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0866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48998.0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压电发电的铁路路基自供电传感网络布置方法,针对不同的列车轴重和车速获得在不同路基深度的动力响应;针对每一路基深度,基于动力响应获得不同轴重、不同车速下的应变能;由动力响应获得动应力幅值和路基自振频率作为能量采集器的外部荷载输入,获得能量采集器转化的电能;将对应轴重和车速下的应变能和电能进行比较,当存在差值超过阈值时重新优化该路基深度的能量采集器的结构。本发明总结出不同轴重、不同速度、不同路基类型下铁路路基内部的动应力及振动频率的分布特点,根据路基内部的动应力及路基振动频率作为路基内部压电能量采集器设计及其布置依据,从而设计出适合铁路路基的压电能量收集器。
-
公开(公告)号:CN11266340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87607.9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减振发电的智能粗颗粒,粗颗粒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混凝土外壳、钢壳、若干压电减振俘能器及电能收集转化结构,压电减振俘能器两端分别与钢壳及电能收集转化结构相抵,用于将混凝土外壳及钢壳的应力转化为电力,电能收集转化结构将电力转化为稳定的电能并储存。本发明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混凝土外壳,接收外部结构的振动力量,利用压电效应,结合内部的压电减振俘能器、能量转化器和储能元件进行振动能量到电能的收集、转化与存储,不仅能直接减小外部结构的动应力,延长其使用寿命,还能利用压电材料将共振子振动能转化为电能,可实现变废为宝,是一种绿色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70866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848998.0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压电发电的铁路路基自供电传感网络布置方法,针对不同的列车轴重和车速获得在不同路基深度的动力响应;针对每一路基深度,基于动力响应获得不同轴重、不同车速下的应变能;由动力响应获得动应力幅值和路基自振频率作为能量采集器的外部荷载输入,获得能量采集器转化的电能;将对应轴重和车速下的应变能和电能进行比较,当存在差值超过阈值时重新优化该路基深度的能量采集器的结构。本发明总结出不同轴重、不同速度、不同路基类型下铁路路基内部的动应力及振动频率的分布特点,根据路基内部的动应力及路基振动频率作为路基内部压电能量采集器设计及其布置依据,从而设计出适合铁路路基的压电能量收集器。
-
公开(公告)号:CN11266340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1487607.9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减振发电的智能粗颗粒,粗颗粒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混凝土外壳、钢壳、若干压电减振俘能器及电能收集转化结构,压电减振俘能器两端分别与钢壳及电能收集转化结构相抵,用于将混凝土外壳及钢壳的应力转化为电力,电能收集转化结构将电力转化为稳定的电能并储存。本发明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混凝土外壳,接收外部结构的振动力量,利用压电效应,结合内部的压电减振俘能器、能量转化器和储能元件进行振动能量到电能的收集、转化与存储,不仅能直接减小外部结构的动应力,延长其使用寿命,还能利用压电材料将共振子振动能转化为电能,可实现变废为宝,是一种绿色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45366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1910732894.6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降板用保护装置,其包括:基板、操作孔、至少两个支撑件以及能够密封该操作孔的保护盖,其中所述基板和所述保护盖的抗压强度被设计为大于所述路基的抗压强度。此保护装置可实现沉降板的测杆不与压路机等装置直接接触,降低了其在铺设路基过程中受到损坏的风险,同时安装简便且能够重复使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沉降板用保护装置在填筑路基的过程中的使用方法,其包括将测杆截断或者将其截取为不突出超过对应的路基层并且在测杆上方设置保护装置,由此保证了路基尤其是测杆周围的路基的压实质量并且为下一层路基的填筑提供了完整的工作面,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2518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010111913.6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大成国测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红林 , 姜鹰 , 蒋梦 , 廖进星 , 李小和 , 郭建湖 , 董同新 , 詹学启 , 蔡德钩 , 石碧波 , 吕小宁 , 邬强 , 谭小科 , 姚建平 , 陈锋 , 尤灏 , 唐涛 , 刘庆辉 , 谢百义 , 师超 , 蔡雷 , 蒋道君 , 张协崇 , 闫宏业 , 朱宏伟 , 康秋静 , 董建华 , 黄宇 , 张晓杰 , 石越峰 , 魏少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质勘探孔位定位方法及定位机器人,摄像设备正对钻机的特征对象拍摄图像,获取摄像设备所在位置经纬度坐标以及所述摄像设备镜头的方位角;拍摄所述特征对象的图像,基于所述图像识别出钻机的特征对象成像高度;根据所述成像高度计算所述摄像设备的成像比例参数,计算镜头到所述特征对象的距离;计算得到所述特征对象的经纬度坐标作为地质勘探孔位定位结果。本发明通过拍摄钻孔方位角及钻孔与机器人相对距离求解钻孔位置坐标的算法简洁、高效,提高了地质勘探钻孔的定位效率;本发明整个孔位坐标获取过程,不影响勘探正常施工,为勘探工期提供了有力保障;本发明的地质勘探孔位定位机器人,减少了对工作人员(56)对比文件US 10410328 B1,2019.09.10JP H05156886 A,1993.06.22WO 03085233 A1,2003.10.16CN 110233988 A,2019.09.13CN 106996272 A,2017.08.01CN 110062050 A,2019.07.26CN 110426739 A,2019.11.08CN 102062574 A,2011.05.18谭伟;徐钦桂;李勇.基于单目视觉的机械手三维定位.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第02期),第129-131,135页.
