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7811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043694.7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骨料及多频谐振网络层,属于铁路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所述多频谐振颗粒具有较低的谐振频率的柔性结构的特性使得在将该智能骨料埋入路基后,可以有效采集路基内的低频振动,进而更加有助于能量的收集,便于较大程度的实现路基的减振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370866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48998.0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压电发电的铁路路基自供电传感网络布置方法,针对不同的列车轴重和车速获得在不同路基深度的动力响应;针对每一路基深度,基于动力响应获得不同轴重、不同车速下的应变能;由动力响应获得动应力幅值和路基自振频率作为能量采集器的外部荷载输入,获得能量采集器转化的电能;将对应轴重和车速下的应变能和电能进行比较,当存在差值超过阈值时重新优化该路基深度的能量采集器的结构。本发明总结出不同轴重、不同速度、不同路基类型下铁路路基内部的动应力及振动频率的分布特点,根据路基内部的动应力及路基振动频率作为路基内部压电能量采集器设计及其布置依据,从而设计出适合铁路路基的压电能量收集器。
-
公开(公告)号:CN11287811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43694.7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骨料及多频谐振网络层,属于铁路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所述多频谐振颗粒具有较低的谐振频率的柔性结构的特性使得在将该智能骨料埋入路基后,可以有效采集路基内的低频振动,进而更加有助于能量的收集,便于较大程度的实现路基的减振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266340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1487607.9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减振发电的智能粗颗粒,粗颗粒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混凝土外壳、钢壳、若干压电减振俘能器及电能收集转化结构,压电减振俘能器两端分别与钢壳及电能收集转化结构相抵,用于将混凝土外壳及钢壳的应力转化为电力,电能收集转化结构将电力转化为稳定的电能并储存。本发明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混凝土外壳,接收外部结构的振动力量,利用压电效应,结合内部的压电减振俘能器、能量转化器和储能元件进行振动能量到电能的收集、转化与存储,不仅能直接减小外部结构的动应力,延长其使用寿命,还能利用压电材料将共振子振动能转化为电能,可实现变废为宝,是一种绿色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266340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87607.9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减振发电的智能粗颗粒,粗颗粒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混凝土外壳、钢壳、若干压电减振俘能器及电能收集转化结构,压电减振俘能器两端分别与钢壳及电能收集转化结构相抵,用于将混凝土外壳及钢壳的应力转化为电力,电能收集转化结构将电力转化为稳定的电能并储存。本发明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混凝土外壳,接收外部结构的振动力量,利用压电效应,结合内部的压电减振俘能器、能量转化器和储能元件进行振动能量到电能的收集、转化与存储,不仅能直接减小外部结构的动应力,延长其使用寿命,还能利用压电材料将共振子振动能转化为电能,可实现变废为宝,是一种绿色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70866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848998.0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压电发电的铁路路基自供电传感网络布置方法,针对不同的列车轴重和车速获得在不同路基深度的动力响应;针对每一路基深度,基于动力响应获得不同轴重、不同车速下的应变能;由动力响应获得动应力幅值和路基自振频率作为能量采集器的外部荷载输入,获得能量采集器转化的电能;将对应轴重和车速下的应变能和电能进行比较,当存在差值超过阈值时重新优化该路基深度的能量采集器的结构。本发明总结出不同轴重、不同速度、不同路基类型下铁路路基内部的动应力及振动频率的分布特点,根据路基内部的动应力及路基振动频率作为路基内部压电能量采集器设计及其布置依据,从而设计出适合铁路路基的压电能量收集器。
-
