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
    2.
    发明公开
    调色剂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5562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80070505.9

    申请日:2020-10-07

    IPC分类号: G03G9/087

    摘要: 一种调色剂,其包含包括粘结剂树脂和结晶性聚酯的调色剂颗粒,其特征在于粘结剂树脂包含具有由式(1)表示的结构的聚酯。式(1)中,R各自独立地表示氢、甲基、或苯基;A表示聚酯链段;B表示聚酯链段或选自由‑R1OH、‑R1COOH、式(2)的基团和‑R1NH2组成的组中的任意官能团,R1表示单键或碳数为1至4的亚烷基;和平均重复数n为10至80的数。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电子照相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063027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010548172.4

    申请日:2010-11-16

    IPC分类号: G03G5/147 G03G5/14 G03G1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电子照相设备。本发明提供: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具有该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子照相设备,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具有光导电层、中间层和表面层,其中当所述表面层中的Si+C原子密度由DS×1022原子/cm3表示时,该DS为6.60以上,和当在所述光导电层中沿层厚度方向氢量分布中H/(Si+H)的最大值由HPmax表示,第二光导电区域中H/(Si+H)的平均值由HP2表示时,DS和HP2满足下列表达式(1)以及DS和HPmax满足下列表达式(2):HP2≥0.07×DS-0.38...表达式(1)HPmax≤-0.04×DS+0.60...表达式(2)。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电子照相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063027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48172.4

    申请日:2010-11-16

    IPC分类号: G03G5/147 G03G5/14 G03G1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电子照相设备。本发明提供: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具有该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子照相设备,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具有光导电层、中间层和表面层,其中当所述表面层中的Si+C原子密度由DS×1022原子/cm3表示时,该DS为6.60以上,和当在所述光导电层中沿层厚度方向氢量分布中H/(Si+H)的最大值由HPmax表示,第二光导电区域中H/(Si+H)的平均值由HP2表示时,DS和HP2满足下列表达式(1)以及DS和HPmax满足下列表达式(2):HP2≥0.07×DS-0.38...表达式(1)HPmax≤-0.04×DS+0.60...表达式(2)。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电子照相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081314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10568496.4

    申请日:2010-11-26

    IPC分类号: G03G5/08 G03G15/00 G03G15/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电子照相设备。本发明提供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及配置其的电子照相设备,该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光导电层,在所述光导电层上由氢化非晶碳化硅构成的中间层,以及在所述中间层上由氢化非晶碳化硅构成的表面层,其中表面层中的比(C/(Si+C);C2)为0.61至0.75,硅与碳的原子密度的和为6.60×1022原子/cm3以上,中间层中的比(C/(Si+C);C1)以及硅与碳的原子密度的和(D1)分别从光导电层向表面层连续增加而不超过C2和D2,中间层具有其中C1为0.25至C2同时D1为5.50×1022原子/cm3至6.45×1022原子/cm3的连续区域,所述区域沿层厚度方向为150nm以上。

    调色剂
    10.
    发明公开
    调色剂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077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0924239.8

    申请日:2021-08-12

    IPC分类号: G03G9/087 G03G9/09

    摘要: 本发明涉及调色剂。一种调色剂,其包括包含粘结剂树脂、着色剂和无机细颗粒的调色剂颗粒,其中在从调色剂颗粒的最外表面至深度为500nm的深度区域中的元素分布的深度分布中,该深度分布通过使用调色剂作为样品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进行的元素分析而获得,存在深度区域中碳元素的浓度两个以上的极小点,在与各极小点相对应的深度位置处,无机元素的浓度成为极大值,并且无机元素为源自无机细颗粒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