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减振及碰撞多级缓冲的动力电池包

    公开(公告)号:CN11705998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14778.5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减振及碰撞多级缓冲的动力电池包,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壳体头部吸能盒和壳体尾部吸能盒,内壳组件前后两侧面对称连接有多个减振组件,内壳组件通过多个减振组件连接在外壳组件内,且内壳组件下表面与外壳组件上表面不接触,内壳组件左右两侧分别与壳体头部吸能盒和壳体尾部吸能盒接触,多个电池模组连接在内壳组件内部,一级缓冲组件下端连接在外壳组件上,且一级缓冲组件上端连接在内壳组件内部;该电池包用以减轻因为车辆振动、碰撞等机械运动造成的电池包损坏,降低电池包热失控事故的概率,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能。

    基于3D打印成型的仿生抗冲击防护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627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688089.X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成型的仿生抗冲击防护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结构中,外侧迎撞层由面状基底以及均匀分布在基底外表面上的伞状单元结构组成,伞状单元结构由若干仿雀尾螳螂虾尾部扇形扩散棱柱结构的径向棱条构成;中间抗撞击坯层由若干均匀分布,轴向垂直于外侧迎撞层与内侧缓冲层,且相互平行设置的仿生柱体构成;所述仿生柱体是由多根单元纤维柱绕中心轴旋转排布组成的仿雀尾螳螂前鳌微观结构;内侧缓冲层内部设有若干呈规则分布的球形空腔,且越靠近抗撞击中间坯层一侧的球形空腔的直径越小。所述结构通过3D打印的方式一体成型。本发明所述结构在轻量化程度较高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能,且制备方法简单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航空座椅吸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6218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041001.7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航空座椅吸能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开设有安装腔和环形腔,所述底座贯穿固定连接有若干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连通所述安装腔与环形腔,所述底座顶壁贯穿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位于底座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底座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导热座,所述导热座贯穿滑动连接有摩擦棒,所述导热座与顶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记忆金属,所述安装腔内密封滑动套接有滑动板。优点在于:通过记忆金属与磁流变液的配合进行缓冲,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缓冲效果更好,且磁流变液产生的阻力更加均匀,缓冲更加平稳,同时可以自行根据冲击力大小进行阻力的调节,更加智能,乘坐舒适度更高。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航空座椅吸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6218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1041001.7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航空座椅吸能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开设有安装腔和环形腔,所述底座贯穿固定连接有若干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连通所述安装腔与环形腔,所述底座顶壁贯穿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位于底座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底座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导热座,所述导热座贯穿滑动连接有摩擦棒,所述导热座与顶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记忆金属,所述安装腔内密封滑动套接有滑动板。优点在于:通过记忆金属与磁流变液的配合进行缓冲,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缓冲效果更好,且磁流变液产生的阻力更加均匀,缓冲更加平稳,同时可以自行根据冲击力大小进行阻力的调节,更加智能,乘坐舒适度更高。

    一种仿足球烯结构的多向承载蜂窝缓冲组合吸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33944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75548.9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仿足球烯结构的多向承载蜂窝缓冲组合吸能结构,包括吸能盒和蜂窝填充结构,所述的蜂窝填充结构安装于吸能盒内部;蜂窝填充结构为多个单个类似足球烯结构的蜂窝胞格沿X轴、Y轴和Z轴贴合阵列变换构成,在阵列过程中,相邻两个类似足球烯结构的蜂窝胞格相交棱完全重合,蜂窝胞格由十二个五边形桁架和二十个六边形桁架相连接后仿照足球烯结构做类球多面体阵列得到;蜂窝胞格结构提高了缓冲器填充材料的缓冲性能,并且有效增强了缓冲器填充结构的各向承载吸能能力,且较之传统多边形实体阵列缓冲填充结构而言,本发明的轻量化设计有所提高;通过将所设计的缓冲结构与现有缓冲吸能盒相结合,实现了组合式吸能的功能。

    一种高效减振及碰撞多级缓冲的动力电池包

    公开(公告)号:CN1170599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314778.5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减振及碰撞多级缓冲的动力电池包,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壳体头部吸能盒和壳体尾部吸能盒,内壳组件前后两侧面对称连接有多个减振组件,内壳组件通过多个减振组件连接在外壳组件内,且内壳组件下表面与外壳组件上表面不接触,内壳组件左右两侧分别与壳体头部吸能盒和壳体尾部吸能盒接触,多个电池模组连接在内壳组件内部,一级缓冲组件下端连接在外壳组件上,且一级缓冲组件上端连接在内壳组件内部;该电池包用以减轻因为车辆振动、碰撞等机械运动造成的电池包损坏,降低电池包热失控事故的概率,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能。

    基于3D打印成型的仿生抗冲击防护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62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88089.X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成型的仿生抗冲击防护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结构中,外侧迎撞层由面状基底以及均匀分布在基底外表面上的伞状单元结构组成,伞状单元结构由若干仿雀尾螳螂虾尾部扇形扩散棱柱结构的径向棱条构成;中间抗撞击坯层由若干均匀分布,轴向垂直于外侧迎撞层与内侧缓冲层,且相互平行设置的仿生柱体构成;所述仿生柱体是由多根单元纤维柱绕中心轴旋转排布组成的仿雀尾螳螂前鳌微观结构;内侧缓冲层内部设有若干呈规则分布的球形空腔,且越靠近抗撞击中间坯层一侧的球形空腔的直径越小。所述结构通过3D打印的方式一体成型。本发明所述结构在轻量化程度较高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能,且制备方法简单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