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231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97578.8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轨道检查仪的轨道信息数字孪生方法,包括:根据线路设计信息构建相应的轨道三维模型;通过搭载多种传感器的轨道检查仪移动检测收集轨道及周边数据;对轨道及周边数据进行高精度里程定位;将经过高精度里程定位的轨道及周边数据与轨道三维模型匹配;基于经过匹配后的轨道及周边数据对应的密集点云数据与轨道三维模型间的差异智能识别轨道异常情况,并将轨道异常情况进行多维表达。还公开了对应的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提升现有的方案中的数据表达形式,提高数据与轨道实景信息的关联程度,将检测数据与轨道模型关联起来,从而解决当前检测过程中历史溯源性不足,综合多种检测结果能力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3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579101.8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识别铁路线路测量数据中粗差点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铁路线路测量数据中各测点测量数据,得到各测点的平面偏差和高程偏差;分别对各测点的平面偏差和高程偏差进行高斯滤波处理以及计算滤波前后各测点的平面偏差和高程偏差的较差;当测点的平面偏差较差的绝对值大于平面识别阈值时,或者当测点的高程偏差较差的绝对值大于高程识别阈值时,则判定为粗差点。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提供了一种铁路线路测量数据中粗差点的识别方法,可以实现线路测量数据中粗差点的快速、准确识别,从而为后续线路平纵断面重构设计工作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1666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212512.3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鹏 , 王晓凯 , 楼梁伟 , 蔡德钩 , 贾斌 , 杨立光 , 丁有康 , 叶晓宇 , 张也 , 何复寿 , 魏少伟 , 施文杰 , 姚建平 , 谢蛟 , 石越峰 , 曹渊东 , 吕宋 , 林佳木 , 杨伟利 , 张志超
Abstract: 一种铁路北斗基准站控制网自动更新维护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基准站观测数据,将所述观测数据进行解码,并按等时间间隔切割数据保存到本地磁盘中,定时进行格式转换;调用格式转换后的数据库;使用需要进行基线解算的两个基准站的同步观测数据、星历数据进行基线的三差预处理、双差浮点解算、双差模糊度固定和固定解反算;建立重复基线、同步环、独立闭合环检测,基线向量符合要求后,自动生成无约束网检测结果;对基准站控制网中所有通过检验的基线向量进行解算;判断北斗基准站控制网内各站点的稳定性。本发明解决了北斗基准站控制网的定期检核、不稳定点识别与剔除、坐标复测及更新、北斗基准站的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70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62336.9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丁有康 , 王晓凯 , 姚建平 , 冯茂林 , 黄贤喆 , 楼梁伟 , 杨立光 , 马超锋 , 陶志 , 蔡德钩 , 石越峰 , 李吉亮 , 贾斌 , 张也 , 何复寿 , 宋静义 , 施文杰 , 张超 , 张宇胜 , 王俊奇 , 巩超 , 董恩江
IPC: G06V10/764 , G06V10/30 , G06V10/40 , G06V2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精细化点云数据的隧道裂缝识别方法,包括:S1,采集三维点云数据采集并对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S2,对经过预处理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特征增强;S3,基于经过特征增强的三维点云数据自动识别隧道壁;S4,基于隧道壁面点云数据识别裂缝;S5,在完成裂缝识别后,对裂缝区域进行结果输出和分析。还公开了对应的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高精度的隧道壁点云数据,利用特征增强技术和基于特征增强的区域生长算法,有效地提高了隧道裂缝的检测精度和识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973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99146.0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晓凯 , 丁有康 , 冯茂林 , 姚建平 , 黄贤喆 , 楼梁伟 , 杨立光 , 蔡德钩 , 石越峰 , 纪文利 , 贾斌 , 张也 , 何复寿 , 施文杰 , 张宇胜 , 杨轶科 , 王俊奇 , 巩超 , 张超 , 董恩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三维移动扫描系统的既有线状态综合分析方法,包括:基于高精度三维移动激光扫描系统对钢轨进行精细扫描以及对既有线全线路数据进行快速采集;采集外业数据;基于对原始点云数据、惯导数据、GNSS数据和编码器里程数据的预处理和融合配准解算获得钢轨局部点云数据和全断面大场景的点云成果;基于点云成果建立线路全线里程校准台账;基于线路全线里程校准台账以及扫描数据进行多项检测,并分段输出既有线综合检测图和综合评估钢轨状态;多项检测包括线形设计调整检测、轨道几何状态检测、扣件检测、轨面病害检测、廓形磨耗检测、限界检测、工电设备检测以及既有线线形精细设计检测。还公开了对应的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48486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48252.0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轶科 , 姚建平 , 丁有康 , 徐旸 , 靳昊 , 石越峰 , 郄录朝 , 郑新国 , 王晓凯 , 魏少伟 , 吕宋 , 耿琳 , 韩宏洋 , 潘永健 , 贾斌 , 张志超 , 张也
