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9107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73862.7
申请日:2022-08-15
IPC: G01R31/26 , G01N27/416 , G06F30/23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一种IGBT芯片焊料层故障的在线监测方法,先建立IGBT模块三维仿真模型,然后根据芯片焊接层的故障类型以及严重程度对三维仿真模型进行故障模拟,随后通过仿真计算得到IGBT模块的健康因子,健康因子包括IGBT模块最大温度、最小温度、集电极与发射极的压降差,汇总在不同故障类型和故障严重程度下得到的健康因子,建立健康因子‑故障类型‑故障严重程度三维数据集,通过分类算法建立故障分类诊断模型、通过拟合算法建立故障严重程度评估模型,最后代入实测的IGBT模块健康因子得到实际故障类型和故障严重程度。本方法能够对IGBT芯片焊接层故障进行故障分类以及对故障程度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29107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0973862.7
申请日:2022-08-15
IPC: G01R31/26 , G01N27/416 , G06F30/23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F18/241
Abstract: 一种IGBT芯片焊料层故障的在线监测方法,先建立IGBT模块三维仿真模型,然后根据芯片焊接层的故障类型以及严重程度对三维仿真模型进行故障模拟,随后通过仿真计算得到IGBT模块的健康因子,健康因子包括IGBT模块最大温度、最小温度、集电极与发射极的压降差,汇总在不同故障类型和故障严重程度下得到的健康因子,建立健康因子‑故障类型‑故障严重程度三维数据集,通过分类算法建立故障分类诊断模型、通过拟合算法建立故障严重程度评估模型,最后代入实测的IGBT模块健康因子得到实际故障类型和故障严重程度。本方法能够对IGBT芯片焊接层故障进行故障分类以及对故障程度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39945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13197.0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明生恒卓科技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V10/2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T11/00 , G06V10/28 , G06V10/30 , G06V10/44 , G06V10/62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目标检测方法,包括读取摄像机的当前帧图像和当前帧之前的序列帧图像,对序列帧图像和当前帧图像分别进行处理生成环境背景图像和新图像;采用背景差分法计算新图像与环境背景图像之间的差异,依据自适应差分阈值将差异结果二值化得到二值图像,并采用边缘检测算法获取二值图像中的轮廓边缘;计算轮廓边缘的最小矩形边界框作为动态区域边界框,并采用矩形提取策略得到包含动态区域的图像;将包含动态区域的图像输入至目标检测模型中得到目标检测结果,目标检测模型为预先采用考虑气象因素的数据集训练得到;本发明避免目标区域占比过低造成无法进行目标识别的问题,且采用考虑气象因素的数据集训练模型,提高了模型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5187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76921.7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小动物监测预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小动物入侵监测与预警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考虑微气象因素的图像预处理模块、基于图像识别与目标跟踪的入侵目标检测模块和无监测区域的轨迹预测模块;本发明采用改进的YOLOv5s算法作为基准检测模型,针对模型中损失函数的缺陷,采用改进型EIOU损失函数进行替换,同时,通过替换可变形卷积的方式解决普通卷积难以提取不规则目标特征的缺陷,提升了模型的识别的准确率,从而实现对变电站中的目标进行检测,判断是否为入侵小动物,有效的减少了识别时间,同时提高了准确率,满足了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84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51549.2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结温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载入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当前法向载荷,作为功率半导体器件结温预测模型的输入,输出当前工况下功率半导体器件对应的结温值。通过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结温预测方法及系统,能够提高结温预测结果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83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32143.4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建设分公司 , 山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北斗定位和三维电力施工空间障碍点阵的施工设备近电点与带电体安全距离预警方法,由北斗定位模块获取施工设备近电点的实时定位坐标,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近电点位置信息发送到上位机,上位机对该位置信息坐标转换后再进行位置信息的最优估计和预测,进行误差校正。同时,依据施工标准要求对施工设备近电点和带电体之间的距离进行危险等级划分,不同危险等级设置不同的预警策略。当计算得到的施工设备近电点电位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某一等级的阈值时,则触发报警并执行相应的预警策略。本发明提升了临近电位作业中安全距离获取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极大提高了临近电位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80489.7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河北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3/16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电缆支架截面厚度选型方法,涉及电缆支架设计和维护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考虑支架的力学性能,通过采用有限元仿真技术,搭建电力电缆隧道及不锈钢电缆支架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多组结构力学仿真分析后,通过幂函数拟合分析得到不锈钢电缆支架内部应力和电缆支架截面厚度之间的计算公式;只需要提供电缆截面面积和支架安装间距两个参数,便能快速计算出不锈钢电缆支架正常工作和发生破坏的截面厚度。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高,可靠性强;能够快速计算出不锈钢电缆支架初始的截面厚度和发生破坏的截面厚度,提升设计和维护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4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2840.4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G01R31/69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流互感器一次端螺栓连接接头接触故障诊断方法,涉及电接触故障诊断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电流互感器一次端的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计算方法,计算施加不同螺栓预紧力情况下的一次端接触电阻阻值,将获得的接触电阻与螺栓预紧力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设置接触电阻阈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有限元计算方法获得的数据为基础得到接触电阻的阈值,通过阈值判断能够诊断出螺栓连接结构的接触故障,及时提醒维修人员增加螺栓预紧力,避免电力安全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11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39149.9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U‑net卷积神经网络的GIS静电场计算方法,其先基于变电站内GIS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构建带局部放电缺陷的GIS设备三维仿真模型,并对整个GIS设备三维仿真模型的计算区域采用有限元法计算GIS设备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布,再以构建的GIS设备三维仿真模型的几何参数和边界条件为输入数据,计算得到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布为输出数据,将其放入U‑net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得到预测准确率满足要求的深度学习模型,然后将实际采集的待测GIS设备的几何参数和边界条件输入所述深度学习模型中,即可预测得到待测GIS设备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布。本方法实现了GIS设备局部放电静电场的快速、精准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933900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78358.4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T17/00 , G06F18/22 , G06F18/2135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变电站设备点云替换方法,其具体步骤包括:S1、对目标点云进行预处理;S2、主成分分析计算;S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姿态调整;S4、进行点云变换;S5、将库里的点云与目标点云姿态相匹配,从而将库里点云模型直接替代目标点云;本方法只需目标点云一个视角的点云模型,通过与自建库里的完整点云模型进行姿态对齐,可以直接替代目标点云,从而补全完整点云模型,方便快捷,利于使用,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方便,然后计算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即可完成姿态对齐,从而进行替换,简单便捷,减少大量计算资源和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