聚合物纤维和微纳光纤腰区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引起致动器的弯曲变形。本发明具有可控性强、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便于应用在深海探测、微型软体机器人、体内诊疗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59384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10049482.4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多功能盲文识别与输入装置。微纳光纤传感器,分别和光源、信号识别模块、温度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来自光源的光线进而受用户输入的影响传导到信号识别模块中;光源,和微纳光纤传感器中的微纳光纤连接,用于发出光线到微纳光纤传感器中;信号识别模块,从微纳光纤传感器接收光线并转换为电信号,进而分析处理获得输入的信息;温度控制模块,用于加热微纳光纤传感器内的局部并控制温度。本发明可识别盲文、输入盲文,识别材质,具有灵敏度高、识别精确、无电磁干扰、柔性便携的优势,实现了多功能的信息输入和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2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11758.6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1L1/24 , G01B11/00 , G01D5/353 , G06F18/10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纳光纤在平面上检测负载位置和大小的方法及装置。将一根微纳光纤布置在负载所在的平面之下,将负载施加到平面上,将负载施加前后经过微纳光纤的光谱变化数据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中对平面上负载的大小和位置进行检测,所述神经网络模型采用LSTM‑Attention‑CNN模型;装置包括白光光源、微纳光纤和用于光谱探测的光谱仪、用于放置微纳光纤的柔性基底、用于覆盖微纳光纤的柔性薄膜、三维调节架、三维压力传感器和按压头。本发明方法利用微纳光纤所在平面受到负载的变化特性和规律,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光谱进行解耦,从而实现对平面上的负载位置和大小的准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642612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0931899.8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机械手和机器人。传感器用于与光源和亮度检测器连接包括基底以及高折射芯。基底包括受力表面、侧面以及全反射孔。所述侧面与所述受力表面连接且延伸方向区别于所述受力表面。所述全反射孔穿设所述基底,并且至少一端设置于所述侧面。高折射芯设置于所述全反射孔中。所述高折射芯包括入射端和出射端。所述入射端用于与光源连接。所述出射端用于与亮度检测器连接。其中,所述基底的折射率低于所述高折射芯的折射(56)对比文件Koivikko, A等.Biodegradable, Flexibleand Transparent Tactile Pressure SensorBased on Rubber Leaf Skeletons.IEEESENSORS JOURNAL.2022,第22卷(第12期),全文.史钊;李丽珠;赵钰;付汝兴;盛兴.植入式生物医疗光电子器件与系统.中国激光.2017,(第02期),全文.裴晓增;娄小平;孙广开;何彦霖;孟凡勇.浮空器柔性复合蒙皮形变光纤光栅传感实验研究.光学技术.2020,(第01期),全文.赵华新;蒋永翔;罗天穹;朱晓松;石艺尉.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的空芯光纤传感器.光学学报.2012,(第06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6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41712.8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片上自由曲面反射透镜及其形成方法、光电子器件。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形成片上自由曲面反射透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堆叠于衬底层的具有入射端、反射面及出射端的波导层,入射端和反射面沿垂直于堆叠方向的第一方向相对设置,反射面和出射端沿垂直于堆叠方向的第二方向相对设置,反射面用于将从入射端入射的光反射向出射端,其中,形成反射面的步骤包括:形成形状为自由曲面的反射面,且反射面用于将处在由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限定的面内的光聚焦;及形成覆盖波导层和衬底层的上包层。该方法所形成的片上自由曲面反射透镜能够反射光并能够实现聚焦,由于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在提高聚焦效率的同时减小了透镜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1716213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41212.4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应力中性层的软体致动器。柔性致动器主要由两层刺激响应层与一层应力中性层构成,所述的两层刺激响应层的刺激响应系数不同,应力中性层的中心位于两层刺激响应层的应力中性层处且杨氏模量高于刺激响应层。本发明的软体致动器通过高杨氏模量中性层的设置能够在不明显降低变形角度的同时提高致动器的变形力,解决现有两层膜结构软体致动器无法同时兼具高变形角度和变形力的问题,在人工肌肉、软体机器人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74325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18510.7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4B10/50 , H04B10/516 , H04J14/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异质异构集成光发射芯片,包括信号调制链路、层间耦合器和波分复用器;信号调制链路与波分复用器位于芯片的不同层;信号调制链路与波分复用器之间通过层间耦合器连接;信号调制链路用于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调制成高速光信号,并通过层间耦合器将高速光信号传输至波分复用器,波分复用器用于对接收到的高速光信号进行合并后输出。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异质异构集成光发射芯片,在同一芯片上实现了光的高速调制以及光的大规模密集波分复用,避免了芯片之间的耦合造成的损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4325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1018510.7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4B10/50 , H04B10/516 , H04J14/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异质异构集成光发射芯片,包括信号调制链路、层间耦合器和波分复用器;信号调制链路与波分复用器位于芯片的不同层;信号调制链路与波分复用器之间通过层间耦合器连接;信号调制链路用于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调制成高速光信号,并通过层间耦合器将高速光信号传输至波分复用器,波分复用器用于对接收到的高速光信号进行合并后输出。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异质异构集成光发射芯片,在同一芯片上实现了光的高速调制以及光的大规模密集波分复用,避免了芯片之间的耦合造成的损耗问题。
-
-
公开(公告)号:CN116647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911220.9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4B10/516 , H04B10/564 , H04B10/61 , H04L9/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加密、解密系统及方法与通信系统。信号加密系统包括光源、信号调制组件和光芯片。信号调制组件和光源连接,信号调制组件用于将待加密电信号调制至光源输出的光信号,形成待加密光信号。光芯片和信号调制组件连接,用于将待加密光信号进行加密,输出密钥光信号和加密光信号,密钥光信号用于解密加密光信号。光芯片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用于接收待加密光信号,第二端用于输出加密光信号,第三端用于输出密钥光信号。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加密系统利用光芯片对不同幅度光信号的时域响应不同,将待加密光信号的码型打乱得到密钥光信号和加密光信号,以低成本、高保密性和高安全性实现对通信信号的加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