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9120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632281.2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等效能量理论的摩擦间隙配合的支杆连接结构动特性分析方法。包括步骤:采用模态叠加的稳态动力学分析方法,对完全连接关系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基于频域的正弦扫频分析,获得正弦扫频分析结果;提取出连接支杆在对应响应强度振动下的截面力载荷作为支杆截面载荷;将支杆截面载荷和摩擦力f进行对比;若支杆截面载荷大于摩擦力,则进行等效处理,获得等效后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等效后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再次进行正弦扫频分析,得到考虑摩擦间隙配合下的结构动特性响应。本发明能够解决支撑结构接头摩擦间隙配合导致的大尺寸结构动特性预示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84161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74098.4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C1/06
Abstract: 一种承受大轴压异型壳体及起吊结构,前端框和后端框之间通过多个纵向加强筋连接,纵向加强筋的一端与后端框连接孔的位置对应;前端框为轴对称结构,前端框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前端框连接孔;前端框连接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纵向加强筋;前端框和后端框之间设置有起吊孔,起吊孔和前端框之间通过起吊孔纵向加强筋A固定连接,起吊孔和后端框之间通过起吊孔纵向加强筋B固定连接;起吊孔上还设置有起吊孔横向加强筋用于加强固定。本发明针对舱体承受载荷的特点,优化壳体传力路径,根据承力大小优化加强筋的位置、筋宽、筋厚,最终实现最小重量承受最大载荷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8076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424532.2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随着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性能需求的提升,结构系统轻质化逐渐成为关键技术。为了实现飞行器结构系统轻质化,薄壁舱体结构被广泛应用,在满足强度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结构轻质化设计。然而薄壁舱段结构在大弯矩载荷工况及横法向振动条件下,蒙皮容易发生大变形,形成负刚度形式的全新几何包络。薄壁结构的负刚度变形导致舱体稳定特性发生大幅改变,传统基于线性化的稳定性计算方法不再适用。本发明一种薄壁复合材料舱体负刚度稳定性分析方法,建立基于几何非线性假设的有限元修正模型,采用弧长法对产生负刚度变形的薄壁结构进行稳定性预示,避免薄壁结构发生失稳带来的气动外形变化及强度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3184161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474098.4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C1/06
Abstract: 一种承受大轴压异型壳体及起吊结构,前端框和后端框之间通过多个纵向加强筋连接,纵向加强筋的一端与后端框连接孔的位置对应;前端框为轴对称结构,前端框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前端框连接孔;前端框连接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纵向加强筋;前端框和后端框之间设置有起吊孔,起吊孔和前端框之间通过起吊孔纵向加强筋A固定连接,起吊孔和后端框之间通过起吊孔纵向加强筋B固定连接;起吊孔上还设置有起吊孔横向加强筋用于加强固定。本发明针对舱体承受载荷的特点,优化壳体传力路径,根据承力大小优化加强筋的位置、筋宽、筋厚,最终实现最小重量承受最大载荷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807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24532.2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随着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性能需求的提升,结构系统轻质化逐渐成为关键技术。为了实现飞行器结构系统轻质化,薄壁舱体结构被广泛应用,在满足强度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结构轻质化设计。然而薄壁舱段结构在大弯矩载荷工况及横法向振动条件下,蒙皮容易发生大变形,形成负刚度形式的全新几何包络。薄壁结构的负刚度变形导致舱体稳定特性发生大幅改变,传统基于线性化的稳定性计算方法不再适用。本发明一种薄壁复合材料舱体负刚度稳定性分析方法,建立基于几何非线性假设的有限元修正模型,采用弧长法对产生负刚度变形的薄壁结构进行稳定性预示,避免薄壁结构发生失稳带来的气动外形变化及强度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20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0632281.2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等效能量理论的摩擦间隙配合的支杆连接结构动特性分析方法。包括步骤:采用模态叠加的稳态动力学分析方法,对完全连接关系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基于频域的正弦扫频分析,获得正弦扫频分析结果;提取出连接支杆在对应响应强度振动下的截面力载荷作为支杆截面载荷;将支杆截面载荷和摩擦力f进行对比;若支杆截面载荷大于摩擦力,则进行等效处理,获得等效后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等效后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再次进行正弦扫频分析,得到考虑摩擦间隙配合下的结构动特性响应。本发明能够解决支撑结构接头摩擦间隙配合导致的大尺寸结构动特性预示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8024909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1712068.9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6C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应大载荷起吊能力的拱桥式支撑结构,为了实现临近空间飞行器结构系统轻质化,薄壁舱体结构被广泛应用,并且通过设计较少的起吊位置,进一步减小结构重量。采用拱桥式设计将起吊臂引起的附加弯矩耗散,实现降低结构应力集中的目的,从而实现最大应力降低50%以上的效果,使结构起吊位置重量降低30%。
-
公开(公告)号:CN215098356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0915549.9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刚度异型复合材料惯组支架,包括惯组支架共固化组件、补强件、金属垫环和金属靠块;所述的惯组支架共固化组件由多个工形截面梁组成,各工形截面梁分别通过碳纤维单向带进行铺制形成预制体,各预制体之间固化连接成型;所述惯组支架共固化组件用于实现与舱体的对接支撑部位连接;所述的补强件用于在工形截面梁与舱体对接支撑部位连接的末端两侧位置形成封闭的结构;所述的金属垫环安装在惯组支架共固化组件上,作为惯组安装支耳的连接接触面;所述的金属靠块安装在所述的惯组支架共固化组件与惯组接触的位置,作为惯组安装时的方位基准靠面。
-
公开(公告)号:CN204998744U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20733430.4
申请日:2015-09-2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包含进气道的大开口舱段结构,包括舱段主承力壳体、蒙皮,蒙皮覆盖在舱段主承力壳体外壁上,蒙皮上根据需要设有电缆出口和操作窗口,操作窗口上设有操作口盖,便于对设备进行操作和调试。舱段主承力壳体整体上为圆柱体框架结构,轴向设置有进气道,进气道侧壁与舱段主承力壳体外壁之间留有设备装填空间,用于安装设备;进气道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设备安装凸台,用于固定安装设备。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开口舱段结构方案,在满足进气道性能要求的同时,有效地利用了舱内异型空间装填设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