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7975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41054.9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大豆锈病菌的LAMP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提取待检微生物的DNA,取DNA溶液作为反应模板,加入试剂盒中的检测溶液进行LAMP反应,LAMP反应程序为:62℃反应扩增70min,然后在扩增产物中加入SYBRGreenI,观察颜色变化,如果颜色由橙色变为黄绿色,或在紫外灯下有荧光,表示待检物中存在大豆锈病菌,如果颜色没有变化仍是橙色,或在紫外灯下无荧光,则表示待检物中不存在大豆锈病菌。本发明具备更高的准确性、灵敏度和实效性,而且操作方便、实用性好,为大豆锈病菌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可用于大豆锈病菌的高灵敏度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19511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1074081.1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FP标记的终极腐霉PyuLK1及其应用。GFP标记的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PyuLK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0年7月20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25。本发明终极腐霉PyuLK1荧光稳定性强,本发明获得的菌株在无G418选择培养基下多代培养(>5代),菌株仍具有稳定强度的荧光,极大地便利了后续的研究。该菌株与野生型菌株在生长速率、致病性、卵孢子数量指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可作为终极腐霉的基因工程菌株,为终极腐霉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19511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74081.1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FP标记的终极腐霉PyuLK1及其应用。GFP标记的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PyuLK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0年7月20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25。本发明终极腐霉PyuLK1荧光稳定性强,本发明获得的菌株在无G418选择培养基下多代培养(>5代),菌株仍具有稳定强度的荧光,极大地便利了后续的研究。该菌株与野生型菌株在生长速率、致病性、卵孢子数量指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可作为终极腐霉的基因工程菌株,为终极腐霉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907863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97980.5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2561/113 , C12Q2563/107 , C12Q2545/114 , C12Q2531/113
Abstract: 一种测定大豆疫霉菌对抗病基因Rps1b毒性的分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检测大豆疫霉菌接种于大豆叶片上,12小时后提取待检测大豆疫霉菌的总RNA;以提取的总RNA为模版进行逆转录,得到cDNA反应液;采用毒性检测引物AVR1BR2F/ AVR1BR2R,以所得cDNA反应液为模版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如果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过程中能够检测到无毒基因Avr1b?1的转录,则对应的待检测大豆疫霉菌为无毒菌株,否则为毒性菌株。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的测定出待检测大豆疫霉菌对抗病基因Rps1b的毒性,并为大量、快速和准确鉴定大豆疫霉菌的生理小种或致病型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4231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45277.4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RNA酶抑制剂5'‑单磷酸鸟苷(5’‑GMP)在提高植物抗病能力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RNA酶抑制剂5’‑GMP在防治大豆对禾谷镰刀菌及立枯丝核菌导致的根腐病、大豆对尖孢镰刀菌导致的枯萎病、苜蓿对尖孢镰刀菌导致的根腐病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5’‑GMP可以显著提高大豆对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以及紫花苜蓿对尖孢镰刀菌的抗病能力;另外,本申请的RNA酶抑制剂5’‑GMP还可以显著促进大豆、苜蓿、水稻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5907863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297980.5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Abstract: 一种测定大豆疫霉菌对抗病基因Rps1b毒性的分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检测大豆疫霉菌接种于大豆叶片上,12小时后提取待检测大豆疫霉菌的总RNA;以提取的总RNA为模版进行逆转录,得到cDNA反应液;采用毒性检测引物AVR1BR2F/AVR1BR2R,以所得cDNA反应液为模版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如果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过程中能够检测到无毒基因Avr1b‑1的转录,则对应的待检测大豆疫霉菌为无毒菌株,否则为毒性菌株。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的测定出待检测大豆疫霉菌对抗病基因Rps1b的毒性,并为大量、快速和准确鉴定大豆疫霉菌的生理小种或致病型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42310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45277.4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RNA酶抑制剂5'‑单磷酸鸟苷(5’‑GMP)在提高植物抗病能力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RNA酶抑制剂5’‑GMP在防治大豆对禾谷镰刀菌及立枯丝核菌导致的根腐病、大豆对尖孢镰刀菌导致的枯萎病、苜蓿对尖孢镰刀菌导致的根腐病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5’‑GMP可以显著提高大豆对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以及紫花苜蓿对尖孢镰刀菌的抗病能力;另外,本申请的RNA酶抑制剂5’‑GMP还可以显著促进大豆、苜蓿、水稻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617975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141054.9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大豆锈病菌的LAMP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提取待检微生物的DNA,取DNA溶液作为反应模板,加入试剂盒中的检测溶液进行LAMP反应,LAMP反应程序为:62℃反应扩增70min,然后在扩增产物中加入SYBRGreenI,观察颜色变化,如果颜色由橙色变为黄绿色,或在紫外灯下有荧光,表示待检物中存在大豆锈病菌,如果颜色没有变化仍是橙色,或在紫外灯下无荧光,则表示待检物中不存在大豆锈病菌。本发明具备更高的准确性、灵敏度和实效性,而且操作方便、实用性好,为大豆锈病菌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可用于大豆锈病菌的高灵敏度快速检测。
-
-
公开(公告)号:CN11659015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59075.2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土传病原菌所致植物根腐病的生防菌及其应用,所述生防菌命名为紧密篮状菌PK‑1,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40517。该菌株能够显著降低多种土传病原菌引起的根腐病的病害严重度,病原菌包括大豆疫霉、终极腐霉、尖孢镰刀菌、茄腐镰刀菌、木贼镰刀菌、禾谷镰刀菌、立枯丝核菌、菜豆壳球孢和拟茎点霉中的一种或多种。将利用紧密篮状菌PK‑1制备的生防菌剂施用在植物根际周围,可以发现能够显著提高植物的出芽率、株高和鲜重等生长指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