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8486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48252.0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轶科 , 姚建平 , 丁有康 , 徐旸 , 靳昊 , 石越峰 , 郄录朝 , 郑新国 , 王晓凯 , 魏少伟 , 吕宋 , 耿琳 , 韩宏洋 , 潘永健 , 贾斌 , 张志超 , 张也
IPC: G06F30/13 , G06F30/2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有砟轨道大机捣稳组合作业模式决策方法,包括:采用离散元与多体动力学耦合算法,建立捣固稳定装置‑有砟道床耦合计算模型;现场采集待作业区段的道床支承刚度参数,将测试结果代入模型,使模型的初始道床支承状态与实测结果相拟合;根据现场作业条件,将多种大机捣稳组合作业模式作为不同工况输入至模型中,对大机捣稳组合作业影响下的有砟道床与轨枕的力学行为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基于模型计算出不同大机捣稳组合模式作业下有砟道床状态指标参数;将计算结果代入至道床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公式中,根据计算结果比选得出最佳大机捣稳组合作业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4848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948252.0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轶科 , 姚建平 , 丁有康 , 徐旸 , 靳昊 , 石越峰 , 郄录朝 , 郑新国 , 王晓凯 , 魏少伟 , 吕宋 , 耿琳 , 韩宏洋 , 潘永健 , 贾斌 , 张志超 , 张也
IPC: G06F30/13 , G06F30/2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有砟轨道大机捣稳组合作业模式决策方法,包括:采用离散元与多体动力学耦合算法,建立捣固稳定装置‑有砟道床耦合计算模型;现场采集待作业区段的道床支承刚度参数,将测试结果代入模型,使模型的初始道床支承状态与实测结果相拟合;根据现场作业条件,将多种大机捣稳组合作业模式作为不同工况输入至模型中,对大机捣稳组合作业影响下的有砟道床与轨枕的力学行为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基于模型计算出不同大机捣稳组合模式作业下有砟道床状态指标参数;将计算结果代入至道床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公式中,根据计算结果比选得出最佳大机捣稳组合作业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8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85465.0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枕复合单元块粘接力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用于测试包含轨枕和两块固化块的复合单元块;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开设用于容纳轨枕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之间具有间隙;还包括位于所述间隙上方的加载装置、用于获取所述加载装置加载力的力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加载装置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枕复合单元块粘接力的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复合单元块的粘接力进行测试的问题,实现对复合单元块的粘接力进行有效测试、为装配式固化道床的深入研究提供合理支撑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7914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063881.0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有砟轨道刚度评价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对标准道床块做刚度测试,绘制标准道床块的荷载‑位移曲线;基于荷载‑位移曲线,拟合得到关于道床刚度与测试标量的关系函数;根据所述关系函数,得到基于测试标量的刚度评价标准;在待测轨道上做落锤试验,根据落锤试验的结果计算待测轨道的测试标量;基于待测轨道的测试标量与所述刚度评价标准,评价待测轨道的刚度状态。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有砟轨道刚度评价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仅能够测试道床支承刚度,且计算量大、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能够快速高效的对道床支承以及轨道系统的刚度进行评价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5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85468.4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1/08 , G01N1/28 , G01N19/04 , G01N19/00 ,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固化道床的泡沫体材料参数标定方法,包括建立岩石‑聚氨酯模型,确定待标定的材料参数;制作若干不同聚氨酯厚度的岩石‑聚氨酯粘接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并得到真实力‑位移曲线;基于所有的真实力‑位移曲线,确定材料参数的初始值、确定标定力‑位移曲线;基于各关键参数的初始值设计标定方案,代入岩石‑聚氨酯模型中,仿真拉伸试验,基于标定力‑位移曲线标定各材料参数的值。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固化道床的泡沫体材料参数标定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对聚氨酯泡沫体的力学参数进行表征的问题,实现标定聚氨酯泡沫体的主要细观力学参数,为聚氨酯固化道床的离散元建模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9580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26205.9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郄录朝 , 徐旸 , 李毅 , 朱旭 , 冯仲伟 , 余文颖 , 韩宏洋 , 李录壮 , 许良善 , 尤瑞林 , 刘震江 , 崔树坤 , 庞玲 , 杜华杨 , 姚力 , 刘在庆 , 苏乾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装配式弹性固化道床轨道结构,包括固化道床块、调整层和轨枕,所述固化道床块上开设装配槽,所述调整层位于所述装配槽的槽底,所述轨枕位于调整层上;所述调整层填满轨枕底部和装配槽槽底之间的间隙。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装配式弹性固化道床轨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整体式的聚氨酯固化道床在地震活动的山区或高海拔区域使用存在维护、修复困难的问题,实现对轨道结构的少维护、易维修,使聚氨酯固化道床更加适用于地震活动断裂带使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0321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436889.1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砟轨道智能顶推改道及力学状态快速测试方法、系统,基于轨枕的预设改道量计算所需做功;拆除轨枕扣件、将顶推装置固定安装于轨枕上,使顶推装置的输出端与轨枕之上的钢轨接触;启动顶推装置,实时监测顶推装置推力、轨枕横向位移,并基于顶推装置推力与轨枕横向位移实时计算顶推装置的做功;当所述顶推装置的做功等于所述所需做功时,关停顶推装置,输出道床与轨枕间的横向阻力。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砟轨道智能顶推改道及力学状态快速测试方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有砟轨道改道作业存在的精度差、效率低等问题,实现智能确定轨枕推移量、提高改道作业精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7257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87053.8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区有砟轨道能量分析方法:选取地震动场、建立有砟轨道模型;将选取的地震动场输入至有砟轨道模型,进行地震动反应分析,得到有砟轨道的地震响应参数;对所述地震动场和地震响应参数做希尔伯特‑黄变换,得到时频分布特征;基于所述时频分布特征,计算地震响应参数在指定频域内的能量、地震区有砟轨道的能量系数。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区有砟轨道能量分析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有砟轨道在地震作用下的能量传递及分析方法较为欠缺的问题,实现对高地震烈度区有砟轨道的能量及其传递过程进行有效分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8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36346.0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弹性固化道床轨道结构理论模型建立及验证方法,包括建立钢轨模型、轨枕模型、复合单元块模型、调整层模型和下部基础模型;将调整层模型装配至下部基础模型上,将复合单元块模型装配至调整层模型上,将轨枕模型装配至复合单元块模型上,将钢轨模型装配至轨枕模型上;在钢轨模型与轨枕模型之间连接弹簧模型,用于模拟扣件系统及回填碎石;赋予材料参数,得到装配式弹性固化道床轨道结构理论模型。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装配式弹性固化道床服役状态的理论及试验研究手段还较为缺乏的问题,实现建立装配式弹性固化道床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为装配式弹性固化道床轨道结构的研究和推广提供科学支撑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0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75803.3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枕底粗糙度估计道床横向阻力的方法,包括确定枕底粗糙度指标,建立不同指标值下的若干轨枕模型;基于不同指标值下的轨枕与道床模型,得到横向阻力的参照标准;将待测道床上的轨枕定义为待测轨枕,采集待测轨枕的枕底粗糙度;统计待测轨枕的枕底粗糙度在所述不同指标值下的占比;基于待测轨枕的枕底粗糙度在所述不同指标值下的占比,与所述横向阻力的参照标准,计算待测道床横向阻力。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枕底粗糙度估计道床横向阻力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测试道床横向阻力时效率低下且严重依赖铁路现场环境的问题,实现高效、准确的对道床横向阻力进行估计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