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水-潜蚀耦合作用对土体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457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0811170.0

    申请日:2019-08-27

    IPC分类号: G01N15/08 G01N5/02 G01N33/2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浸水-潜蚀耦合作用对土体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试验装置包括压力系统、供水系统、砂水分离测量系统及自动化围压系统:压力系统用于放置土样并形成力学测试环境;供水系统用于提供水源形成浸水、潜蚀作用环境;自动化围压系统用于提供围压并测试土样体积变化;砂水分离测量系统用于搜集流失的颗粒并称重。本发明相应的试验方法为:对每组土样,先进行不同浸水时间的处理,再进行不同潜蚀时间的处理,然后测试不同应力路径下土样的力学特性,研究浸水、潜蚀及二者耦合作用对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能通过独立控制土体浸水、潜蚀处理来研究二者及其耦合作用对土体力学特性影响。

    一种提高禽用CpG产量的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4703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21892.9

    申请日:2024-03-20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禽用CpG产量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蛋白胨的应用量范围为16~30g/L,酵母粉的应用量范围为8~20g/L,甘油为8~25g/L的培养基。使用该培养基培养CpG合成工程菌,可以有效提高CpG的产量。此外,通过将溶氧量维持在30%,通过采取指数流法加补料策略进行高密度发酵,以及30℃到42℃的变温培养策略,进一步的提高了CpG的产量,最高能达到853mg/L的最高质粒产量,平均质粒产量达到538mg/L。对比摇瓶培养的质粒产量,本发明的发酵工艺将质粒产量提高了50~100倍。

    基于微生物矿化修建生态灌渠的现场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409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0811169.8

    申请日:2019-08-27

    IPC分类号: E02B13/00 E02D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基于微生物矿化修建生态灌渠的现场试验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田间现场开挖形成灌渠基面;用钢板将灌渠分割为多个子区域;对每个子区域进行不同材料和工艺的处理;用注水法测试处理后灌渠土体的透水性;用便携式十字板剪切仪测试土体的抗剪强度;用全站仪测试土体的抗冲性;确定生态灌渠的材料及工艺。本发明通过对比不同参数和工艺处理后土体的透水性、抗剪强度和抗冲性,确定基于微生物矿化修建生态灌渠的材料和工艺。与传统灌渠修建技术相比,基于微生物矿化修建生态灌渠避免了混凝土衬砌存在的水泥生产释放温室气体、粉尘污染、建筑垃圾、土壤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创新技术。

    毛细阻滞覆盖层的防护功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7653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52121.X

    申请日:2020-10-23

    IPC分类号: E02D1/00 E02D33/00 G01N15/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阻滞覆盖层的防护功能测试系统,其包括:支架,其用于安装至地面上;试验箱,其与支架相铰接,试验箱内设有试验腔,试验腔用于承装毛细阻滞覆盖层;驱动装置,其动力输出端与试验箱连接,驱动装置能够驱动试验箱相对于支架转动;喷淋装置,其设于试验箱的上方,用于朝向毛细阻滞覆盖层喷水;第一集水槽,其安装于试验箱,且与试验腔的侧部连通;第二集水槽,其安装于试验箱,且与试验腔的底部连通;控制器,驱动装置、喷淋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测试系统能够同时模拟坡度和降雨对毛细阻滞覆盖层的排水防渗功能的影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毛细阻滞覆盖层的防护功能测试方法。

    一种用于模拟基于微生物矿化修建生态渠道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741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0811297.2

    申请日:2019-08-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基于微生物矿化修建生态渠道的室内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供水系统、生态渠道试验系统以及量测系统:供水系统用于提供稳定的流量,模拟渠道水流;生态渠道试验系统用于模拟渠道在不同微生物矿化材料和工艺下的运行状态;量测系统用于测试微生物矿化处理前后土体的渗透性、抗冲刷性和强度。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样放置于土样箱,进行不同微生物矿化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处理,测试处理后土体渗透性、抗冲刷性和强度,分析确定基于微生物矿化修建生态渠道的材料及施工工艺。本发明能对微生物矿化处理前后的土体渗透性、抗冲刷性和强度进行测试,开发基于微生物矿化修建生态渠道的技术。

