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660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376903.3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码子序列优化方法及装置,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密码子序列优化方法包括获取待优化的蛋白质序列,以生成多个待优化密码子序列,并构建迭代优化池;对待优化密码子序列进行采样选择和突变处理以得到密码子突变序列;对密码子突变序列进行指标计算,并基于预设评估方式确定指标计算结果的密码子评估分数,进而筛选出目标密码子突变序列,实现迭代优化池的迭代更新;对迭代优化池进行寻优处理,若满足中止条件,输出目标密码子序列。本发明通过密码子序列的采样、突变、评估和迭代的全流程配合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密码子序列的优化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078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01304.3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F11/30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服务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部署在Kubernetes平台上微服务的待检测指标数据;通过滑动窗口的方式对所述待检测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目标检测数据;将目标检测数据输入目标检测模型中,得到目标预测数据;若目标预测数据大于最大阈值,或者,目标预测数据小于最小阈值,则确定微服务异常,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微服务异常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进而减少运维人员压力,提高运维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08869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0978221.6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肽疫苗微针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多肽疫苗微针贴包括基座和位于所述基座上的微针,所述微针由多肽疫苗和可溶性基体的混合物制成,所述可溶性基体的材料包括透明质酸和低分子量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可溶性基体中所述透明质酸和所述低分子量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6:20。本发明通过选择低分子量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骨架材料,同时引入富含羟基和羧基的透明质酸,利用二者之间的氢键作用和大分子链的交联缠绕作用形成复杂的三级网状结构,得到了易水解和易扩散且强度和硬度均较高的微针。利用该微针将多肽疫苗递送到达表皮层和真皮层,实现了多肽疫苗的无痛递送,同时可以实现低剂量、高免疫的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5057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374892.5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T7/10 , G06T7/0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脑瘤图像分割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图像分割技术领域,脑瘤图像分割方法包括获取脑部核磁共振图像集;对脑部核磁共振图像集进行数据预处理,以得到脑部核磁共振目标图像;将脑部核磁共振目标图像输入至预设脑瘤分割模型,以得到脑瘤图像分割结果;其中,预设脑瘤分割模型为基于MSU‑Net神经网络和脑瘤图像样本数据进行交叉训练后得到的深度学习模型,MSU‑Net神经网络包括mamba子模块和sim注意力子模块,mamba子模块用于提取病灶区域相关特征,注意力模块用于对病灶区域相关特征进行筛选,得到病灶区域目标特征。本发明能够提升脑瘤图像分割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06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14554.8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C12Q1/6886 , G16B20/20 , G16H5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早期肺腺癌标志物及其筛选方法、诊断模型、诊断装置,属于生物信息学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早期肺腺癌标志物包括FA(20:0)、PE(18:0/18:1)、LPC(18:1)和PC(18:2/18.2)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的早期肺腺癌标志物,对肺腺癌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且采用早期肺腺癌标志物进行诊断的成本较低,降低了采用LDCT方法的辐射暴露风险,能够在微创的基础上,通过早期肺腺癌标志物的应用,提高早期肺腺癌诊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975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66490.6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抗原模型建立方法及鉴定抗原方法,涉及神经网络和免疫反应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鉴定抗原模型建立方法,包括:构建神经网络,其中,神经网络包括TCR特征提取神经网络、pMHC特征提取神经网络和抗原鉴定神经网络;构建数据集,其中,数据集包括TCRCDR3、HLAI和抗原序列;将数据集输入神经网络,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建立鉴定抗原模型。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TCRCDR3、HLAI和抗原的序列信息进行特征提取,从而能够鉴定活化T细胞的相关抗原。
-
公开(公告)号:CN1165968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368554.6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11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分割方法、图像分割模型构建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图像分割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医学图像;对待处理医学图像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待处理医学图像输入到构建的多个分割模型中,得到每个分割模型对应的预分割结果,每个分割模型中嵌入有自注意力机制模块;对每个分割模型对应的预分割结果进行融合,得到待处理医学图像的分割结果。本发明利用嵌入的自注意力机制模块计算待处理医学图像中的各个特征的权重表示,进而提供至神经网络模型中的主干结构,使得其能够根据权重表示,实现对待处理医学图像的特征之间的全局学习,进而实现待处理医学图像的高精度分割,最终提升神经网络识别模型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661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375698.9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V20/70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72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脑瘤MRI图像分割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图像检测领域,脑瘤MRI图像分割方法包括获取待分割脑瘤MRI图像;构建用于所述脑瘤MRI图像分割的DOU‑Net神经网络,并基于预设脑瘤MRI样本数据集对DOU‑Net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脑瘤MRI图像分割模型;利用MRI图像分割模型对待分割脑瘤MRI图像进行分割处理,得到脑瘤MRI分割结果;其中,DOU‑Net神经网络包括深度过参数化卷积块、组归一层和GELU激活函数层,深度过参数化卷积层用于得到深度特征图像,所述组归一化层用于得到组归一化图像,所述GELU激活函数层用于对得到非线性转换图像。本发明能够提升脑瘤图像分割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55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76888.5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16B40/00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F18/25 , G06F40/284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细胞表位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机器学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B细胞表位预测方法及装置,通过对蛋白质序列进行滑窗分割转换为多肽序列并对多肽序列进行编码处理,使蛋白质序列能够转换为适合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格式;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编码序列进行特征提取,能够从蛋白质序列中提取出识别表位的特征序列,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对特征序列的依赖关系进行捕获,不仅能够得到蛋白质序列的特征序列还能确定蛋白质序列的动态变化,这种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结合的方式能够大幅提高了表位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将第一全局序列信息和第二全局序列信息融合,相比较单一的序列信息更加能够提高表位预测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218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264419.9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针给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溶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可溶微针包括针座以及位于针座上的至少一个针体,针体包括第一中间段、第二中间段和针尖段,第一中间段位于针座上,第二中间段位于第一中间段和针尖段之间,第二中间段的密度大于第一中间段的密度,针尖段中含有药物活性成分。本发明提供的可溶微针,药物活性成分集中分布在针尖段中,而且,与针尖段接触的第二中间段为高密度段,能够阻止针尖段中的药物活性成分扩散进入第二中间段及第一中间段中,因此,本发明的可溶微针能够显著提升局部给药浓度,实现定点定量的精准给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