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50206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041782.9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温环境用翼/舵一体柔性变形结构,构成该变形结构包括:变形骨架和柔性防热蒙皮,所述变形骨架包括伸缩翼骨架和翻转翼骨架;所述伸缩翼骨架与飞行器机身连接,所述翻转翼骨架与所述伸缩翼骨架活动连接;所述伸缩翼骨架可伸缩,改变其覆盖面积;所述翻转翼骨架可沿所述伸缩翼骨架翻转,变换翻转翼骨架与所述伸缩翼骨架间的夹角;所述柔性防热蒙皮蒙覆于所述变形骨架表面,内部铺设冷却管路,用于降低所述柔性防热蒙皮表面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18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66423.9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杨光 , 解向前 , 高扬 , 张亮 , 迟蓬涛 , 周禹 , 陈燕扬 , 于明星 , 陈敏 , 尘军 , 王国梁 , 刘宇航 , 谢佳 , 刘逸章 , 王振峰 , 王永海 , 孟举 , 李哲文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动热烧蚀匹配耦合仿真设计方法,S1、针对未烧蚀的飞行器外形,选取飞行轨道典型状态点计算来流条件,仿真不同类型热防护材料搭接部位的热环境;S2、开展烧蚀仿真分析确定搭接部位两侧的烧蚀量和烧蚀轮廓,计算两侧材料初次烧蚀匹配台阶高度h0;S3、估算烧蚀恶化因子,在h0的基础上估算烧蚀恶化效应后的烧蚀匹配台阶高度H;在此开展烧蚀台阶外形建模,得到带有局部烧蚀台阶外形的飞行器外形;S4、重新生成飞行器表面与外流场网格,开展三维气动热仿真设计,给出材料搭接部位的热环境;S5、再次开展烧蚀仿真分析,计算二次烧蚀匹配台阶高度h1;S6、对比h1与H,确认S3中估算烧蚀量包络飞行试验烧蚀量后仿真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1721527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728544.9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用于流体循环温控系统长时待机的测量装置,通过上位机用于周期性向温度采集模块发送信号采集指令;温度采集模块根据信号采集指令采集温控系统数据,并将温控系统数据发送至上位机;短信模块按照预设信息格式向特定手机号发送故障报警信息;继电器模块控制接触器模块触点的闭合或断开;接触器模块控制温控系统供电回路的闭合和断开。解决了与高速飞行器温控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难题,通过建立远程报警与控制模块,实现了长时间连续通电流体循环温控系统大数据监测与记录,显著提高了流体循环温控系统长时待机的测量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数据处理和人机交互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502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1041782.9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温环境用翼/舵一体柔性变形结构,构成该变形结构包括:变形骨架和柔性防热蒙皮,所述变形骨架包括伸缩翼骨架和翻转翼骨架;所述伸缩翼骨架与飞行器机身连接,所述翻转翼骨架与所述伸缩翼骨架活动连接;所述伸缩翼骨架可伸缩,改变其覆盖面积;所述翻转翼骨架可沿所述伸缩翼骨架翻转,变换翻转翼骨架与所述伸缩翼骨架间的夹角;所述柔性防热蒙皮蒙覆于所述变形骨架表面,内部铺设冷却管路,用于降低所述柔性防热蒙皮表面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81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10652.7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解向前 , 张亮 , 高扬 , 杨光 , 周禹 , 陈燕扬 , 迟蓬涛 , 李哲文 , 林朝光 , 袁延荣 , 李瑾 , 谢佳 , 刘逸章 , 姚军 , 王培枭 , 景丽 , 聂亮 , 李萌萌 , 陈敏 , 尘军
IPC: H01R13/635 , H01R13/533 , H01R13/46 , H01R13/40 , H01R13/04
Abstract: 一种抗短时高焓高热冲击的分离插头,相对于传统插头结构提出了限位设计及外防热陶瓷结构,通过推压式弹簧机构在脱插分离瞬间能够将防热绝缘面板推至插头前端面抵抗短时高焓高热流冲击,从而避免插头针部作为驻点而出现熔融,解决了插针熔融后而引起的电路短路问题,同时使外防热陶瓷结构与内部的绝缘层导热系数相当,设置外防热陶瓷结构与内部的绝缘层结构间的空气间隙可以进一步发挥隔热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