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6121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02533.1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5J11/00 , B25J19/00 , B60F5/02 , B64U10/14 , B64U50/19 , B64U50/30 , B64U20/83 , G01S15/93 , G01S15/931 , G01J5/48 , B64U101/56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变形式灾区救援探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还包括:飞行控制系统、生命探测系统和地面运动控制系统,地面运动控制系统包括:四条机械臂,每条机械臂由内至外依次为移动关节、伸缩关节和转动关节;双轴舵机,用于控制移动关节的转动;第一舵机,用于控制伸缩关节的转动;第二舵机,用于控制转动关节的转动;控制主板,用于对上述舵机进行控制;超声波传感器;缓冲机构,用于对转动关节进行防护。本发明面向多任务场景能够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可以满足面向洞穴、废墟和危楼等多种复杂环境的生命探测,具有更高的环境适应性,同时提高了救援效率;整个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灵活直接,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63420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78608.2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压电-电磁复合发电装置,包括电磁发电单元、压电发电单元、行星齿轮加速机构、外壳及凸起结构。电磁发电单元采用有刷直流电机结构,压电发电单元采用悬臂梁式压电振子结构,二者同时将外界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合理匹配行星齿轮加速机构各齿轮齿数,实现太阳齿轮转速倍增,从而加快线圈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和压电振子受凸起结构激励的频率,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本发明采用同一机构实现了两种不同的发电机制,以达到对输出电能叠加放大的效果,又通过与行星齿轮加速机构的巧妙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617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95849.7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栖仿生蟹状机器人,该两栖仿生蟹状机器人的外壳采用蟹壳型结构,内部具有密封舱;一对蟹钳对称安装于外壳的前端;蟹钳用于完成夹取动作;三对蟹腿对称安装于外壳的两侧,蟹腿具有三个自由度,用于实现陆地爬行和水中游泳;在每个蟹腿与外壳的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喷水电机;在每个蟹腿的末端设置有一个与喷水电机连通的喷水口;电源和控制系统均安装于密封舱内;控制系统与喷水电机、蟹钳和蟹腿通过水密电缆信号连接。上述两栖仿生蟹状机器人既可以在水下行走,又能够在水中游动,同时还可以完成多种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634205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178608.2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压电‑电磁复合发电装置,包括电磁发电单元、压电发电单元、行星齿轮加速机构、外壳及凸起结构。电磁发电单元采用有刷直流电机结构,压电发电单元采用悬臂梁式压电振子结构,二者同时将外界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合理匹配行星齿轮加速机构各齿轮齿数,实现太阳齿轮转速倍增,从而加快线圈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和压电振子受凸起结构激励的频率,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本发明采用同一机构实现了两种不同的发电机制,以达到对输出电能叠加放大的效果,又通过与行星齿轮加速机构的巧妙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5583927U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20239757.0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压电‑电磁复合发电装置,包括电磁发电单元、压电发电单元、行星齿轮加速机构、外壳及凸起结构。电磁发电单元采用有刷直流电机结构,压电发电单元采用悬臂梁式压电振子结构,二者同时将外界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合理匹配行星齿轮加速机构各齿轮齿数,实现太阳齿轮转速倍增,从而加快线圈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和压电振子受凸起结构激励的频率,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同一机构实现了两种不同的发电机制,以达到对输出电能叠加放大的效果,又通过与行星齿轮加速机构的巧妙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发电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