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87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07189.4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H02J3/38 , H02J3/48 , H02J3/50 , G06F30/18 , G06N3/126 , G06F18/23213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弃光率作为约束的分布式光伏最大接入容量评估方法,包括:1,构建以分布式光伏接入总容量最大及配电网线路有功功率损耗最小为目标的目标函数,2,构建标准化后目标函数,3,建立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从而得到配电网分布式光伏PV的最大接入容量模型,4,采用基于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对分布式光伏PV的运行场景进行缩减,5,对潮流方程及线路容量约束进行线性化,6,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线性化后的分布式光伏PV的最大接入容量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分布式光伏接入的最优节点和容量,本发明能有效提升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139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93527.7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IPC: H02J13/00 , G06F17/11 , G06Q50/06 , H04W24/02 , H04W24/06 , H04W28/16 , H04W4/30 , H02J3/38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延迟未知下主动配电网电压优化控制方法,其步骤包括:1、构建主动配电网下行通信网络环境,将传输数据包按照基站编号、配电网节点编号和数据包种类编号进行编码;2、构建通信传输数据包预测模型并计算传输延迟;3、根据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建立主动配电网电压控制预测模型并嵌入传输延迟;4、以主动配电网电压扰动偏差与控制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实现主动配电网电压控制与数据包的最优调制编码方案。本发明能在通信传输延迟下对主动配电网的电压进行实时控制,并能有效降低电压波动与丢包率,从而使主动配电网电压更加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92361.6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6F18/15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48 , G06N3/084 , G01R31/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图卷积神经网络节点相关性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包括:1将配电网的电气节点和电力连接线抽象为由顶点和边组成的图结构;2测量故障发生前、后电气节点的电压值;3采用改进的K近邻补全算法对缺失数据进行补全;4通过补全特征数据计算两两节点之间的余弦相似度,然后与邻接矩阵各元素相乘得到相关性矩阵;5根据相关性矩阵,设置最大聚合邻居个数以及相关性阈值,得到相关性筛选矩阵,用来计算该层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矩阵,每经过一层图卷积神经网络后更新相关性矩阵和相关性筛选矩阵;6最后一层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特征矩阵输入到softmax层后,得到故障发生的位置信息。本发明能提高故障定位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8689084U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21357731.1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误联动式电流试验端子,主要包括联动开关、活动连杆、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以及防误闭锁装置,所述联动开关通过活动连杆将电流试验端子外层的所有连接片进行联接,所述联动开关设置于所述活动连杆中点处,所述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上设有外层卡扣孔和内层卡扣孔,所述防误闭锁装置设置在外层卡扣孔与内层卡扣孔之间。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电流试验端子快速、可靠和稳定地短接并接地;通过设置投退联动开关,将各连接片经活动连杆联接在一起,能够完成对电流试验端子投入、退出的一步式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3656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22655.9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T7/60 , G06V10/28 , G06V10/30 , G06V10/44 , G06T5/70 , G06T7/13 , G06V10/762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气门弹簧平行度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弹簧竖直放置在测量平台背光照射,使用工业相机对弹簧图像进行采集;S2:对原始图像进行去噪声处理得到图像O;S3:对图像O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图像P;S4:对图像P进行canny算子边缘检测方法处理后得到图像Pcanny;S5:进行聚类法分析得到#imgabs0#S6:进行离散群点清除操作:S7:计算测量平台倾斜角度,求得气门弹簧平行度。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清除数据点集中的离散群点,并结合测量平台的计算角度矫正,消除了多种外部因素对测量弹簧平行度带来的误差影响,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满足实际生产中的基本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993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09785.4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Q10/083 , G06Q50/26 , G06N3/0455 , G06N3/0499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急物资的运力动态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应急物资运送的环境信息、应急物资信息以及历史车辆调度信息;将应急物资信息和历史车辆调度信息输入至分派模型的Transformer网络,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得到第一运力;将应急物资信息和历史车辆调度信息输入至分派模型的DQN网络,基于强化学习原理得到第二运力;将环境信息和应急物资信息输入至分派模型的线性网络,生成随输入信息变化的动态权重;将第一运力和第二运力采用动态权重加权处理,得到最终运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准确的实现物资分派和车辆调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791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55351.8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16H50/8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出行密接监控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摄像机拍摄的视频画面,并基于预先训练得到的检测模型标定出视频画面中的各个行人,且确定各个行人是否佩戴防传播物品。将每两个行人构建为一组行人对,计算各个行人对中两个行人之间的距离。基于设置的第一判断阈值和第二判断阈值,判断两个行人之间的距离是否为安全距离,以确定两个行人是否处于密接状态,而第二判断阈值为根据两个行人的防传播物品佩戴情况所确定。本方案中,在利用图像处理及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行人标定和防传播物品佩戴情况确定的基础上,基于行人的防传播物品佩戴情况动态设置判断阈值来判断行人的密接状态,提高了距离度量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9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74286.3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Q50/26 , G06F16/9537 , G06V20/4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失联人员路径溯源及救援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各个摄像设备所采集的视频图像,将各个摄像设备采集的多张视频图像导入预先训练得到的轨迹时空检测模型中,输出失联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的轨迹时空信息。基于失联人员和其他人员的轨迹时空信息,从其他人员中确定出与失联人员存在共处关系和/或同行关系的关联人员。从而可以向关联人员发送救援提示信息,以从关联人员处获得失联人员的相关救援信息。本方案,基于交通出行的视频数据获得行人的轨迹时空信息,进而可以基于轨迹在时间、空间上的邻近性确定出失联人员的关联人员,实现对失联人员的及时有效的帮扶,该方案具有实现便捷且准确有效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23078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321614.9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1L31/0216 , H01L31/108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钝化MXene/Si范德瓦尔斯肖特基结的高速光探测器,是以设有绝缘层的单晶硅衬底作为基底,通过刻蚀掉部分区域的绝缘层裸露出硅,在裸露的硅上旋涂MXene薄膜,在单晶硅衬底的下表面设置与单晶硅衬底呈欧姆接触的底电极,MXene薄膜与硅形成肖特基结。本发明所制备的光探测器具有肖特基势垒高度高、响应速度快、电流大、自钝化等优势,同时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兼容性强、稳定性高、易制备大面积器件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97918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0182578.6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PS系统的公交车停靠泊位实时分配方法,首先根据道路特征、公交车运行情况,计算公交车泊位开始分配的具体位置;然后根据泊位被占用的时间结合公交车停靠时间概率模型,实时计算泊位空闲概率pi;最后根据已计算出的相邻两泊位空闲概率实时计算泊位可用于分配的概率Pi,并判断泊位是否处于可分配状态。本发明利用内置于车载电脑的GPS定位系统,配合特定的算法对公交到站时间进行预测,能提前得到信息并传送到公交站台,使乘客能够了解到车辆实时信息,从而大大减小公交车站内停车延误,提高公交车运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