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线日间可视性评价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3912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55863.1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标线日间可视性评价方法、标线设置方法以及道路。该标线日间可视性评价方法包括:基于具有标线的道路的规定车速,确定在所述规定车速下的安全视距;根据视距随亮度对比度变化而变化的亮度对比度模型,基于所述安全视距和标线特征确定所述标线的亮度对比度阈值;获取标线相对于周围路面的亮度对比度;基于所获取的亮度对比度和所确定的亮度对比度阈值,确定所述标线的第一日间可视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线日间可视性技术,能够充分满足驾驶员在日间道路上安全舒适行车对标线的视认需求。

    标线夜间可视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091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50614.3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标线夜间可视性评价方法以及标线设置方法以及适用道路。该标线夜间可视性评价方法包括:基于具有标线的道路的规定车速,确定在所述规定车速下的安全视距;根据视距随逆反射系数变化而变化的逆反射系数模型,基于所述安全视距和标线特征确定所述标线的逆反射系数阈值;获取标线的逆反射系数;基于所获取的逆反射系数和所确定的逆反射系数阈值,评价所述标线的夜间可视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线夜间可视性评价技术,能够充分满足驾驶员在夜间道路上安全舒适行车对标线的视认需求。

    一种路面摊铺设备及其智能加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2175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9972.7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路面摊铺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路面摊铺设备及其智能加热系统,包括车架、挤压轮、沥青罐、限位结构、降温组件、分散板,沥青罐设置于车架的上端,分散板设置于车架下端与沥青罐的对应处,沥青罐下端设置有三个排出口,用以通过排出口将加热成粘稠状的沥青排放至分散板上,本发明中的路面摊铺设备在挤压沥青层的同时,巧妙地集成了限位结构,这一设计有效防止了沥青层在挤压过程中从路面边缘垂落,通过挤压轮对摊铺在路面上的沥青层施加机械力,不仅排除了空隙和气泡,提高了平整度和密实度,而且限位结构确保了沥青层在受到挤压时能够保持稳定,不会超出预定的摊铺范围。

    一种栓接预制装配的桥梁护栏提升改造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8547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1582.0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栓接预制装配的桥梁护栏提升改造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座、预制混凝土梁节段、大直径高强螺栓和连接件。混凝土基座顶部设有多个预制混凝土梁节段,相邻两个预制混凝土梁节段通过连接件相连接;连接件包括L型螺栓、钢板和槽钢;混凝土基座内设有大直径高强螺栓。本发明保留了混凝土基座的基本结构和坡面形式,混凝土基座的主要承载能力和与桥梁结构连接不变,有效的节省了改造费用和工期,增设预制混凝土梁节段,预制混凝土梁节段内预埋有连接件,使得现场连接作业快速便捷,现场采用吊装安装大幅减少运营期间的布控时间,且预制混凝土梁节段安装后无需养生,可以快速提供防护能力,降低了改造施工期间对交通运营的影响。

    一种波形梁护栏提升改造结构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39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93474.7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形梁护栏提升改造结构,包括立柱、防阻块、波形板和C型横梁。波形板通过防阻块安装在立柱上,立柱的顶部连接有套管,套管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外套管上设有C型横梁。本申请充分利用立柱,无需全面拆除原有护栏设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材料,符合经济性建设目标与绿色环保理念,通过内、外套管结合的方式对立柱进行加高,提升护栏的防护高度,利用C型横梁对现有护栏进行改造,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能显著提高波形板的防护能力;且设置紧固夹片作为防阻块与波形板之间的固定连接装置,代替传统的螺栓固定,避免现场开孔螺栓连接,保护原防腐涂层,且采用紧固夹片连接在受到压缩时能较好的传递碰撞力。

    一种小客车专用高速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8685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0083207.9

    申请日:2023-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客车专用高速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确定方法。本方案首先对小客车进行了独立的回归分析,建立适用于小客车超高速行驶时的μ阈值计算模型。之后基于μ值计算模型构建小客车专用高速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三类圆曲线最小半径计算模型的差异性,选择最优计算模型,避免了单一计算模型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计算得到不同设计时速条件下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并给出相应的推荐值,通过实车实验建立圆曲线路段行驶舒适性阈值评价指标,再基于横向舒适性和稳定性验证了圆曲线最小半径推荐值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