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2301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1019807.9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谢佳 , 郭振西 , 巩英辉 , 唐毛 , 季登高 , 张宁宁 , 李欣 , 刘秀明 , 张箭飞 , 陈芳 , 杨凌霄 , 余颖 , 武斌 , 陈志刚 , 韩伯雄 , 陈敏 , 赵晓利 , 赵良 , 陈默 , 刘辉 , 杨丁 , 余亚晖 , 肖振
Abstract: 一种转捩研究用高精度三维空间制导方法,包括步骤:计算目标坐标系下的弹目视线转率;计算目标坐标系下的需求速度转率;目计算标坐标系下的需求过载;根据弹体外形结构的对称类型,确定控制指令并发送给下一级自控系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比例导引在过顶攻击时存在的奇异问题,适用于各种精确打击飞行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0839895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264932.5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D1/10
Abstract: 一种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快速下压制导控制方法,首先建立解析式阻力系数,包括阻力系数随攻角的变化规律、飞行器快速下压制导控制需用攻角,然后建立速度与航程的一阶模型,设计速度控制参数、轨迹控制参数,最后进行过载正交分配,完成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快速下压制导控制。本发明通过轨迹控制与速度控制的匹配设计,利用锥形机动的特点,正交分配轨迹控制需用过载和速度控制需用过载,保证目标点速度大小、速度方向和位置精度均满足要求,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30765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854592.8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敏感器测角精度补偿方法,包括:确定星敏感器测角误差的产生机理,根据所述的机理建立高动态星敏感器测角精度误差模型;所述星敏感器测角误差的产生机理是由于星点能量中心与时间中心不匹配;在飞行任务中采用惯导测量数据解算载体角动态信息;通过上述求解的载体角动态信息结合建立的高动态星敏感器测角精度误差模型,在线计算出动态引起的星敏感器测角误差;利用上述计算的动态引起的星敏感器测角误差对星敏感器输出的姿态角进行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9460051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811556440.X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D1/08
Abstract: 轨道返回再入式飞行器对星通信姿态控制方法,涉及在轨段与中继卫星测控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地球固连坐标系o1x1y1z1;根据飞行器的经度L、纬度B和高度H;将飞行器对应的地心矢径在地球固连坐标系o1x1y1z1表示为red;步骤二、计算单颗中继卫星覆盖地球区域对应的半地心角δ;步骤三、将n个中继卫星对应的地心矢径在地球固连坐标系o1x1y1z1表示为resi;步骤四、从n个中继卫星中选取飞行器对应的中继卫星;步骤五、选取中继卫星后,调整飞行器姿态,实现飞行器上的测控天线对准选取的中继卫星;实现飞行器与中继卫星的双向通讯;本发明避免了发射窗口变化带来的反复装订以及实际飞行弹道偏差带来的丢星问题,保证在轨段持续的天基测控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58772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549747.8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入初始段解析式纵向在线轨迹设计及跟踪方法,克服了现有LQR跟踪技术的不足,根据高速再入飞行器在稀薄流中飞行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点,通过对其运动方程进行适当简化和推导,并基于稀薄流中速率变化对运动学的影响较小的假设,得到对初始交班偏差有较强自适应能力的解析式在线轨迹,并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对解析式在线轨迹进行跟踪律的设计,克服环境误差和建模误差,提高终端制导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587723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49747.8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入初始段解析式纵向在线轨迹设计及跟踪方法,克服了现有LQR跟踪技术的不足,根据高速再入飞行器在稀薄流中飞行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点,通过对其运动方程进行适当简化和推导,并基于稀薄流中速率变化对运动学的影响较小的假设,得到对初始交班偏差有较强自适应能力的解析式在线轨迹,并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对解析式在线轨迹进行跟踪律的设计,克服环境误差和建模误差,提高终端制导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8406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484592.9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人造卫星的星光定位导航方法,首先采用星敏感器观测空间中三颗卫星,根据卫星星历获得所观测三颗卫星的位置坐标,并计算任意两颗卫星的相对距离;采用星敏感器测量三颗卫星相对星敏感器的单位方向矢量,并计算任意两颗卫星相对星敏感器的张角;计算星敏感器与每颗卫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根据三颗卫星位置坐标以及星敏感器与每颗卫星之间的相对距离,计算出星敏感器位置,即实现了飞行器的自主定位。本发明将星敏感器功能进行扩展,在传统实现自主定姿的基础上,实现了自主定位,不增加额外设备,不占用额外空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6005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556440.X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D1/08
Abstract: 轨道返回再入式飞行器对星通信姿态控制方法,涉及在轨段与中继卫星测控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地球固连坐标系o1x1y1z1;根据飞行器的经度L、纬度B和高度H;将飞行器对应的地心矢径在地球固连坐标系o1x1y1z1表示为red;步骤二、计算单颗中继卫星覆盖地球区域对应的半地心角δ;步骤三、将n个中继卫星对应的地心矢径在地球固连坐标系o1x1y1z1表示为resi;步骤四、从n个中继卫星中选取飞行器对应的中继卫星;步骤五、选取中继卫星后,调整飞行器姿态,实现飞行器上的测控天线对准选取的中继卫星;实现飞行器与中继卫星的双向通讯;本发明避免了发射窗口变化带来的反复装订以及实际飞行弹道偏差带来的丢星问题,保证在轨段持续的天基测控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643341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0103771.7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2B15/01
Abstract: 基于准平衡滑翔原理的力热控制耦合设计方法,基于准平衡滑翔原理,利用当地弹道倾角变化率以及当地弹道倾角接近为零的假设,建立再入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将力热约束转化为飞行走廊约束,以倾侧角为单变量进行优化,将飞行轨迹控制在飞行走廊内,满足力热要求与航程要求。本发明将热流、过载等约束条件转化为等效升阻比的边界,通过等效升阻比实现了力热控的紧耦合设计,提升了滑翔飞行器的整体性能,解决了力热控互相制约、耦合设计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16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125078.6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过载传感器系统级安装误差标定系统及方法,属于飞行器总体气动辨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飞行器过载传感器系统级安装误差标定方法,用于飞行试验后修正过载测量数据,确保飞行器气动参数辨识的精度和可信性,也可以作为飞行器的设计参数,用于飞行导航解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