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3515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49646.9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面向虚实协同训练的增强现实三维注册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利用相机获取间隔帧图像;构建训练场地工事目标先验知识;根据先验知识获取对应物体的四个角点的位姿信息;利用solvePnP函数对位姿信息进行解算,得到第一相机位姿;根据改进ORB算法对间隔帧图像进行特征匹配,对自然特征点进行对极几何计算,得到第二相机位姿;根据第二相机位姿对第一相机位姿进行误差优化,利用高斯牛顿法对误差优化结果进行改进,得到最终相机位姿;根据坐标系转换将最终相机位姿结合训练场地工事目标先验知识转换成待注册虚拟物体的最终三维坐标。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三维注册准确度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350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55019.6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云端融合的三维场景漫游绘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云端启动云渲染程序并载入三维场景,根据三维场景的深度信息将三维场景划分为前后景,并运用不同云端节点的渲染管线分别对前后景进行渲染得到前后景渲染结果;通过将深度信息编码为RGBA通道值,得到三维场景的深度图并与前后景渲染结果合并为帧结果图像并输出至客户端;客户端接收并解码得到帧结果图像的深度信息,根据深度信息对前后景渲染结果进行融合绘制,得到高分辨融合图像并在客户端进行显示。采用本方法能够将深度编码与场景融合技术进行结合,在云端进行三维场景渲染,缩短了三维场景漫游绘制的响应时间,提高了场景渲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416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06390.5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可解释基分解的烟雾动画可控生成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样本训练数据集包括流体密度场与流体速度场。构建烟雾动画可控生成网络模型,该模型包括可解释基分解网络模型、可解释基生成网络模型以及可解释基评估网络模型。将样本训练数据集输入可解释基分解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烟雾可解释基。相邻帧烟雾可解释基作为二级样本训练数据集与控制参数输入至可解释基生成网络模型进行降维残差训练,得到二级烟雾可解释基与其对应时间步的控制参数。将二者输入至可解释基评估网络模型进行评估训练,得到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与时间序列生成烟雾动画。本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通过输入烟雾初始场景边界条件生成烟雾动画。
-
公开(公告)号:CN1174960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07393.0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云端渲染技术的SLAM系统AR实时可视化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云端获取图像传感器捕捉的灾后环境视频流;云端利用神经辐射场对灾后环境视频进行渲染,得到灾后环境视频中环境对应的三维点云,对三维点云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渲染模型,将渲染模型传输至客户端;客户端获取图像传感器捕捉的救援方视角视频流;客户端利用SLAM系统对救援方视角视频流进行处理,得到视频流关键帧、相应特征点及相机位姿信息;客户端根据渲染模型、视频流关键帧、相应特征点及相机位姿信息进行AR可视化。采用本方法能够为救援方提供良好的虚拟训练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119102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911321711.8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6/35 , G06F40/30 , G06F40/289 , G06K9/62 , G06F3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监督学习和文本分类的AC构建方法,基于CRF模型对仿真需求文本进行实体抽取;基于SVM模型对仿真需求文本进行实体关系抽取;基于规则和SVM模型对仿真需求文本进行部件精度信息抽取;基于BoW+NBSVM对仿真系统需求文本进行系统标准语句识别;基于改进的非功能需求分类算法进行系统标准语句分类;综合实体关系、部件精度信息、系统标准语句及分类,构建仿真需求文档中的AC。本发明显著提高了构建AC的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使得系统标准的构建更加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271139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1482079.8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交互系统的通道置信度计算方法,包括:在多通道交互系统将交互数据融合为交互语义的过程中,将所述交互数据的数据可信状态值保存到固定长度的状态滑动队列中;基于状态滑动队列中的交互数据可信状态值计算通道置信度。本发明自适应的针对不同多通道交互场景计算交互通道的置信度,同时解决常用通道置信度计算技术中需要在交互系统中引入额外的环境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与周围自然环境感知,而造成交互系统使用环境受到限制以及使用过程繁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9783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21034.1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SP模型的热物理特性一维仿真的分布式计算方法,包括:利用分布式集群计算资源共享的条件,在对复杂产品进行热物理特性一维仿真时,对其进行分布式计算;依据一维仿真模型中零维模型的前驱后继关系,将产品的一维仿真模型等价为有向图,并将简化后的有向图分割为若不相关的子图,不同子图内的零维模型具备并行计算的条件,并将具备并行计算条件的零维模型分派给分布式集群中的不同计算结点进行分布式并行计算。本发明基于分布式架构实现热物理特性的一维仿真,提高了热物理特性一维仿真的仿真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3507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55019.6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云端融合的三维场景漫游绘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云端启动云渲染程序并载入三维场景,根据三维场景的深度信息将三维场景划分为前后景,并运用不同云端节点的渲染管线分别对前后景进行渲染得到前后景渲染结果;通过将深度信息编码为RGBA通道值,得到三维场景的深度图并与前后景渲染结果合并为帧结果图像并输出至客户端;客户端接收并解码得到帧结果图像的深度信息,根据深度信息对前后景渲染结果进行融合绘制,得到高分辨融合图像并在客户端进行显示。采用本方法能够将深度编码与场景融合技术进行结合,在云端进行三维场景渲染,缩短了三维场景漫游绘制的响应时间,提高了场景渲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6493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21113.9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62 , G06T7/73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的零部件检测与定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在基于增强现实的制造符合性检查系统中使用融合RGB图像与深度图像的多模态神经网络算法,分别对RGB图像与深度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融合,最后利用二维检测结果与深度信息对零部件进行三维空间定位。本方法提高了零部件检测算法在光照不足等复杂环境下的鲁棒性,并提高了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与平均精度均值。同时,本方法可以基于检测后输出的零部件2D边框中心点与对齐后的深度图像,对零部件进行三维空间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7609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84188.1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特征的模型检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客户端展示的三维模型的点云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后,分别通过多项式函数拟合以及孪生神经网络模型对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三维模型的原始特征向量;对所有原始特征向量进行聚类压缩,并将三维模型的压缩向量与对应的模型信息存入模型数据库中;将待查询的三维模型的点云数据导入客户端中并获取待查询的原始特征向量,通过比较计算待查询的原始特征向量与模型数据库中存储的压缩向量之间的距离,在模型数据库中检索相似模型,并将相似模型在客户端进行展示交互。采用本方法能够对大规模三维场景漫游中的三维模型进行快速检索和高效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