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信息可靠性的智能变电站故障分析及快速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30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82674.8

    申请日:2024-05-29

    摘要: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考虑信息可靠性的智能变电站故障分析及快速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生成与采集:定期记录一次设备的运行参数;S2,通信网络结构与数据传输:采用三层两网的冗余通信网结构并通过保护AB套的冗余结构强化链路可靠性;S3,故障信息解析与处理:利用快速解析SCD文件来生成和更新变电站的网络拓扑结构,从而监控设备状态并识别故障信号,生成相应的告警;S4,故障响应与运维监控:运维人员利用SCADA系统和故障信息进行故障设备的位置分析,实现对变电站全站的实时监控和故障处理。本发明,提高了变电站系统发现故障、分析故障和处理故障的能力。

    一种基于模糊动态贝叶斯的变电站网络抗毁性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7830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11441.9

    申请日:2023-10-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动态贝叶斯的变电站网络抗毁性评估方法,包括:构建抗毁性网络指标体系;获取离散静态贝叶斯的推理公式并扩展到含若干个时间片的动态网络,获得观测变量组合状态对应的隐藏变量分布式;对抗毁性网络指标体系中各项参数指标进行模糊处理,结合隐藏变量分布式获得模糊动态贝叶斯推理公式;构建变电站网络抗毁性效能分析模型,基于变电站网络抗毁性效能分析模型与模糊动态贝叶斯推理公式获得变电站网络抗毁性效能的分析结果;构建抗毁性等级评估模型,结合分析结果与专家知识实现变电站网络抗毁性评估。本发明可以从全局角度对区域变电站进行合理进行整体分析评估,同时大大提高了评估的效率和正确率。

    基于开关篡改后站内失电的变电站毁伤评估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55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42201.3

    申请日:2023-08-18

    IPC分类号: G06F30/20 G06F119/02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开关篡改后站内失电的变电站毁伤评估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分区编号模块、篡改模拟模块和毁伤评估模块;所述分区编号模块用于对变电站进行虚拟分区,并对电气设备进行编号;所述篡改模拟模块用于模拟变电站不同的毁伤场景;所述毁伤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毁伤场景进行毁伤情况评估。本申请缩小了变电站毁伤评估的分析范围,通过单一开关或断路器篡改方式,使得毁伤评估更加具象化;增加了毁伤评估的场景,不再拘泥于单一条件、大规模开关或断路器篡改方式,使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打击和打击后恢复有据可依,效力更加显著。

    一种基于改进的AHP-CRITIC-ELECTRE变电站风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1365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43155.6

    申请日:2024-04-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的AHP‑CRITIC‑ELECTRE变电站风险评估方法,包括选取变电站各设备评价指标;收集专家意见,并对所述评价指标进行重要度排序,基于改进AHP法计算主观权重;利用预先构建的评价矩阵对所述变电站各设备在评价指标下进行评分;通过CRITIC法计算客观权重;计算综合权重。采用改进后的AHP方法计算评估指标的主观权重,利用CRITIC方法计算相应的客观权重,再将两者结合得到主客观综合权重。然后再利用ELECTRE方法对变电站的各风险设备进行综合的风险评估,并根据效用函数值给出了风险排序,结合多种因素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合理安排风险设备的升级改造,实现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

    考虑节点重要性及攻防成功率的变电站攻击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18041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87845.7

    申请日:2024-03-13

    IPC分类号: H04L9/4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考虑节点重要性及攻防成功率的变电站攻击策略,包括以下步骤:S1:制定节点重要性及攻击代价的攻击策略;S2:利用寻租函数理论计算各个节点的攻防成功率;S3:利用贝叶斯网络将节点构建成框架,计算框架攻防成功率。本发明,通过对变电站的攻击策略进行节点重要性分析,最大限度地提升攻击代价和攻击效果的经济性,进而达到满意的攻击效果;通过以节点重要性及攻击代价为基础,将变电站最优攻击策略进行反演,对影响攻击的各因素进行描述,运用寻租理论处理各攻击节点的攻防成功率,利用贝叶斯网络将节点联系起来,得到整条攻击链的系统攻防成功率。

    一种攻防博弈下的变电站网络韧性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3506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91602.8

    申请日:2023-08-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攻防博弈下的变电站网络韧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变电站遭受攻击的目标节点并进行重要度评估,获得节点重要度;获取目标节点的毁伤平均损失量,基于所述节点重要度和毁伤平均损失量,构建变电站网络攻防博弈模型;基于所述变电站网络攻防博弈模型对目标节点进行防御资源调配,并进行迭代处理,直至达到博弈纳什平衡状态,完成对变电站网络韧性的评估。本发明的网络韧性评估方法具有及时性,每次变电站网络遭受毁伤打击后均会进行新的攻防博弈策略并进行防御调度,该种动态评估方法有助于稳固提高变电站网络韧性,也为防御调度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准备时间。

    基于攻击路径分析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脆弱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612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211446.4

    申请日:2023-09-19

    IPC分类号: H04L9/40 H04L41/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攻击路径分析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脆弱度计算方法,属于电力系统保护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攻击类型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进行虚拟分区,获得分区结果;对分区结果进行攻击路径分析,得到攻击路径分析结果;根据攻击路径分析结果得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脆弱性行为模型;基于脆弱性行为模型获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状态转换脆弱度;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状态转换脆弱度进行系统脆弱度量化,得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脆弱度。本方法可以量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脆弱度,为制订更加实用性的打击后恢复策略提供依据。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变电站通信网络脆弱结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5579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87167.1

    申请日:2023-08-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变电站通信网络脆弱结构评估方法,包括:构建变电站通讯网络模型,基于所述变电站通信网络模型的攻击途径,生成链路权重;将复杂网络理论与所述链路权重相结合,计算得到若干节点脆弱度值;基于所述节点脆弱度值,综合链路的局部信息与全局信息,计算得到若干链路脆弱度值;基于所述节点脆弱度值、所述链路脆弱度值分别对变电站通信网络进行脆弱结构评估。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网络攻击更新速度快且难以量化以及专家评估存在主观性的问题。

    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7338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95871.0

    申请日:2024-06-19

    摘要: 本发明属于智能变电站领域,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应用于智能变电站三层两网结构,本方法包括:建立智能变电站GOOSE链路和SV链路中的简单故障信息特征集合和复杂故障信息特征集合;运用专家系统知识库,建立简单故障诊断模型;以及构建BAS‑SVM模型,并使用复杂故障信息特征集合,对BAS‑SVM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最优的BAS‑SVM复杂故障诊断模型;利用两个故障诊断模型进行故障诊断。本发明既考虑简单故障又考虑复杂故障,分别对其进行诊断,提高诊断效率。

    一种基于策略关联的配电网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78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41903.4

    申请日:2024-04-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策略关联的配电网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配电网安全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包括:采集配电网的故障信息,异常信息和越限信息,生成告警日志并进行存储;基于ATT&CK框架,将低层次的告警日志映射到高层次的攻击链条中,形成具有“初始入侵‑内网渗入‑控制设备‑后续影响”的攻击链条,进而对APT攻击阶段进行关联,对每个监控的IP地址维持一条攻击链条,同时根据安全态势指标的选取标准,结合多步攻击场景各方面的情况,提取安全态势指标,通过分析攻击事件对网络造成的侵害程度、设备受到攻击入侵的可能性和网络中设备的价值和负载情况,对配电网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评估。本发明为配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