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2694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74623.1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L27/06 , A61L27/04 , A61L27/54 , A61L27/58 , A61L27/56 , B29C35/04 , B29C35/08 , B22F10/28 , B22F10/62 , B22F5/00 , B33Y10/00 , C23C2/04 , C23C2/34 , C23F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镍钛—镁异质结构作为医用植入物的制备方法,涉及医用植入物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于3D建模软件完成仿生镍钛单体结构模型的建立,对设计的仿生镍钛单体结构模型沿着x轴,y轴以及z轴方向阵列两次,得到仿生镍钛结构模型,步骤二:将步骤一中设计的仿生镍钛结构模型转化为stl格式文件并导入至magics软件中,基于选区激光融化技术将镍钛合金粉末打印成仿生镍钛结构;步骤三:将仿生镍钛结构用化学抛光液抛光处理,随后在酒精浸泡下超声处理,去除表面粘附粉末,将仿生镍钛结构通过无压渗透的方法与熔融态镁结合,制备出仿生镍钛—镁异质结构;步骤四:将仿生镍钛—镁异质结构植入骨缺损处。
-
公开(公告)号:CN1186167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12940.4
申请日:2024-06-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植入仿生高强高阻尼镍钛/聚氨酯异质结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于泰森多边形原理根据不同患者不同部位进行孔隙率可调、梯度可变、孔曲率可变的多孔结构三维建模,得到三维模型;步骤二,基于激光粉末床熔融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利用设定的打印策略制备NiTi多孔结构骨架;步骤三,将聚氨酯泡沫填充在NiTi多孔结构骨架中,在恒温箱中放置24小时脱模后得到仿生高强高阻尼镍钛/聚氨酯异质结构,本发明创新性的将增材制造技术与聚氨酯泡沫化学发泡法结合,减少了NiTi合金加工的刀具磨损,赋予了NiTi骨架自由形状快速成型的能力,缩减了时间成本,同时孔隙率、梯度、孔曲率的可调节满足了不同患者不同部位定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11845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45313.8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浆料直写的制备金属人工骨3D打印方法,属于增材制造领域的金属3D打印方法。将打印金属粉末与造孔剂锰粉、粘结剂混合均匀后,通过气动打印喷头挤出成为线条,粘结剂中溶剂挥发,随着三维运动平台的移动成为具有复杂形状的三维结构。在后期烧结过程中,粘结剂中聚合物在约300℃时热解,所要制备人工骨的金属材料在高于1000℃的环境中融合在一起,而锰粉则在低于1000℃的高真空条件下蒸发,在线条内部形成微观孔隙。微观孔隙与线条之间的结构孔隙相独立,可以在保持结构孔隙率不变的同时进行微观孔隙的调整,进而调整人工骨支架的机械性能,使其结构孔隙率与机械性能可以同时与人体原有骨骼保持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028416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751272.8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诱导金属电化学3D打印装置及方法,属于3D打印技术与金属电化学沉积技术领域。升降装置和机架安装在底板上,储液槽固定安装在升降装置上,阴极板固定于储液槽底部正中央,Z轴移动装置用螺栓穿过平台安装孔安装于机架下方,固定装置位于Z轴移动装置的中心孔正中央与机架连接,投影装置与固定装置的正下方悬挂连接,安装架通过螺栓与Z轴移动装置的负载安装孔连接、安装于Z轴移动装置正下方,阳极板安装于安装架的下端,阳极板和阴极板分别用于与电化学直流电源的阳极和阴极相连。优点是将3D打印技术与电化学沉积技术相结合,开发了金属零件3D打印的新方法,使用虚拟电极来实现微观操纵,提高打印精度,零件的性能更优越。
-
公开(公告)号:CN11901833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08059.1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减振减阻防结冰机翼蒙皮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航空航天领域。本发明的结构从蜂窝结构和鲨鱼皮表面的微纳结构中受到启发,本发明将夹层结构与表面微纳结构相结合,实现了机翼蒙皮的多功能化一体设计,有效提高机翼的综合性能,所制备出的仿生减振减阻防结冰机翼蒙皮可加工性强,不仅具备镍钛合金的高强高阻尼效果,而且所制备出的夹层结构减振能力强,能够有效减少高速飞行器的机翼颤振。
-