    一种模拟高内水压力作用下水工隧洞衬砌内水外渗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705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0811296.8

    申请日:2019-08-27

    IPC分类号: G01N15/08 G01N3/12 G01N3/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高内水压力作用下水工隧洞衬砌内水外渗的试验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试验装置包括衬砌模型试验系统、内水压力加载系统及量测系统,衬砌模型试验系统用于放置不同的衬砌模型试样并模拟其在高内水压力作用下的力学和渗流行为;内水压力加载系统用于模拟水工隧洞充水加载过程;量测系统用于量测试验过程中衬砌模型的变形、开裂与渗透性。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相应的试验方法:通过控制阀与压力表调节内室压力,并在外室压力油管上设置自动压力阀,模拟不同的隧洞衬砌内、外水压力环境,并结合激光位移传感器、高清数码相机、压力与流量监测,获得衬砌模型的变形、开裂和渗透特性,研究高压隧洞衬砌的内水外渗行为特征。

    一种模拟高内水压力作用下水工隧洞衬砌内水外渗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705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910811296.8

    申请日:2019-08-27

    IPC分类号: G01N15/08 G01N3/12 G01N3/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高内水压力作用下水工隧洞衬砌内水外渗的试验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试验装置包括衬砌模型试验系统、内水压力加载系统及量测系统,衬砌模型试验系统用于放置不同的衬砌模型试样并模拟其在高内水压力作用下的力学和渗流行为;内水压力加载系统用于模拟水工隧洞充水加载过程;量测系统用于量测试验过程中衬砌模型的变形、开裂与渗透性。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相应的试验方法:通过控制阀与压力表调节内室压力,并在外室压力油管上设置自动压力阀,模拟不同的隧洞衬砌内、外水压力环境,并结合激光位移传感器、高清数码相机、压力与流量监测,获得衬砌模型的变形、开裂和渗透特性,研究高压隧洞衬砌的内水外渗行为特征。

    一种模拟地震波和降雨耦合作用诱发滑坡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346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226471.6

    申请日:2020-11-04

    IPC分类号: G01N33/2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地震波和降雨耦合作用诱发滑坡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试验系统、振动模拟系统、降雨模拟系统;所述试验系统用于堆置边坡体并形成力学环境,所述振动模拟系统用于模拟地震波作用,所述降雨模拟系统用于提供水源并形成降雨作用环境。本发明的试验方法为:通过在试验箱内堆置试验所规定土料以构筑坡体,利用振动模拟系统模拟地震波对坡体的影响,坡体置于降雨强度及降雨时长可调的模拟降雨环境下,通过测量各土层的土压力与含水率等参数的变化,以及监测坡体在地震与降雨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可用于研究地震波与降雨耦合作用影响而诱发滑坡的破坏机理,为边坡安全与防护方法研究提供帮助。

    基于微生物矿化修建生态灌渠的现场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409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0811169.8

    申请日:2019-08-27

    IPC分类号: E02B13/00 E02D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基于微生物矿化修建生态灌渠的现场试验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田间现场开挖形成灌渠基面;用钢板将灌渠分割为多个子区域;对每个子区域进行不同材料和工艺的处理;用注水法测试处理后灌渠土体的透水性;用便携式十字板剪切仪测试土体的抗剪强度;用全站仪测试土体的抗冲性;确定生态灌渠的材料及工艺。本发明通过对比不同参数和工艺处理后土体的透水性、抗剪强度和抗冲性,确定基于微生物矿化修建生态灌渠的材料和工艺。与传统灌渠修建技术相比,基于微生物矿化修建生态灌渠避免了混凝土衬砌存在的水泥生产释放温室气体、粉尘污染、建筑垃圾、土壤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