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5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39922.2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1R19/25 , G01R31/00 , G06F18/214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边端协同的电力网络自适应谐波辨别方法及系统,应用于边缘设备,边缘设备与云端服务器及电力网络中的终端设备建立通信,包括:获取待辨别电信号,将电信号输入至预设模型,以使预设模型向电信号中加入高斯噪声及解析信号,得到待分解信号,高斯噪声参数及解析信号参数由预设模型基于电信号确定;对待分解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普通信号主导的IMF;从电信号中剔除以上IMF,得到谐波信号。通过基于电信号的参数自适应设置高斯噪声参数以及解析信号参数,避免人工设置参数不准确导致的谐波分离不准确的情况,提高谐波辨别准确性。增加解析信号可以分离出固定频率对应的IMF,提高对电信号中的噪声的剔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947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27747.7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金属颗粒弥散强化铜合金及制备方法,涉及铜合金粉末冶金的技术领域。所述纳米金属颗粒弥散强化铜合金为纳米难熔金属颗粒均匀分布于微米及亚微米铜晶粒内部的铜合金。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铜@难熔金属氯化物复合粉末制备、机械合金化粉末制备、弥散强化铜合金制备和弥散强化铜合金塑性加工。本发明通过将水溶液替换成有机溶剂、将氧化铝弥散强化替换成难熔金属纳米颗粒强化,并配合变形量非常大的热加工制备铜合金,所制备铜合金在保证优异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具有更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可重复性高,成本低、效率高,无需复杂的后续热处理,且拓宽了应用范围,利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和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47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24904.7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宽频测量方法及装置,适用于电力系统中,该方法包括:将预先布置的用于电压测量的每一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宽频测量装置分别作为一个节点,将多个分散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宽频测量装置节点作为一个雁群;其中,所述雁群中,一个节点为领头节点,其他节点为跟随者节点;基于雁群优化方法和分散计算策略,利用多个分散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宽频测量装置节点实现宽频测量,以获取宽频范围内的电压测量结果。本发明利用雁群优化方法展开宽频参数测量,能够高效处理从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获取的宽频测量数据。从而解决电力系统数据监测和控制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8305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61458.5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热储能相变充填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蓄热储能技术与充填技术领域领域。以所述相变充填体的质量为100%计,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水泥为10.3%~14.4%、尾砂和相变微胶囊一共为57.6%~61.7%,余量为水。所述方法包括:将水泥、尾砂、相变微胶囊混合后进行干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干拌物;将混合干拌物加入水,继续机械搅拌,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物;迅速测定混合物的塌落度,当塌落度在55~75mm时,得到蓄热储能相变充填体。本发明应用于深部与浅部矿山充填领域,包括深部矿井以及矿山采空区的充填,在开采的同时对地热资源进行开发、储存、提取和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358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59225.5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nventor: 方建亮 , 林福宏 , 姜文东 , 刘国良 , 徐宏 , 李培 , 魏泽民 , 黄弘扬 , 朱非白 , 姚海强 , 汤旭垚 , 李鑫 , 刘书涵 , 冼文斌 , 杨茹淼 , 张慧琨
IPC: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F18/211 , G06F18/213 , G06F18/15 , G06N3/0442 , G06N3/0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谐波源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GSO‑LSTM的电网谐波源识别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电网谐波源数据采集点两侧的情况,利用随机抽样对电网谐波源数据进行采集和谐波状态标记,构建起电网谐波源数据集,接着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和划分,加快模型训练速度,提高模型精度。搭建LSTM神经网络模型,选择神经网络模型优化参数及目标,利用GSO算法对LSTM神经网络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并基于优化参数构建起基于GSO‑LSTM的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将GSO‑LSTM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电网谐波源识别,同时开发出一套电网谐波源识别软件系统,对电网数据进行保存、处理及显示,实现电网谐波源责任量化。该方法可以用在电网谐波源识别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08305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61458.5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热储能相变充填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蓄热储能技术与充填技术领域领域。以所述相变充填体的质量为100%计,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水泥为10.3%~14.4%、尾砂和相变微胶囊一共为57.6%~61.7%,余量为水。所述方法包括:将水泥、尾砂、相变微胶囊混合后进行干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干拌物;将混合干拌物加入水,继续机械搅拌,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物;迅速测定混合物的塌落度,当塌落度在55~75mm时,得到蓄热储能相变充填体。本发明应用于深部与浅部矿山充填领域,包括深部矿井以及矿山采空区的充填,在开采的同时对地热资源进行开发、储存、提取和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6314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30859.X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铁水脱硫尾渣的固废基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建筑材料领域,以干基质量百分数含量计,原料包括:10%~40%铁水脱硫尾渣、10%~30%钢渣、20%~50%矿渣、5%~20%工业副产石膏,其中,将铁水脱硫尾渣、钢渣、矿渣和工业副产石膏单独或混合粉磨至比表面积500m2/kg~600m2/kg。本发明将多种固废协同制备免烧固废基胶凝材料,充分利用铁水脱硫尾渣的高附加值,为其在建材领域提供大宗利用途径,且利用其碱性高的特点解决了固废基胶凝材料早期水化反应速率慢、强度低、凝结时间长的问题,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大幅度减排二氧化碳,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07983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35344.0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溶性氟盐体系熔盐电解可溶性钛酸盐制备金属钛的方法。将含质量百分比为1~10%钛酸盐的复合氟化物熔盐,置于石墨坩埚内,于密闭钢制反应器内,在氮气或氩气气氛下升温至300℃,恒温24h除去熔盐中的水分;升温至900℃~1100℃,以石墨为阳极,钛板为阴极,在3.3-5.0V恒电压电解,在阴极表面获得金属钛粉;电解结束后,从熔盐中提起阴极,冷却至室温,分离阴极表面产物,依次经离子去水、2~5%盐酸、1~5%氢氟酸和去离子水洗涤后,烘干获得金属钛粉。本发明获得了一种水溶性的氟化物熔盐体系,相比于氯化物熔盐,对钛酸盐具有高的溶解度,且能满足较高电压下电解金属钛;相比于冰晶石熔盐,可实现低温下电解钛粉与含氟熔盐的湿法分离,操作简单易行,可改善工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2682341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30943.7
申请日:2012-04-30
Applicant: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管理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矿井基础信息模块、矿井安全监测信息模块、地图显示与管理模块、矿井灾变分析模块、应急救援力量模块、灾变决策信息模块。利用矿井基础信息和监测信息对矿井井下主要危险源、隐患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信息数据更新,建立有效遏制井下突发事故的损失程度的信息平台,利用其事故前的信息为井下灾变分析和模拟提供有效可靠地信息资源和基础数据,系统自动为井下人员显示最佳的避灾路线,系统启动设定应急响应方案,不仅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影响程度,更能有效地为井下工作人员避难和救援提供响应时间,最大程度的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
-
公开(公告)号:CN117987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09171.4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弱无取向硅钢磁各向异性的退火方法及产品,方法包括步骤:对两端进行打磨处理后固定在电源两端;将固定后的无取向硅钢置于保护气氛中;通过电源施加一定参数的脉冲电流对无取向硅钢进行退火,将无取向硅钢升温至一定温度下进行高温退火一段时间,促进所述无取向硅钢的γ织构和λ织构的发展;将电脉冲高温退火后的无取向硅钢在保护气氛中空冷至室温。本发明采用电脉冲高温退火工艺缩短了无取向硅钢的退火时间,节省了能源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