公开(公告)号:CN1189362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18140.0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异质复合防弹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防弹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的仿生异质复合防弹板通过止裂层、抗侵彻层、吸能支撑层、紧缚仿生外壳相互配合,子弹击中时首先外层紧缚外壳的上盖板受击穿透然后被止裂层和抗侵彻层陶瓷所拦截,使子弹变形并极大削减子弹动能,使其被抗侵彻层和钛合金板所拦截,此时钛合金因为吸收动能而产生背突而吸能支撑层吸收能量,其中仿生钛合金骨架发生变形,泡沫铝产生破坏同时吸收能量并且仿生钛合金骨架和泡沫铝之间结合的相互作用也会吸收大量能量,从而极大的减缓子弹冲击。并且不会产生背部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7104389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69739.5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3B3/13 , B32B9/04 , B32B15/00 , B32B3/18 , B32B33/00 , B32B7/12 , B32B7/05 , B32B7/08 , B32B37/15 , B32B37/00 , B32B37/12 , B32B37/06 , B22F10/28 , B22F5/00 , C23C4/134 , B33Y1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形状回复的减振潜艇耐压外壳制备方法,属于船舶及潜航器技术领域,包括潜艇骨架和耐压外壳体,耐压外壳体由内至外分别为内缓层、核心层和防护层,防护层与内缓层的材料都是层状的碳纤维热塑性与树脂基复合材料;核心层为多个单元组件拼接而成,单元组件包括单元组件外壳、设置在单元组件外壳内部的晶格点阵结构,单元组件外壳和晶格点阵结构材料为NiTi形状记忆合金;内缓层中均匀嵌入若干组独立的导热丝,导热丝为单元组件外壳内的晶格点阵结构提供热量使其达到记忆回复温度,本发明采用的层状的碳纤维热塑性与树脂基复合材料相对于传统钛合金耐压外壳,减振性能更好,质量更轻,具有抗干扰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5998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14778.5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50/242 , H01M50/244 , H01M50/20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减振及碰撞多级缓冲的动力电池包,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壳体头部吸能盒和壳体尾部吸能盒,内壳组件前后两侧面对称连接有多个减振组件,内壳组件通过多个减振组件连接在外壳组件内,且内壳组件下表面与外壳组件上表面不接触,内壳组件左右两侧分别与壳体头部吸能盒和壳体尾部吸能盒接触,多个电池模组连接在内壳组件内部,一级缓冲组件下端连接在外壳组件上,且一级缓冲组件上端连接在内壳组件内部;该电池包用以减轻因为车辆振动、碰撞等机械运动造成的电池包损坏,降低电池包热失控事故的概率,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84160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751272.8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诱导金属电化学3D打印装置及方法,属于3D打印技术与金属电化学沉积技术领域。升降装置和机架安装在底板上,储液槽固定安装在升降装置上,阴极板固定于储液槽底部正中央,Z轴移动装置用螺栓穿过平台安装孔安装于机架下方,固定装置位于Z轴移动装置的中心孔正中央与机架连接,投影装置与固定装置的正下方悬挂连接,安装架通过螺栓与Z轴移动装置的负载安装孔连接、安装于Z轴移动装置正下方,阳极板安装于安装架的下端,阳极板和阴极板分别用于与电化学直流电源的阳极和阴极相连。优点是将3D打印技术与电化学沉积技术相结合,开发了金属零件3D打印的新方法,使用虚拟电极来实现微观操纵,提高打印精度,零件的性能更优越。
-
公开(公告)号:CN1197031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44845.3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2F10/28 , A61L27/06 , A61L27/04 , A61L27/58 , B22F10/62 , C23F3/04 , C25D7/00 , B22D19/02 , B22D19/16 , B33Y10/00 , B33Y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异质结构医用骨植入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根据合适的打印策略将TC4钛合金粉末制备成具有互联互通孔隙的钛合金支架;步骤二:将钛合金支架放置在化学抛光溶液中抛光;步骤三:将化学抛光后的钛合金支架作为阴极,取纯铁片作为阳极,两者浸入电镀溶液进行电镀;步骤四:将熔融状态的锌基金属浇铸至放有钛合金‑铁支架的方形坩埚内,并将重块压置在上方,冷却后切割,成型后的钛合金‑铁‑锌的异质结构医用骨植入物植入人体后,随着时间进行,锌基金属逐渐降解,同时表面形成新骨,锌基金属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保证了细胞的发育生长,避免了细菌的生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