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机组以及燃煤机组的运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85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07785.1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燃煤机组以及燃煤机组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燃煤锅炉系统、熔盐系统以及凝汽器,燃煤机组还包括位于凝汽器下游的锅炉给水回热系统、熔盐给水回热系统,锅炉给水回热系统、熔盐给水回热系统并联设置;锅炉给水回热系统通过第一给水回路连通燃煤锅炉系统的给水入口,熔盐给水回热系统通过第二给水回路连通熔盐系统的给水入口;熔盐系统包括熔盐加热器,燃煤锅炉系统包括燃煤蒸汽回路,燃煤蒸汽回路连通熔盐加热器以加热熔盐,熔盐系统包括熔盐蒸汽回路,熔盐加热器的蒸汽出口通过熔盐蒸汽回路连通熔盐给水回热系统,以加热熔盐给水回热系统中的凝结水。可以提高变负荷速率,满足和新能源互补的灵活调峰要求。

    熔盐储热即时产汽系统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2418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352187.0

    申请日:2023-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熔盐储热即时产汽系统,包括高温熔盐罐、低温熔盐罐、过热器、蒸发器、预热器以及过热蒸汽预存器;所述过热蒸汽预存器连接高压缸和/或中压缸的熔盐蒸汽进汽口,以在机组升负荷的初始阶段供应即时蒸汽;所述过热蒸汽预存器设有用于保温的熔盐流路,所述高温熔盐罐与高温熔盐泵、过热蒸汽预存器、过热器形成第一熔盐循环回路并设有与高温熔盐泵并联的第一熔盐旁路;所述低温熔盐罐与低温熔盐泵、蒸发器、预热器形成第二熔盐循环回路并设有与低温熔盐泵并联的第二熔盐旁路。该系统克服了熔盐系统固有产汽时间滞后的缺点,显著提升熔盐系统对电网负荷调令的跟随能力,并消除系统启动时遇到的热应力,提升变负荷速率极限。

    电加热蓄热装置以及燃煤发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97555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165074.9

    申请日:2025-02-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加热蓄热装置以及燃煤发电机组,可以提高蓄能的效率。本申请提供的电加热蓄热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换热模块,换热模块包括换热层、第一导电盖板以及第二导电盖板,换热层的材质为金属多孔材质,换热层具有沿第一方向分布的换热层顶部和换热层底部,第一导电盖板盖设在换热层顶部,第二导电盖板盖设在换热层底部,第一导电盖板和第二导电盖板均设置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的多个通孔结构;换热模块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连接第一导电盖板,第二电极连接第二导电盖板;壳体还设置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电加热蓄热装置包括连通蒸汽入口至蒸汽出口的蒸汽通路,换热层的孔洞和通孔结构为蒸汽通路的一部分。

    汽轮机并联第二汽源的进汽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3670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702077.9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汽轮机并联第二汽源的进汽结构,包括汽缸(2)和转子(3),所述汽缸(2)设有主蒸汽入口和并汽位置,所述主蒸汽入口连接第一蒸汽管道(101)和第一蒸汽进汽阀(1),所述并汽位置连接第二蒸汽管道(102)和并汽阀(11),所述汽缸(2)的内部设有对应于所述并汽位置的上游级组(5)、并汽前导叶(6)、汇汽腔(7)和并汽后首列动叶片(8),所述汽缸(2)在并汽位置设有与所述汇汽腔(7)相连通的并汽流道(15),所述并汽流道(15)的内部设有并汽叶片(14)。该进汽结构可提高并汽阀后压力,减小对第一股蒸汽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汽轮机的经济性。

