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箭发动机辐射场测量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30792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859795.6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箭发动机辐射场测量设备,包括:热流传感器,设置在防爆试车间之外;多条光纤,多条所述光纤的第一端间隔分布在所述防爆试车间内;多条所述光纤的第二端围成弧形区域;所述热流传感器适于测量所述光纤传递的所述热辐射;转轴,设置在所述弧形区域的圆心;所述转轴与所述热流传感器连接;所述热流传感器在所述弧形区域内做与所述弧形区域相匹配的转动;在热流传感器的转动过程中,热流传感器探测端与各条光纤的第二端依次对齐;采集仪,与热流传感器通讯连接。其节省了现有技术中需购置诸多热流传感器的费用,降低对热流传感器材料及相应设备的耐高温及防爆要求,且采集仪可选用采样通道较少的型号,降低相关成本。

    一种消声器及降噪系统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35747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282783.6

    申请日:2023-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箭发动机燃气降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声器及降噪系统。本发明的消声器包括:本体和截流件,本体呈筒状,具有一端呈开口的消声腔,开口与发动机的排气端相连接,开口的径向尺寸小于消声腔的径向尺寸;本体的壁面上成型有排气部,排气部包括若干排气孔以将喷流噪声从消声腔排向外部环境;截流件与本体固定连接,截流件上成型有通流部以将消声腔分隔为相连通的至少两个腔室,截流件适于阻挡部分喷流噪声沿本体的轴向方向流通。本发明提供的消声器从本体开口进入的气流在消声器内经历两种衰减而最终排出,极大地增强了降噪效果,且结构精简,不额外增大设备整体长度、体积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种气氢气氧点火器供应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2429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130282.1

    申请日:2022-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氢气氧点火器供应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系统包括氮气系统、氢气系统、氧气系统和点火器,氮气系统、氢气系统、氧气系统为点火器供应系统提供压力满足要求的氮气、氢气和氧气,点火器在需要点火试验时混合满足要求的氢气、氧气完成点火,氮气系统为管路和点火器内残余氢气和氧气的吹除提供氮气。在氢气、氧气供应主阀后设置的氮气吹除接口用于在关机时对主阀后管路和点火器的吹扫,防止回火等情况发生。设置的点氢应急阀和点氧应急阀可在发生试验事故时切断氢气、氧气供应,保证试验系统的安全。试验系统内所有阀门均可远程控制,气体压力等参数也可远程监测,达到现场无人操作,保证试验操作人员的安全。

    一种隔振支架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7813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32519.2

    申请日:2022-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箭发动机试验设备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隔振支架,用来安装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中的非接触测量设备。这种隔振支架可实现多自由度方向隔振,且隔振效果较好。上述隔振支架包括:底座、隔振组件、安装座和连接结构;隔振组件的一端与底座相连接,隔振组件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依次连接的弹性片,弹性片上具有至少四个间隔设置的弹性臂,且弹性臂的数量为偶数;安装座的底面与隔振组件的另一端相连接,其顶面适于安装测量设备;连接结构设置于弹性臂的外端,弹性片通过连接结构与相邻的弹性片或者底座或者安装座相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隔振支架仅能进行一个自由度方向的隔振,导致测量设备测量结果不够准确、易损坏的问题。

    一种流体排放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79595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0925823.0

    申请日:2020-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体应急排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体排放装置,包括:排放管,具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导流结构,设于所述排放管的流体出口处,具有用于引导所述排放管中的流体按照预定路径流出的导流面,以及与所述排放管的流体出口封堵的第一位置和打开至引导所述排放管中的流体沿所述导流面流出的第二位置;支撑结构,与所述导流结构对应设置,在所述导流结构处于第二位置时对其提供足以支撑导流面的作用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流体排放时直接冲击地面,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排放速度的流体排放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