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235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04287.8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 , 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索夹抗火与防腐一体化防护体系,包括主缆、索夹、防护层、密封层一、密封层二,所述索夹和主缆外表面均设有防护层,索夹与主缆的接触面设有密封层一,索夹缝隙内部设有密封层二,所述防护层沿厚度方向由内向外包括底漆层、中间漆层、防火涂层、面漆层;所述密封层二包括密封材料、密封剂、密封条、耐火密封胶,所述密封条外侧设有防护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悬索桥索夹抗火与防腐一体化防护体系的施工方法。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悬索桥索夹抗火与防腐一体化防护体系,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又可大幅提高和保证其抗火性能,同时施工方便、经济性能好,整个防护体系耐久、装饰性好,具有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6156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39798.9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 , 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C7/32 , E01C11/00 , E01C23/08 , E01C23/088 , C04B26/26 , C04B38/08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铺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道路铺装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基层、防水层、硬质沥青下面层、第一粘结层和环氧改性橡胶沥青面层;环氧改性橡胶沥青面层的空隙率为8‑18%。其有益效果是,在80km/h行车速度下,相对传统SMA‑13路面,车内、外噪声均有明显降低,驾驶体验得到优化,服役期间路面稳定性达标,可以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79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8008.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数字孪生仿真系统,包括:数据提取模块,用于采集隧道区域内多车车辆的车辆行驶轨迹数据、车道数据和车速数据;系统内核模块,用于通过建立基于隧道不同区段特征的跟驰模型和换道模型来模拟隧道交通流运行状态;仿真预测模块,用于使用优化后的校正卷积门控循环单元注意力模型对数据提取模块发送的车辆行驶轨迹数据、车道数据和车速数据进行交通流的车辆信息预测,以得到预测的车辆空间位置信息、预测的车速信息和预测的车道信息;数字孪生可视化模块,用于基于交通流仿真运行平台,对预测的车辆空间位置信息、预测的车速信息和预测的车道信息进行数字孪生可视化展示,从而能够对复杂的隧道环境进行高还原度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7552464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01692.6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隧道深基坑内桥梁的一体化托换结构,包括:原桥梁承台、扩大承台和隧道逆作顶板;原桥梁承台、扩大承台和隧道逆作顶板呈自内至外依次固定连接为一体化结构;一体化结构既作为桥梁托换传力结构,又作为新建隧道的顶板,还作为隧道深基坑围护结构的首道支撑;原桥梁承台上部自下至上依次为桥墩和桥梁结构,下部为原桥桩;扩大承台底部设有加固桩,施工时顶部设有临时支墩;临时支墩顶面有千斤顶,用于在隧道施工期间辅助控制桥梁结构沉降在安全范围内;隧道逆作顶板沿基坑横断面方向,两侧延伸至隧道的顶圈梁并与顶圈梁连接。本发明提供托换结构既作为桥梁托换传力结构,又作为新建隧道的顶板。
-
公开(公告)号:CN11348269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946396.9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自然排烟竖井蓄烟装置,包括:排烟竖井和蓄烟池,所述蓄烟池设置在所述排烟竖井下方,且所述蓄烟池与所述排烟竖井相连通,所述蓄烟池的底面敞口且与隧道主体相对接;所述蓄烟池的高度为0.4m‑0.6m,所述蓄烟池在隧道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隧道宽度的0.8倍。通过在排烟竖井下方增加蓄烟池,使得当烟气进入蓄烟池后会先被聚集,再从蓄烟池排入排烟竖井中,从而减弱空气卷吸效应,提高排烟竖井排出烟气的浓度,从而提高排烟竖井排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4456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30946.9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凑型跟踪式复合聚光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若干个平行排布的聚光集热单元、连接各聚光集热单元的跟踪传动装置以及支架。所述聚光集热单元为由复合聚光装置、集热装置组成的密封腔体结构;所述跟踪传动装置可采用天文跟踪或光电跟踪。本发明通过优化设计CPC,实现其与菲涅尔透镜的高效集成,提高复合聚光装置的紧凑性与光学性能,并降低对跟踪精度的要求;将复合聚光装置与集热装置封接形成密闭保温室,有效地减少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提高集热效率;本发明设计的紧凑型跟踪式复合聚光太阳能集热系统便于与建筑物集成,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串并联,提高系统集热温度和集热量,满足中低温(100~200℃)热利用需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