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437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81890.5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武汉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石家庄铁道大学
IPC: G01B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板的形变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列车经过无砟轨道板时对无砟轨道板多个位置进行监测得到的振动信号段;对各个振动信号段分别进行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时频域特征的提取;将同一振动信号段对应的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时频域特征组成该振动信号段对应的三维特征数据;根据各个振动信号段的三维特征数据对无砟轨道板各个位置的层间离缝进行识别。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能够综合考虑振动信号的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时频域特征确定无砟轨道板是否存在层间离缝,从而提高无砟轨道板形变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4371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181890.5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武汉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石家庄铁道大学
IPC: G01B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板的形变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列车经过无砟轨道板时对无砟轨道板多个位置进行监测得到的振动信号段;对各个振动信号段分别进行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时频域特征的提取;将同一振动信号段对应的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时频域特征组成该振动信号段对应的三维特征数据;根据各个振动信号段的三维特征数据对无砟轨道板各个位置的层间离缝进行识别。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能够综合考虑振动信号的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时频域特征确定无砟轨道板是否存在层间离缝,从而提高无砟轨道板形变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6864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854824.X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视频图像的雨棚振动测量系统及方法,属于设备检测监测技术领域。本系统采用高速相机采集雨棚钢结构的边缘特征振动的图像,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采用气浮隔振装置主动隔振,降低系统测量误差,提高系统测量精度。本方法通过对雨棚振动图像中多目标采用Canny亚像素特征提取方法,结合测量系统与测量场景参数,分析获得精度更高的振动时程曲线,进一步利用快速傅里叶频域分析,获取得到高精度的实际雨棚振动频域响应,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本发明适用于公共交通、高铁运输等领域,通过图像分析的方法,实现雨棚多特征目标的便携非接触式振动响应测量,提高振动测量的空间分辨率及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8078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02863.X
申请日:2025-04-01
Applicant: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靳昊 , 潘永健 , 杨怀志 , 谷永磊 , 杨轶科 , 代冲 , 杨德军 , 姚建平 , 朱星盛 , 梁雪江 , 石越峰 , 何东疆 , 张志超 , 周骏 , 李洪福 , 刘毅 , 杨冀超 , 武建新 , 姚远 , 任勃 , 王有能 , 洪剑
Abstract: 一种CRTSⅡ型轨道板纵向精调装置,包括轴承座、推力球轴承、顶推螺杆、第一、二油孔螺钉等:轴承座右侧设有用于安装推力球轴承的圆柱形凹槽;推力球轴承的轴圈内孔与顶推螺杆左端的轴环外圆过盈配合;顶推螺母开设内螺纹孔与顶推螺杆的外螺纹螺杆相啮合,通过顶推螺杆的六棱柱对顶推螺杆施加扭矩,将顶推螺杆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顶推螺母的直线运动;第二螺钉孔向顶推螺母的内螺纹和与之啮合的顶推螺杆的外螺纹螺杆加注润滑油。本发明采用的轨道板纵向精调装置小巧轻便、结实耐用、操作简单,所形成的轨道板纵向精调方法作业效率高,并且不影响前后工序正常进行,实现了在营业线高速铁路天窗时间对CRTSⅡ型轨道板纵向位置快速精确调整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92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927630.8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桥工段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竞 , 郑新国 , 李书明 , 窦东斌 , 杨怀志 , 靳昊 , 黄安宁 , 蔡德钩 , 姚建平 , 谷永磊 , 潘永健 , 刘克飞 , 朱星盛 , 张驰 , 王健 , 杨德军 , 姜子清 , 熊亮 , 谢良瑾 , 谢永江 , 楼梁伟 , 刘吉元 , 刘浩 , 马超锋 , 柴金川 , 曹渊东 , 郭超 , 李斯 , 牛亚彬 , 孙景桐 , 张也 , 李康 , 石越峰 , 李瑞峰 , 杨尚福 , 赵康云 , 孙宣 , 刘瑞 , 刘相会 , 彭勃 , 冯国玖 , 周锋 , 施文杰 , 韩正国 , 牛魁雄 , 车树鑫 , 杜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端刺区摩擦板下缺陷检测方法,包括:基于轨道结构特征划分缺陷检测范围,进行冲击回波检测,提取并分析反射信号,形成缺陷区域的云图;选取云图的典型脱空位置进行钻孔,持续注入聚氨酯待渗透至疏松层且固化后,采用空心钻头取芯;测量芯样中聚氨酯以及聚氨酯与碎石混合体的厚度,确定脱空层和疏松层的厚度;针对混合体中的聚氨酯进行提取分离,测量并计算得到疏松层的孔隙率。