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454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49347.9
申请日:2024-01-12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应变‑应力双参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聚四氟乙烯模具内通过浇铸制备聚乙烯醇牺牲层,随后在其上浇铸CNT/GNP敏感层;配置不同比例PDMS预聚物与固化剂混合溶液,通过浇铸的方式先后制备第二应力过渡层、第一应力过渡层和基底层;通过热水浸泡的方式去除牺牲层后,将电极和导线组装到敏感层上,获得柔性应变‑应力双参量传感器,所制备的传感器可单独作为应变或应力传感器使用,也可以同时检测应变和应力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283496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0019232.1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1R33/032 , G01R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光束混合光抽运系统及其背景光强抑制方法,通过混合光抽运技术通过不同碱金属原子之间的快速自旋交换碰撞,可以大幅提高原子密度,增强信号强度,增大原子密度从而提高磁强计的灵敏度,同时降低探测信号的偏置,提高原子磁强计的灵敏度,在心脑磁等生物医疗领域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731226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83088.6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1R33/032 , G01R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光强差分的单光束原子磁强计偏置及噪声抑制装置及方法,激光器产生的光依次经过柱面透镜一、二的整形后,经λ/2波片和偏振分光棱镜后进行分束,一束经过滤光片将光强衰减后到达光电探测器一,另一束经起偏器后通过光纤耦合头依次进入位于磁屏蔽桶内的λ/4波片、光阑,然后照射原子气室,透射出气室的光束受到原子自旋进动影响,线偏振光的偏振轴发生偏转;输出后到达光电探测器二;两束光经过光电探测器一和二差分后,由光电二极管放大器进行放大,锁相放大器用于提取放大器输出信号中的频率信息。通过将原子气室前后的光束光强进行差分,从而消除原子无极化状态下背景光强的偏置和检测前后的光强噪声,提高原子磁强计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22974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1625960.3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1C19/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MEMS气室的Rb‑131Xe原子自旋陀螺仪单光束检测系统和方法,通过选取Rb‑131Xe原子源可以大幅降低陀螺仪启动时间,并且能保证一定的陀螺仪测量灵敏度;选取131Xe原子可以降低陀螺仪的研制成本,易于芯片化。碱金属气室是原子自旋陀螺仪的敏感核心,基于MEMS技术的碱金属气室是未来芯片化原子自旋陀螺仪的敏感核心元器件。为了匹配MEMS平面化工艺,发明一种单光束的自旋抽运和探测系统,将原有原子自旋陀螺仪中的抽运‑探测正交光束方案大幅简化,适用于芯片化的需求。本发明有望在芯片原子自旋陀螺仪的工程化得到应用,在未来微小型化惯性导航、无人驾驶、水下无人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83496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19232.1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1R33/032 , G01R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光束混合光抽运系统及其背景光强抑制方法,通过混合光抽运技术通过不同碱金属原子之间的快速自旋交换碰撞,可以大幅提高原子密度,增强信号强度,增大原子密度从而提高磁强计的灵敏度,同时降低探测信号的偏置,提高原子磁强计的灵敏度,在心脑磁等生物医疗领域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32297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25960.3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1C19/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MEMS气室的Rb‑131Xe原子自旋陀螺仪单光束检测系统和方法,通过选取Rb‑131Xe原子源可以大幅降低陀螺仪启动时间,并且能保证一定的陀螺仪测量灵敏度;选取131Xe原子可以降低陀螺仪的研制成本,易于芯片化。碱金属气室是原子自旋陀螺仪的敏感核心,基于MEMS技术的碱金属气室是未来芯片化原子自旋陀螺仪的敏感核心元器件。为了匹配MEMS平面化工艺,发明一种单光束的自旋抽运和探测系统,将原有原子自旋陀螺仪中的抽运‑探测正交光束方案大幅简化,适用于芯片化的需求。本发明有望在芯片原子自旋陀螺仪的工程化得到应用,在未来微小型化惯性导航、无人驾驶、水下无人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73122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1583088.6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1R33/032 , G01R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光强差分的单光束原子磁强计偏置及噪声抑制装置及方法,激光器产生的光依次经过柱面透镜一、二的整形后,经λ/2波片和偏振分光棱镜后进行分束,一束经过滤光片将光强衰减后到达光电探测器一,另一束经起偏器后通过光纤耦合头依次进入位于磁屏蔽桶内的λ/4波片、光阑,然后照射原子气室,透射出气室的光束受到原子自旋进动影响,线偏振光的偏振轴发生偏转;输出后到达光电探测器二;两束光经过光电探测器一和二差分后,由光电二极管放大器进行放大,锁相放大器用于提取放大器输出信号中的频率信息。通过将原子气室前后的光束光强进行差分,从而消除原子无极化状态下背景光强的偏置和检测前后的光强噪声,提高原子磁强计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0421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368586.2
申请日:2020-05-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IPC: G01B11/16 , G01H9/00 , G01K11/3206 , G01K1/14
Abstract: 一种少模光纤光栅三参量复合传感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相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梁及第二支撑梁,中间设置有弹簧梁;第二基座正中设置有L‑悬臂梁,L‑悬臂梁、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顶部正中开设有凹槽,光纤粘贴于凹槽正中位置,光纤悬空处分别刻有少模光纤光栅和光纤光栅;少模光纤与单模光纤形成F‑P腔,通过对F‑P腔和少模光纤光栅信号的联合解调,得到温度和应变信号;在测量振动时,L‑悬臂梁产生受迫振动,压缩或拉伸光纤光栅,通过对光纤光栅输出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即可排除温度信号的干扰,得到振动信号。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及测量精度高及实用高效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0421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68586.2
申请日:2020-05-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少模光纤光栅三参量复合传感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相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梁及第二支撑梁,中间设置有弹簧梁;第二基座正中设置有L-悬臂梁,L-悬臂梁、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顶部正中开设有凹槽,光纤粘贴于凹槽正中位置,光纤悬空处分别刻有少模光纤光栅和光纤光栅;少模光纤与单模光纤形成F-P腔,通过对F-P腔和少模光纤光栅信号的联合解调,得到温度和应变信号;在测量振动时,L-悬臂梁产生受迫振动,压缩或拉伸光纤光栅,通过对光纤光栅输出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即可排除温度信号的干扰,得到振动信号。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及测量精度高及实用高效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95070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088786.1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IPC: D01D5/00 , B29C64/106 , B29C64/20 , B33Y10/00 , B33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D5/0061 , B29C64/106 , B29C64/20 , B33Y10/00 , B33Y30/00 , D01D5/0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近场静电纺丝一步化工艺制备压电聚合物MEMS结构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含了注射系统、前驱液、直流高压电源、可编程三轴移动平台、A4打印纸等关键部件,结合了近场静电纺丝的在线压电极化作用及其对纤维沉积位置的精确控制能力。以压电聚合物材料配制前驱液,利用近场静电纺丝过程中的强电场作用与静电拉伸作用实现对纤维的在线压电极化;同时,以A4打印纸作为纤维收集器,通过可编程三维移动平台运动轨迹的重复,实现纤维的一致性重复堆叠,完成可控三维结构的“增材”制造。通过本发明可实现聚合物MEMS结构与压电功能化的一步化快速高效制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