-
公开(公告)号:CN11590624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41468.5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的高铁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设计方法及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铁路设计指标参数集、区域气象数据集、沥青混凝土载荷基础参数集;初定高速铁路路基全断面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的组合参数,基于铁路设计指标参数集、区域气象数据集和沥青混凝土载荷基础参数集,对组合参数进行参数验算,参数验算的类型包括:底层弯拉损伤验算、材料低温开裂验算、表层被动拉伸验算;根据参数验算的结果,判断组合参数是否合格;输出组合参数。本申请涉及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路基设计的可靠性,增强改善高速铁路路基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0806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774758.6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挖掘机自动引导系统,包括:挖掘机机体,挖掘机机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操作室,操作室内部设置有挖掘机操作面板,挖掘机操作面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定向终端,挖掘机机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以供方向调整的大臂,大臂的一端驱动设置有小臂,小臂与大臂的驱动铰接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倾角传感器。本发明过通过设有的定位定向终端、触摸屏和壳体实时反映挖掘机的四周环境,通过设有的工控主板、GNSS定位定向板卡、以太网芯片和三网通多模通信芯片,并设置挖掘机三维方位软件,可直观的得出使用者操作挖掘机时的方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46203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115638.5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大成国测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红林 , 姜鹰 , 李小和 , 郭建湖 , 董同新 , 詹学启 , 蒋梦 , 蔡德钩 , 石碧波 , 吕小宁 , 廖进星 , 谭小科 , 邬强 , 姚建平 , 陈锋 , 尤灏 , 唐涛 , 刘庆辉 , 谢百义 , 师超 , 蔡雷 , 蒋道君 , 张协崇 , 闫宏业 , 朱宏伟 , 康秋静 , 董建华 , 黄宇 , 张晓杰 , 石越峰 , 魏少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质勘探钻孔质量检测方法,包括依据勘探技术要求,定制勘探地层对比项目,进一步建立评估模型并训练;在待检查地质勘探钻孔的设定范围内开设检查孔,并进行图像采集,识别出填充岩性分布,如果与所述地质勘探钻孔的填充岩性分布不同,则判定所述地质勘探钻孔的评估结果为不合格;如果相同则:获取所述检查孔每个对比项目的数据;将所述检查孔与所述地质勘探钻孔每个对比项目的数据输入所述评估模型进行评估,给出评估结果。本发明能有效地提高钻孔质量检测的效率,能对钻孔质量给出全面、客观、定量的精细化评价,适应性强、应用条件广,性能稳定,成本低廉,具备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和客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06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783523.8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叶阳升 , 蔡德钩 , 石越峰 , 闫宏业 , 姚建平 , 楼梁伟 , 魏少伟 , 谢蛟 , 刘伟斌 , 陈锋 , 张千里 , 吕宋 , 李竹庆 , 李斯 , 叶晓宇 , 张也 , 李泰灃 , 刘瑞 , 李吉亮 , 孙宣 , 王梦 , 施成 , 刘海涛 , 赵磊
Abstract: 一种全断面沥青混凝土结构与无砟轨道混凝土支承层(或底座)界面综合摩擦系数的测试方法,包括:准备工作;试验工作;获取试验结果;获取试验报告。在试件制备过程中,考虑沥青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短期老化;在界面摩擦试验设置过程中,考虑高速铁路列车荷载特点和不同无砟轨道结构类型特点,施加符合高速铁路特色上覆荷载,上覆荷载施加幅值考虑了高速铁路轨道结构自重和列车荷载;根据高速铁路全断面沥青混凝土封闭结的特点和温度场分布规律,提了合理的试验测试温度区间,试验温度根据高速铁路全断面沥青混凝土结构与混凝土支承层(或底座)的实测最高温度确定;试验参数与条件更适用于评价高速铁路应用场景下全断面沥青混凝土结构与混凝土支承层(或底座)的界面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