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型金耳菌株ZWY-G1/PNF11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444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22334.2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型金耳菌株ZWY‑G1/PNF11,属于食用菌育种领域。该菌株是由高海拔冷凉地区的金耳菌菌株(PNF11)和低海拔热带雨林地区的毛韧革菌菌株(ZWY‑G1)通过有效组合后获得的子实体。其中该组合菌株中金耳菌菌株PNF11无性芽孢呈乳白色、酵母状,且酵母状边缘,呈现辐射状菌丝形态;毛韧革菌ZWY‑G1菌丝粗壮浓密,气生菌丝多,液体发酵后为橙色;工厂化栽培过程中组合型金耳菌株ZWY‑G1/PNF11生育期为36‑40天,子实体颜色为橙色,纵切面呈浅肉色,出菇率100%,成品率为98%,生物学转化率为85%,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稳定性和优良的农艺性状指标,适宜于工厂化、设施化周年栽培和液体发酵工艺栽培。

    用于大叶种茶皂素提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652269U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20387058.5

    申请日:2017-04-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大叶种茶皂素提取装置,包括壳体、过滤装置和冷凝箱,所述壳体顶端外侧设置有冷凝箱,冷凝箱左侧通过进气管与壳体顶部连通,冷凝箱右侧通过出液管与壳体内部连通,冷凝箱内设置有冷凝管,壳体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底端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上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换能器下端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提取液储存腔,提取液储存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连通有提取液进口管和提取液出口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极大的提高茶皂素的提取速率,有效的增大了产量,而且过滤装置非常方便进行更换。

    一种新型微生物的培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989383U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20190718.X

    申请日:2019-0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微生物的培养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外接电源线、散热口、排气孔、箱门、高强度铰链、观察窗、门把手、数显仪表、加热开关、电源开关和旋转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微生物的培养装置,通过设置了旋转装置,有利于通过电机驱动第一齿轮顺时针转动,第一齿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齿轮顺时针缓慢转动,接着第二齿轮带动传动杆顺时针缓慢转动,从而带动圆盘顺时针缓慢转动,则圆盘带动支撑柱、放置板和培养基顺时针缓慢转动,解决了现有技术将培养基放置于培养箱内,由于视线受阻难以观察到全部微生物生长状况,若通过频繁开启箱门来观察较为繁琐,且频繁开启箱门,培养箱内温度、湿度发生改变,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