    基于熔盐储热的燃煤锅炉启动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757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43200.6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熔盐储热的燃煤锅炉启动装置及方法,包括熔盐储放热回路和燃煤发电系统,所述燃煤发电系统在高温回热器的下游设有附加回热器;所述附加回热器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经给水主阀门与省煤器相连,另一路经给水旁路阀门、熔盐‑汽水预热器的汽水通道后与省煤器相连;所述燃煤发电系统的锅炉蒸发器模块中的下联箱经饱和水旁路阀门、熔盐‑汽水蒸发器的汽水通道后返回下联箱;所述锅炉蒸发器模块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经蒸气主阀门与过热器相连,另一路经蒸气旁路阀门、熔盐‑汽水过热器的汽水通道与过热器相连。该启动装置经济、灵活、控制方便,能够更好的适应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燃煤机组两班制运行的使用要求。

    熔盐储热即时产汽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4185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352187.0

    申请日:2023-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熔盐储热即时产汽系统,包括高温熔盐罐、低温熔盐罐、过热器、蒸发器、预热器以及过热蒸汽预存器;所述过热蒸汽预存器连接高压缸和/或中压缸的熔盐蒸汽进汽口,以在机组升负荷的初始阶段供应即时蒸汽;所述过热蒸汽预存器设有用于保温的熔盐流路,所述高温熔盐罐与高温熔盐泵、过热蒸汽预存器、过热器形成第一熔盐循环回路并设有与高温熔盐泵并联的第一熔盐旁路;所述低温熔盐罐与低温熔盐泵、蒸发器、预热器形成第二熔盐循环回路并设有与低温熔盐泵并联的第二熔盐旁路。该系统克服了熔盐系统固有产汽时间滞后的缺点,显著提升熔盐系统对电网负荷调令的跟随能力,并消除系统启动时遇到的热应力,提升变负荷速率极限。

    储换热一体化储气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176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30655.8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储换热一体化储气装置,包括设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用于储存气体的储气腔,所述储气腔内设有壁温保护模块和储换热模块;所述壁温保护模块沿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布置,所述储换热模块覆盖所述气体出口的内端口;所述储换热模块和/或壁温保护模块为丝状金属构成的立体网络结构,其内部具有用于存储气体及形成气体流通的通道。该装置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即时响应,并在短时间内供给大量温度变化很小的气体,实现定温供气,当气源出现温度波动及流量脉动时,能够补偿温度变化,抑制流量脉动,而且,以上换热过程全部能够自发进行,无需额外的控制系统,系统结构简单。

    机组升负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82677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834441.0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机组升负荷方法,包括:获取升负荷指令,升负荷指令包括目标负荷值;判断目标负荷值是否大于阶段阈值,阶段阈值为机组的初始实发电功率值与预设功率值之和;若目标负荷值大于阶段阈值,获取本轮升负荷标志值,若本轮升负荷标志值为结束值,则将阶段升负荷的初始值和预设功率值之和,作为阶段升负荷的负荷设定值;若本轮升负荷标志值为未结束值,则将初始实发电功率值与预设功率值之和,作为阶段升负荷的负荷设定值;若目标负荷值小于或等于阶段阈值,则将目标负荷值,作为阶段升负荷的负荷设定值;根据阶段升负荷的负荷设定值以及实时实发电功率值,确定熔盐系统的给水阀开度,能够提高机组升负荷的速率。

    锅炉烟气储热系统及运行模式切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6430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351982.8

    申请日:2023-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锅炉烟气储热系统及运行模式切换方法,所述储热系统包括锅炉、烟气熔盐换热模块、烟气过热模块、烟气再热模块以及烟气循环模块,所述烟气熔盐换热模块设有烟气熔盐换热器、高温熔盐罐和低温熔盐罐;所述烟气过热模块设有伴生过热器,所述伴生过热器设于所述锅炉的烟道内并位于所述烟气熔盐换热器的下游,在汽路上,所述伴生过热器旁通于从所述水冷壁通往所述过热器的蒸汽通路;所述烟气再热模块设有伴生再热器,所述伴生再热器设于所述锅炉的烟道内并位于所述烟气熔盐换热器的下游,在汽路上,所述伴生再热器旁通于从所述高压缸通往所述再热器的蒸汽通路。该储热系统具有设备少、简单可靠、以及高效储热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