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既能检测摩擦板下脱空范围、脱空高度,还能定量测出疏松层厚度及其空隙率,从而准确评判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端刺摩擦板下的密实程度,对于科学指导养护维修和注浆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347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00697.X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铁路桥梁裂缝超声波检测载荷系统,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载荷系统本体,所述载荷系统本体的前端外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通过载荷系统搭载在无人机上飞到桥梁裂缝下方,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贴合在裂缝两侧,换能器与混凝土表面耦合后,主控板激发发射换能器,通过接收换能器接收返回超声波信号,移动到第二点位置,重复以上测量过程,通过公式计算裂纹深度,将测量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到操作者控制机上,通过一个主控板实现超声波收发、计算、电机驱动、无线通讯功能,直接显示裂缝深度,具有数据存储、查看、传输功能,智能化程度高,检测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5188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09451.X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钧雷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激光准直变形测量系统及方法,包括:激光发射单元,固定设置在待测结构物上,用于沿第一方向发射激光束;激光检测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固定设置在待测结构物上,激光束依次穿过多个激光检测单元,激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激光束的位置坐标和散射成像的形状尺寸;终端单元,分别与激光发射单元和激光检测单元连接,用于计算激光束的位置坐标变化和散射成像的形状尺寸变化以确定各个激光检测单元所在测量点的位移和偏转。多个激光检测单元通过测量激光束的相对位置和散射成像形状尺寸的变化,确定各自测量点位的位移和偏转,基于各个测量点的位移和偏转确定待测结构物的整体位移和偏转。
-
公开(公告)号:CN11453746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81894.3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石家庄铁道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变形损伤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振动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振动监测模块设置在铁路轨道的路基上,用于在列车经过时监测铁路轨道的振动信息,并将振动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温度监测模块设置在铁路轨道的混凝土支撑层上,用于监测铁路轨道的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振动信息确定特征频带,并从振动信息中提取特征频带对应的频带能量;以及,根据特征频带对应的频带能量和温度信息,判断铁路轨道是否受损。本发明能够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轨道板变形及损伤进行实时准确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92171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30176.9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连无砟轨道及安装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所述纵连无砟轨道包括底座板和多个轨道板组件,底座板为长条形结构,各轨道板组件均包括轨道板和四个固定件,多个轨道板沿底座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对于任意一个轨道板组件,轨道板铺设在底座板上,四个固定件分别布置在轨道板的四个直角处,各固定件均包括呈L形布置的两块侧板,两个侧板均垂直于底座板,且两个侧板与底座板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两个侧板分别与轨道板的两个相邻的侧边相接触,以夹设轨道板。本发明提供的纵连无砟轨道不仅有效避免温度力对轨道板的影响,还能保证各轨道板的横纵向上的稳定性,实现各轨道板的精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87706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76447.6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无砟道床隐蔽结构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无砟道床加固;(2)采用水力破除设备将无砟道床隐蔽结构破碎移除;(3)无砟道床临时限位;(4)临时限位拆除;(5)隐蔽结构重新浇筑;(6)线路精调。该方法安全性高、施工可控性佳,不损伤结构内部钢筋,对无砟道床结构影响小,可在维修天窗时间内对板式及双块式无砟道床充填层、底座板、支承层等隐蔽结构进行更换作业,不影响列车正常运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