公开(公告)号:CN1195408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16754.9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铁科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虚拟样本集的周边环境风险源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待检测环境的视频图像分别输入预先建立和训练好的风险隐患对象检测模型和SCD变化区域检测模型,分别检测出风险隐患对象边界框集合以及变化区域集合;基于相似度算法进行风险隐患对象边界框和变化区域的信息匹配以及变化态势追踪,进而实现周边环境风险源的识别;所述风险隐患对象检测模型采用Yolov5网络,SCD变化区域检测模型采用全卷积神经网络,基于构建数字孪生场景生成虚拟样本集对风险隐患对象检测模型和SCD变化区域检测模型进行训练。本发明为铁路周边环境风险源智能识别与态势跟踪奠定技术基础,为高铁运营周边安全提供高效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43419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269131.0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蔡德钩 , 王鹏程 , 姚建平 , 楼梁伟 , 魏少伟 , 王蕴嘉 , 闫宏业 , 郑新国 , 石越峰 , 刘景宇 , 廖茜 , 刘星 , 闫鑫 , 王李阳 , 曾帅 , 王云飞 , 尧俊凯 , 叶晓宇 , 张也 , 丁有康 , 邓逆涛 , 郭浏卉 , 张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营铁路有砟轨道路基深层变形整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施工准备步骤;S2.工字钢扣轨步骤,用于对轨道结构进行支撑和限位;S3.桩基施工步骤,用于在路肩及线间施作桩基,该桩基用于支撑便梁及后续承载板;S4.便梁架设步骤;S5.道砟与路基挖除步骤,用于清除便梁下部道砟、开挖路基;S6.承载板及纵梁施作步骤,用于实现施工承载板并与桩基连接;S7.路基及道砟回填步骤;S8.拆除便梁及工字钢步骤;S9.线路养护步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运营条件下的无砟轨道路基进行整治的方法,能获得在运营条件下实现消除有砟轨道路基深部变形对轨道结构影响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091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91967.5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蔡德钩 , 闫宏业 , 王鹏程 , 张千里 , 郑新国 , 楼梁伟 , 石越峰 , 刘景宇 , 王晓凯 , 王云飞 , 谢蛟 , 刘星 , 廖茜 , 豆卫 , 巩超 , 张也 , 丁有康 , 施文杰 , 李诗卉 , 林佳木
IPC: E02D37/00 , E02D3/00 , E02D3/12 , E02D15/04 , E02D31/14 , E02D31/00 , E01B37/00 , E01B2/00 , E21B4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中断行车的铁路路基填料靶向置换方法,包括:探测确定置换层位、准备工作平台、精准计算置换孔位布置、设备就位、线路变形监测、跟管钻进出土与控制、内回填预制材料、拔出套管、孔壁空隙填充;恢复线路。本发明通过对路基填料进行横向换填+填充预制材料的方式解决了运营条件下铁路路基因填料病害产生的下沉、冻害及翻浆冒泥等问题;本发明可在运营条件下,彻底解决铁路路基填料病害问题,整治过程中通过采用预制材料+注浆的方式填充,拔出钻进套管的方式,即达到彻底解决路基填料病害产生的下沉、冻害和翻浆冒泥问题,又能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14348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0124585.7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新国 , 李书明 , 靳昊 , 刘竞 , 杨怀志 , 窦东斌 , 童忆南 , 蔡德钩 , 张立刚 , 张驰 , 朱星盛 , 谷永磊 , 龙东升 , 代冲 , 古文超 , 陈敏 , 姚建平 , 楼梁伟 , 梁晨 , 魏少伟 , 张旭 , 王有能 , 陈晓林 , 吴斌 , 赵勇智 , 沈伟 , 周骏 , 徐永杰 , 陆满成 , 孟鑫 , 洪剑 , 潘永健 , 包国杰 , 杨德军 , 郭超 , 奎海鹏 , 刘文 , 牛魁雄 , 刘相会 , 张永朝 , 邓青山 , 李康 , 李洪福 , 郁培云 , 饶云兵 , 向功坤 , 李斯 , 胡家林 , 叶晓宇 , 丁威 , 张文达 , 柴金川 , 刘博影 , 方金 , 冯国玖 , 何庆 , 王万财
IPC: C04B28/26 , E01B37/00 , C04B111/27 , C04B111/20 , C04B111/72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修补材料,包括:活性组分14份‑50份、渗透剂0.1份‑1份、反应促进剂0.1份‑2份、疏水剂0.1‑1份、消泡剂0份‑1份和溶剂60份‑90份;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修补方法。本发明根据纵连板无砟轨道结构受力与变形特性,采用特定注浆工装工艺,实现对受力最大或磨蚀最严重的承轨台下一定区域内的充填层部位靶向性修复。本发明能提高充填层表层的强度和密实度,不仅克服了既有离缝填充修复方法的缺点,还显著增强轨道结构中受力最大或磨蚀最严重的承轨台下一定区域内的充填层基体的强度和耐磨蚀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