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7316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68071.3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轻质化高精度的导向轮系安装结构和飞行器。导向轮系安装结构包括:飞行器舱体框梁,用于容置载荷,包括沿导向轮系安装结构的轴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环形框梁;多个导向轮系安装基座,每个导向轮系安装基座沿轴向设置,多个导向轮系安装基座均匀固定于多个环形框梁的内侧;多个导向轮系结构,沿轴向一一对应地固定于多个导向轮系安装基座上,用于与载荷导向配合。在保证导向轮系安装精度的基础上,提升结构承载效率,降低结构重量,同时增强相应高精度连接结构的工艺实现性,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9999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910105.5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离子体密度测量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等离子体密度测量装置,包括外壳体;绝缘套,设置于外壳体内部;电极,设置两个,两个电极插设于绝缘套内;电极、绝缘套、外壳体的端部齐平;电极与绝缘套、外壳体与绝缘套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不大于2×10‑6。克服现有电子密度数测量装置只适用于地面静场环境的局限性,能够在高温环境下持续使用上千秒。
-
公开(公告)号:CN11549999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910105.5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离子体密度测量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等离子体密度测量装置,包括外壳体;绝缘套,设置于外壳体内部;电极,设置两个,两个电极插设于绝缘套内;电极、绝缘套、外壳体的端部齐平;电极与绝缘套、外壳体与绝缘套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不大于2×10‑6。克服现有电子密度数测量装置只适用于地面静场环境的局限性,能够在高温环境下持续使用上千秒。
-
公开(公告)号:CN11662057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64735.9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底遮板界面压接的飞行器连接结构和飞行器。飞行器连接结构应用于飞行器,飞行器包括飞行器舱体和载荷,飞行器连接结构包括:转接支架,转接支架和载荷容置于飞行器舱体,转接支架的前端法兰的中心区域与载荷固定连接,前端法兰的外周与飞行器舱体连接,转接支架和飞行器舱体之间可分离;底遮板,底遮板与转接支架的后端法兰固定连接,并封盖飞行器舱体的舱体开口,在转接支架和飞行器舱体之间分离后,载荷通过舱体开口从飞行器舱体脱出。由此可以简化分离界面,提升分离可靠度,同时适应轻质化的大面积薄底遮板结构。底遮板四周与舱体为搭接连接,在底遮板与舱体搭接区域设置柔性缓冲隔热材料,保证搭接部位的热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3870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65658.7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滔 , 毛婷 , 赵楠 , 赵良 , 黄永辉 , 卢志鎏 , 杨缙 , 刘志超 , 秦琪 , 高原 , 崔慧永 , 单翰祥 , 解向前 , 高兴 , 巩英辉 , 张鹏宇 , 方洪 , 孔凡玲 , 孙冬雪 , 纪祖赑 , 王正宇
IPC: B64F5/60
Abstract: 一种适用内装大载荷高速分离的低成本试验方法,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传统吊挂分离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滑轮组+重物的方式模拟分离力加载,从而实现内装大载荷的高速分离地面试验。整个试验系统由试验件、悬吊装置、加载装置、地面测控及回收装置组成,其中试验件由试验舱体、内装大载荷、飞行器上测量设备、连接解锁装置构成;悬吊设备由吊架和吊具组成;加载装置由滑轮组和加载重物组成;地面装置由地面测量设备、重物释放控制装置以及地面回收装置组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内装大载荷高速分离试验成本高、试验复杂对试验条件依赖高的缺点,可以相对低的成本和试验条件实现内装大载荷高速分离试验的地面试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18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66423.9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杨光 , 解向前 , 高扬 , 张亮 , 迟蓬涛 , 周禹 , 陈燕扬 , 于明星 , 陈敏 , 尘军 , 王国梁 , 刘宇航 , 谢佳 , 刘逸章 , 王振峰 , 王永海 , 孟举 , 李哲文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动热烧蚀匹配耦合仿真设计方法,S1、针对未烧蚀的飞行器外形,选取飞行轨道典型状态点计算来流条件,仿真不同类型热防护材料搭接部位的热环境;S2、开展烧蚀仿真分析确定搭接部位两侧的烧蚀量和烧蚀轮廓,计算两侧材料初次烧蚀匹配台阶高度h0;S3、估算烧蚀恶化因子,在h0的基础上估算烧蚀恶化效应后的烧蚀匹配台阶高度H;在此开展烧蚀台阶外形建模,得到带有局部烧蚀台阶外形的飞行器外形;S4、重新生成飞行器表面与外流场网格,开展三维气动热仿真设计,给出材料搭接部位的热环境;S5、再次开展烧蚀仿真分析,计算二次烧蚀匹配台阶高度h1;S6、对比h1与H,确认S3中估算烧蚀量包络飞行试验烧蚀量后仿真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16215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38473.7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C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腹鳍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将腹鳍分成前后两段,前段腹鳍提前安装,后段腹鳍先不安装等到方向舵安装完毕后,再通过外部连接形式安装腹鳍后段。前段腹鳍通过模压石英/酚醛材料和腹鳍金属芯整体成型,即确保了腹鳍结构表面耐高温又保证腹鳍结构自身强度满足飞行条件,同时腹鳍金属芯底面连接孔可保证腹鳍结构和舱体连接的可靠性,后段腹鳍为模压石英/酚醛材料整体成型。前后两段腹鳍通过模压石英酚醛螺栓连接,完全可以在舱体外部操作完成,不受舱内空间的影响。规避了产品装配形式对腹鳍和空气舵的外形约束,提高了飞行器气动和控制特性,提升飞行器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3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10104.0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催化特性测量的领域,公开了一种材料催化特性测量装置,包括外壳体;绝缘套,连接于外壳体内;安装头,设置两个,两个安装头均连接于绝缘套内;敏感片,设置两个,两个敏感片分别连接于两个安装头的端部,且两个敏感片、与绝缘套和外壳体的一端相平齐;热电偶,设置两个,两个热电偶分别插入两个安装头内,且分别连接于两个敏感片。克服现有电子密度数测量装置只适用于地面静场环境的局限性,提供一种适应高马赫、高温非平衡气动热环境下的结构表面材料催化效应的装置。本申请保证不同材料处于同一个高温非平衡气动热流场中进行催化系数测量,保证了后续不同材料催化效果比对的准确性,为后续飞行器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4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66424.3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杨光 , 聂春生 , 檀妹静 , 张林森 , 王永海 , 解向前 , 周禹 , 陈燕扬 , 高扬 , 张亮 , 迟蓬涛 , 谢佳 , 陈敏 , 尘军 , 王振峰 , 王锦程 , 刘逸章
Abstract: 一种工程与数值相结合的光环境设计方法,包括:开展三维热化学非平衡流场数值计算;选取典型观测窗口,生成穿过流场区域观测射线;将三维热化学非平衡流场数值计算结果插值到观测射线上,获得不同观测射线上的密度、温度数据;基于高温气体可见光波段辐射工程计算公式,计算观测射线上各点处的高温气体发射系数;利用沿观测射线路径进行积分,得到光路上每一点到达光学窗口的背景流场光辐射强度值Isim;使用以往飞行试验的光环境测量数据,通过前述方法获得光路上每一点到达光学窗口的背景流场光辐射强度仿真值Isim0,与实测值Iexp进行对比,获得光环境仿真修正因子f=Iexp/Isim0;将光环境仿真修正因子乘以光学窗口的背景流场光辐射强度值Isim,作为光环境设计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03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814838.9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材料收缩变形量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承载面板、第一隔热块、第二隔热块、第一金属工装、第二金属工装、辐射加热器、液压压头、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其中,第一金属工装和第二金属工装并行排列;第一隔热块设置于第一金属工装的上表面,第二隔热块设置于第二金属工装的上表面;承载面板的一端设置于第一隔热块的上表面,承载面板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隔热块的上表面;辐射加热器放置于承载面板的下部;硅基材料试件设置于承载面板的上表面;液压压头压在硅基材料试件的上表面。本发明能够真实地获取硅基材料飞行过程中的收缩变形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