IPC: G06F30/13 , G06F30/2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有砟轨道大机捣稳组合作业模式决策方法,包括:采用离散元与多体动力学耦合算法,建立捣固稳定装置‑有砟道床耦合计算模型;现场采集待作业区段的道床支承刚度参数,将测试结果代入模型,使模型的初始道床支承状态与实测结果相拟合;根据现场作业条件,将多种大机捣稳组合作业模式作为不同工况输入至模型中,对大机捣稳组合作业影响下的有砟道床与轨枕的力学行为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基于模型计算出不同大机捣稳组合模式作业下有砟道床状态指标参数;将计算结果代入至道床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公式中,根据计算结果比选得出最佳大机捣稳组合作业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794900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46237.9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晓凯 , 丁有康 , 施文杰 , 楼梁伟 , 杨立光 , 蔡德钩 , 王宜军 , 黄贤喆 , 郑新国 , 石越峰 , 厉以铖 , 苏井发 , 董成忠 , 贾斌 , 张也 , 何复寿 , 杨轶科 , 巩超 , 董恩江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阶段轨道检查仪里程校正特征及存在不足,公开了一种轨道检查仪里程定位装置,可稳固地安装在多种尺寸的轨道检查仪车体横梁上。在此基础上,基于线路贯通里程控制体系和卫星实时定位技术,提出了一种轨道检查仪里程误差快速校正方法,可实现卫星信号良好区段线路任意位置处轨道检查仪里程误差的实时、准确校正,大幅提高工务人员轨道检测效率,为铁路精确维修工作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58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0917.1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丁有康 , 王晓凯 , 楼梁伟 , 冯茂林 , 姚建平 , 黄贤喆 , 杨立光 , 蔡德钩 , 杨鹏强 , 冀泽林 , 石越峰 , 陈刚 , 陶志 , 马超锋 , 李吉亮 , 张超 , 贾斌 , 张也 , 宋静义 , 何复寿 , 施文杰 , 杨轶科 , 张宇胜 , 闫伟浩 , 闫佰龙 , 赵胜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3 , G06F18/27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铁路轨顶点云数据提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使用点云网络增强型多尺度分类模型对轨道点云数据进行分类,得到轨道关键部件点云分类数据集;从所述轨道关键部件点云分类数据集中提取轨头点云数据,进行中心线拟合,生成轨头中心线,在所述轨头中心线上选取参考点;采用滚动窗口法,根据所述参考点,沿所述轨头中心线生成若干切片;对若干所述切片进行轨顶点提取,得到连续的轨顶坐标点集。系统包括数据分类模块、轨头中心线生成模块、切片生成模块和轨顶点提取模块。本发明能够提高轨顶数据提取的效率,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和轨道的安全性,有助于铁路轨道的科学养护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43419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269131.0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蔡德钩 , 王鹏程 , 姚建平 , 楼梁伟 , 魏少伟 , 王蕴嘉 , 闫宏业 , 郑新国 , 石越峰 , 刘景宇 , 廖茜 , 刘星 , 闫鑫 , 王李阳 , 曾帅 , 王云飞 , 尧俊凯 , 叶晓宇 , 张也 , 丁有康 , 邓逆涛 , 郭浏卉 , 张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营铁路有砟轨道路基深层变形整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施工准备步骤;S2.工字钢扣轨步骤,用于对轨道结构进行支撑和限位;S3.桩基施工步骤,用于在路肩及线间施作桩基,该桩基用于支撑便梁及后续承载板;S4.便梁架设步骤;S5.道砟与路基挖除步骤,用于清除便梁下部道砟、开挖路基;S6.承载板及纵梁施作步骤,用于实现施工承载板并与桩基连接;S7.路基及道砟回填步骤;S8.拆除便梁及工字钢步骤;S9.线路养护步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运营条件下的无砟轨道路基进行整治的方法,能获得在运营条件下实现消除有砟轨道路基深部变形对轨道结构影响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848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948252.0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轶科 , 姚建平 , 丁有康 , 徐旸 , 靳昊 , 石越峰 , 郄录朝 , 郑新国 , 王晓凯 , 魏少伟 , 吕宋 , 耿琳 , 韩宏洋 , 潘永健 , 贾斌 , 张志超 , 张也
IPC: G06F30/13 , G06F30/2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有砟轨道大机捣稳组合作业模式决策方法,包括:采用离散元与多体动力学耦合算法,建立捣固稳定装置‑有砟道床耦合计算模型;现场采集待作业区段的道床支承刚度参数,将测试结果代入模型,使模型的初始道床支承状态与实测结果相拟合;根据现场作业条件,将多种大机捣稳组合作业模式作为不同工况输入至模型中,对大机捣稳组合作业影响下的有砟道床与轨枕的力学行为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基于模型计算出不同大机捣稳组合模式作业下有砟道床状态指标参数;将计算结果代入至道床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公式中,根据计算结果比选得出最佳大机捣稳组合作业模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