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U形磁体槽的轴向电机、动力总成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38850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64458.4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U形磁体槽的轴向电机、动力总成和车辆,轴向电机包括轴向电机转子,轴向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多组磁体单元,沿转子铁芯的周向设有间隔分布的多组磁体槽组,一组磁体单元位于一组磁体槽组,每组磁体槽组包括U形磁体槽和一形磁体槽,U形磁体槽包括沿转子铁芯周向排布的两个第一轴向磁体槽和两个切向磁体槽,一形磁体槽包括沿周向排布的两个第二轴向磁体槽。每组磁体槽组内相邻两个第一轴向磁体槽之间具有第一加强筋,相邻两个第二轴向磁体槽之间具有第二加强筋,相邻设置的第一轴向磁体槽和切向磁体槽之间具有第三加强筋。本申请轴向电机能够高速运转,并有利于提升轴向电机的功率密度。

    定子结构、轴向磁通电机、动力总成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2762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64595.2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子结构、轴向磁通电机、动力总成及车辆,定子结构至少包括同轴设置的定子组件、定子外径支架以及定子内径支架;沿定子组件的径向,定子外径支架位于定子组件的外侧,定子内径支架位于定子组件的内侧;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心以及至少两组电枢绕组;至少两组电枢绕组沿着定子铁心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且分别缠绕在定子铁心上;还包括:至少两个固定件;至少两个固定件沿着定子铁心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每个固定件位于相邻两组电枢绕组之间,每个固定件沿着定子铁心的径向方向穿过定子外径支架、定子铁心以及定子内径支架,以固定定子外径支架、定子铁心以及定子内径支架,能够提升定子结构的整体强度,从而能够提升轴向磁通电机的可靠性。

    动力总成、分布式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公开(公告)号:CN1198722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87234.1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分布式动力总成及电动车,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减速器及减速器端板,减速器的输入轴用于传动连接电机的电机轴,减速器端板包括一体压铸形成的凹槽和凸起,其中,凹槽用于容纳减速器轴承,减速器轴承的内圈用于固定连接输入轴的外周面。凸起从凹槽的槽底朝向电机轴延伸,凸起包括冷却液通道。输入轴包括轴腔,沿电机轴向轴腔贯穿输入轴,输入轴的轴腔用于容纳电机轴的一端和凸起的一端,电机轴的一端的内部流道用于连通凸起的冷却液通道。本申请中输入轴多功能复用,使得动力总成结构紧凑,凸起与凹槽一体压铸成型,提升动力总成结构可靠性,一体压铸成型的凸起还有利于减小冷却油的流通阻力,提升冷却润滑效果。

    一种盘式混动总成及电动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378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45618.6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盘式混动总成及电动车辆,盘式混动总成用于接收电动车辆的发动机驱动发电和用于驱动电动车辆的车轮转动。该盘式混动总成包括一个盘式定子、两个盘式转子和两个转轴。两个盘式转子沿轴向分别排列于定子铁芯的两侧。上述盘式定子朝向上述一个盘式转子的一侧具有一组定子绕组,该一组定子绕组与上述一个盘式转子沿轴向相对,形成一个盘式电机;盘式定子朝向另一个盘式转子的一侧具有另一组定子绕组,该另一组定子绕组与上述另一个盘式转子沿轴向相对,形成另一个盘式电机。两个转轴中的一个转轴用于传动连接发动机并带动一个盘式转子转动发电。另一个转轴用于随另一个盘式转子转动并驱动车轮。

    一种电机控制器、动力总成、控制方法及电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451469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80002894.6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一种电机控制器(10)、动力总成(800)、控制方法及电动车辆(900),涉及电动车辆(900)技术领域。该电机控制器(10)的输入端连接动力电池组(30),电机控制器(10)的输出端连接电机(20)的三相电机绕组,电机控制器(10)包括逆变电路(101)和控制器(102)。其中,逆变电路(101)的输入端为电机控制器(10)的输入端,逆变电路(101)的每一相输出端分别连接电机(20)的一相电机绕组。控制器(102)用于控制逆变电路(101)同时向三相电机绕组输出电流,且输入每一相电机绕组的电流依次轮流达到预设电流。利用该电机控制器(10),充分利用电机绕组的发热能力对动力电池组(30)进行加热,并且保障了电机(20)的对称性和可靠性,还能够避免使用额外的加热装置对动力电池组(30)进行加热,减少了占用的空间和成本。

    一种电机控制器、动力总成、控制方法及电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451469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80002894.6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一种电机控制器(10)、动力总成(800)、控制方法及电动车辆(900),涉及电动车辆(900)技术领域。该电机控制器(10)的输入端连接动力电池组(30),电机控制器(10)的输出端连接电机(20)的三相电机绕组,电机控制器(10)包括逆变电路(101)和控制器(102)。其中,逆变电路(101)的输入端为电机控制器(10)的输入端,逆变电路(101)的每一相输出端分别连接电机(20)的一相电机绕组。控制器(102)用于控制逆变电路(101)同时向三相电机绕组输出电流,且输入每一相电机绕组的电流依次轮流达到预设电流。利用该电机控制器(10),充分利用电机绕组的发热能力对动力电池组(30)进行加热,并且保障了电机(20)的对称性和可靠性,还能够避免使用额外的加热装置对动力电池组(30)进行加热,减少了占用的空间和成本。

    电机加热控制方法及装置、动力电池辅助加热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374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481223.4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机加热控制方法及装置、动力电池辅助加热方法及装置,该电机加热控制方法包括:根据电机转子的实际位置角,确定作为直轴电流输入角度的虚拟位置角;所述虚拟位置角使得所述直轴电流与电机的各相电流存在偏角;根据所述虚拟位置角,向电机施加直轴电流,并在一段时间后,增大所述直轴电流,以使所述电机处于堵转发热状态。本申请通过选定合适的虚拟位置角作为直轴电流输入角度,能够实现电机的各相电流的优化分配,以避免电机的单相发热最高,提高电机加热的效率和可靠性。

    一种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3747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472935.X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一种加热装置,包括:电机控制单元,具有相连的逆变器与控制器;电热器;电机,具有三相绕组,所述三相绕组的一端与所述逆变器相连,另一端相连于一连接点,所述连接点与所述电热器相连。由此,电机中三相绕组的另一端相连于一连接点可以形成Y连接的三相绕组,电热器与连接点相连,电机控制单元可以控制电机中三相绕组的电流,以控制电机转动及发热;还可以通过控制三相绕组中的电流,从而控制经连接点流经电热器的电流,以控制电热器的发热。由此,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电机控制单元对电热器进行控制,无须单独设置控制电热器的控制电路,从而能够减少控制器的数量,减轻加热装置的重量,减少加热装置所需占用的空间,降低加热装置的成本。

    电机转子、电机、动力总成、电动车及压缩注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486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023371.1

    申请日:2024-07-27

    Inventor: 丛奇 石超杰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电机、动力总成、电动车及压缩注塑装置,电机转子包括至少一个转子铁芯和多个磁钢,每个转子铁芯包括多个磁钢槽,沿电机转子轴向每个磁钢槽贯穿转子铁芯。其中,每个磁钢槽用于容纳一个磁钢和一个注塑体,一个注塑体用于填充于一个磁钢槽的槽壁和一个磁钢之间和以及用于将一个磁钢固定于一个磁钢槽中。沿电机转子轴向,注塑体的长度小于磁钢槽的长度,注塑体的长度小于磁钢的长度,使得磁钢至少部分外露于注塑体,注塑料的利用率提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利于使得转子铁芯外观美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