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537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3459.5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分离艇翼式升浮一体飞行器,涉及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包括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浮空艇和锁定解锁装置,锁定解锁装置设置在浮空艇和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之间;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包括大展弦比机翼、机身和尾翼,尾翼与机身连接,机身的下端与大展弦比机翼连接,机身的上端与锁定解锁装置连接。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可分离艇翼式升浮一体飞行器,起飞阶段由于具有轻于空气的艇体,可采用定点成形释放的方式,有效降低了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起飞难度;返场阶段由于浮空艇和无人机分离,可以使无人机自行返回,有效保护载荷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95365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3462.7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近空间升浮一体飞行器机翼机身连接结构,涉及飞行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机身组件和机翼组件,机翼组件与机身组件通过法兰盘连接,法兰盘上设置有圆筒和插销孔,插销孔与机身组件连接,机翼组件与圆筒连接。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临近空间升浮一体飞行器机翼机身连接结构,本发明中机翼与机身通过法兰盘结构连接结构强度高,安全性高,通过法兰盘的圆筒和插销孔与机翼和机身连接,易于安装;本发明中的连接结构形式简单,容易加工,成本低;本发明中机身和机翼的传力路线简洁,采用复合材料结构强度高,重量轻。
-
公开(公告)号:CN1189536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3458.0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艇身升浮一体飞行器滚转调节方法,涉及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采用副气囊操纵、主气囊操纵和全动水平尾翼操纵结合的形式进行双艇身升浮一体飞行器滚转调节,利用副气囊与大气环境连通抽排空气、主气囊联通抽排氦气、全动水平尾翼偏转的方式,改变飞行器的升力分布、浮力分布,使飞行器产生滚转力矩,调整飞行器滚转角。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双艇身升浮一体飞行器滚转调节方法,显著提高了飞行器滚转调节效率,有利于提高飞行器的操纵性和安全性,相比现有飞行器姿态调节方式,结合了双艇身升浮一体飞行器的特点,飞行器滚转调节机构工作能产生较大的力矩变化,飞行器对姿态有很高的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536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3461.2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升浮一体飞行器变重心装置和俯仰控制方法,涉及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储能电池配重、齿轮传动机构和导轨,所述导轨通过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储能电池配重连接,所述储能电池配重设置在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上方,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上设置有锁定机构。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适用于升浮一体飞行器变重心装置和俯仰控制方法,用变重心方式控制俯仰力矩变化,平尾在具有变重心装置后,可不起操纵作用,采用充气囊体形式仅作为飞行器安定面,进一步减轻结构重量;变重心装置产生的俯仰力矩大,调节能力强,且变重心装置调节更快速更精确,更不容易出现超调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0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70513.0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28 , G06F111/06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三维增升装置气动与机构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法,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对飞机三维增升装置进行参数化建模;根据参数化建模定义的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随机生成若干个样本点,构成初始的优化种群;根据机构尺寸和襟翼碰撞干涉状态将样本点标记为可行设计或不可行设计;计算被标记为可行设计的样本点的起降性能;采用多目标进化算法对初始优化种群进行优化处理,以给定迎角下的起飞构型升力系数最大、给定迎角下的着陆构型升力系数最大为优化目标,以机构尺寸和襟翼碰撞干涉状态为约束条件,迭代寻找最优设计变量。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在保证三维增升装置的机构具有可行性的同时,提高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1539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59929.2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伺伏式蝠翼飞行器,包括蝠翼飞行器本体、光伏能源系统、智能避障与飞行控制系统、通讯链路系统和任务载荷。该伺伏式蝠翼飞行器能够实现长期伺伏与间歇性侦察的任务模式,即白天潜伏在屋顶,利用光伏能源系统收集能量,夜间对指定区域进行侦察,突破了传统无人机频繁回收与充放电的限制;并且飞行时柔性蝠翼的扑动,相比固定翼和旋翼效率更高,且噪声更低,更利于隐蔽侦察;智能避障与飞行控制系统兼具超声波与红外光测距的优点,能够辅助飞行器完成夜间避障飞行;通讯链路系统支持北斗卫星通讯功能,使飞行器指令及图像传输不再受距离限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