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276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23562.9
申请日:2024-01-30
IPC: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啮合润滑装置,包括:支撑主体、转动链轮、传动链、定位块、调节轨道、固定面、移动调节组件、连接弹簧、润滑组件,所述支撑主体对装置进行位置固定;所述转动链轮转动设置在支撑主体上;所述传动链连接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转动链轮;所述定位块设置在转动链轮之间,上下两侧与传动链相贴合;所述调节轨道固定在定位块的侧壁上,滑动设置在传动链的外部;所述固定面以传动链上的销轴为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移动调节组件滑动设置在固定面上,由连接弹簧连接;所述润滑组件与上下的移动调节组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适用于对多种齿轮进行持续润滑工作,对齿轮的齿槽处进行针对性的添加润滑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73521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96323.9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4C37/00 , B64C27/00 , B64C27/08 , B64C27/12 , B64C27/20 , B64C27/52 , B64D27/24 , B64D35/00 , B60K17/02 , B60K17/04 , B60K17/08 , B60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陆一体两用驱动插装模块及得到的无人机飞行器,包括:涵道装置,涵道装置包括轮辋和旋翼轴,旋翼轴固定连接有旋翼,输入端与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动力传动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的输出端与轮辋啮合,输入端连接离合器;第二输出轴套设在第一输出轴上,第二输出轴的输出端与齿轮轴啮合,其输入端连接离合器,通过离合器来切换动力输出路径。本发明通过采用涵道旋翼作为飞行动力输出源,以涵道外圈作为陆地行走动力输出源,通过离合器来实现飞行和行驶状态的切换,将其设计成插装模块后,其可以直接与普通飞行器的电机插装使用,结构紧凑、通用性强、使用方便,更有利于商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9143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84690.8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空两用无人车,属于无人机在侦查与救援应用的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布置有多个机架,各所述机架的一端分别通过折叠装置安装有涵道风扇且各个涵道风扇的外围环括上均设有行走机构,各所述涵道风扇和行走机构分别配设有驱动其工作的动力源;各所述折叠装置驱动与其对应的涵道风扇并使各所述涵道风扇同步切换为水平状态或竖直状态,当切换为竖直状态时,各所述行走机构同时触地,通过在行走模式和飞行模式之间自由切换,以满足室内或室外在侦查和救援过程中的不同需求,且以达到提高无人机适用场景范围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66530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135195.7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0F5/02 , B62D55/084 , B64C2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陆空车,属于无人机领域,包括车体和履带变形机构;所述车体两侧设有履带变形机构;所述履带变形机构包括自转件、履带、变形驱动机构和若干个负重轮式涵道;所述车体上设有可自转的自转件;所述自转件上设有变形驱动机构;所述变形驱动机构连有负重轮式涵道,且负重轮式涵道接触在履带内侧;所述变形驱动机构用于改变履带的接地长度和驱动履带运行。本发明的陆空车,能够实现陆空两用,履带的接地长度可调,结构紧凑,越障能力强、通过性能好、环境适应性强、机动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74462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61796.6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4U30/24 , B64U40/10 , B64U30/2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桨叶间距可调的共轴双旋翼飞行器,涉及无人机领域,包括:上旋翼系统、调距机构和下旋翼系统;所述调距机构,包括: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上旋翼系统安装在上安装板上,所述下旋翼系统安装在下安装板上;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之间设有连杆机构,用于实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的轴向相对位移,从而调节上下旋翼系统间距;所述上旋翼系统和下旋翼系统中均设置有变距机构,用于实现共轴双旋翼飞行器的周期变距角和总距角调节;本发明,能够实现动态旋翼间距调节,既能保证较好的升力储备,又能提高飞行器的能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6530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135195.7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0F5/02 , B62D55/084 , B64C2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陆空车,属于无人机领域,包括车体和履带变形机构;所述车体两侧设有履带变形机构;所述履带变形机构包括自转件、履带、变形驱动机构和若干个负重轮式涵道;所述车体上设有可自转的自转件;所述自转件上设有变形驱动机构;所述变形驱动机构连有负重轮式涵道,且负重轮式涵道接触在履带内侧;所述变形驱动机构用于改变履带的接地长度和驱动履带运行。本发明的陆空车,能够实现陆空两用,履带的接地长度可调,结构紧凑,越障能力强、通过性能好、环境适应性强、机动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532088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0628024.6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千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动力特性测试台架,属于无人机测试装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旋转机构、支撑机构、挂载机构、配重机构以及滑环机构;旋转机构能够竖直转动;挂载机构竖直固定安装于支撑机构的一端,用于挂载无人机,并为无人机提供俯仰自由度,同时还设置有三维力传感器与转矩传感器;配重机构固定安装于旋转机构的另一端,用于保持横杆水平;滑环机构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支撑机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旋转机构;三维力传感器、转矩传感器以及无人机上的速度传感器的数据传输线均通过滑环机构与数据显示仪表电信号连接。该无人机动力特性测试台架能够在无人机整机处于静止或运动状态下进行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722800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16787.5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空两栖火星探测平台,属于探测平台技术领域,包括平台、移动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平台下方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前轮组件和两个关于前轮组件对称分布的后轮组件;所述移动机构和所述平台之间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的方向,实现陆地行驶模式和空中飞行模式之间的切换。本发明提供的探测平台能最大化地利用现有空间,有效减少陆地行驶模式下的平台宽度,提高了陆空两栖运动平台在狭窄环境下的通过性;同时,也有效减小了飞行模式下的空气阻力。本发明能有效改善探测平台不能很好实现陆空两栖以及越野性能差、体积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072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07101.9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化流场测试系统,能够在测试前实现不同压力、含气量的待测液体的制备,进而能够对含气量确定的液体进行空化测试。该空化流场数据测试系统,包括:台架、支撑在台架上的待测液体制备单元以及测试单元;所述待测液体制备单元用于制备设定压力、含气量的待测液体,并将制备的待测液体输送至测试单元;所述测试单元用于对所述待测液体进行空化测试,并采集空化发生区域的瞬态温度数据和空化发生区域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69065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585235.0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力变矩器的导轮及液力变矩器,属于车辆传动系统技术领域,该导轮的组成包括外环、内环以及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在外环与内环之间的叶片;叶片为变截面的Y形叶片,且根部与内环相连,分叉口朝向外环;令叶片分叉的两部分分别为第一子叶片与第二子叶片;第一子叶片和第二子叶片沿导轮的周向设置,且第二子叶片相对第一子叶片是位于旋转方向的前侧。该导轮的叶片通过构建从叶片底端到叶片顶端的变化截面形状,从而使不同的截面形状发挥对应的作用,以改善导轮内部流场的流动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