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浆料直写的制备金属人工骨3D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1845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45313.8

    申请日:2021-0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浆料直写的制备金属人工骨3D打印方法,属于增材制造领域的金属3D打印方法。将打印金属粉末与造孔剂锰粉、粘结剂混合均匀后,通过气动打印喷头挤出成为线条,粘结剂中溶剂挥发,随着三维运动平台的移动成为具有复杂形状的三维结构。在后期烧结过程中,粘结剂中聚合物在约300℃时热解,所要制备人工骨的金属材料在高于1000℃的环境中融合在一起,而锰粉则在低于1000℃的高真空条件下蒸发,在线条内部形成微观孔隙。微观孔隙与线条之间的结构孔隙相独立,可以在保持结构孔隙率不变的同时进行微观孔隙的调整,进而调整人工骨支架的机械性能,使其结构孔隙率与机械性能可以同时与人体原有骨骼保持一致。

    一种光诱导金属电化学3D打印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416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751272.8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诱导金属电化学3D打印装置及方法,属于3D打印技术与金属电化学沉积技术领域。升降装置和机架安装在底板上,储液槽固定安装在升降装置上,阴极板固定于储液槽底部正中央,Z轴移动装置用螺栓穿过平台安装孔安装于机架下方,固定装置位于Z轴移动装置的中心孔正中央与机架连接,投影装置与固定装置的正下方悬挂连接,安装架通过螺栓与Z轴移动装置的负载安装孔连接、安装于Z轴移动装置正下方,阳极板安装于安装架的下端,阳极板和阴极板分别用于与电化学直流电源的阳极和阴极相连。优点是将3D打印技术与电化学沉积技术相结合,开发了金属零件3D打印的新方法,使用虚拟电极来实现微观操纵,提高打印精度,零件的性能更优越。

    一种仿生异质复合防弹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62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18140.0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异质复合防弹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防弹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的仿生异质复合防弹板通过止裂层、抗侵彻层、吸能支撑层、紧缚仿生外壳相互配合,子弹击中时首先外层紧缚外壳的上盖板受击穿透然后被止裂层和抗侵彻层陶瓷所拦截,使子弹变形并极大削减子弹动能,使其被抗侵彻层和钛合金板所拦截,此时钛合金因为吸收动能而产生背突而吸能支撑层吸收能量,其中仿生钛合金骨架发生变形,泡沫铝产生破坏同时吸收能量并且仿生钛合金骨架和泡沫铝之间结合的相互作用也会吸收大量能量,从而极大的减缓子弹冲击。并且不会产生背部变形。

    一种高效减振及碰撞多级缓冲的动力电池包

    公开(公告)号:CN11705998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14778.5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减振及碰撞多级缓冲的动力电池包,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壳体头部吸能盒和壳体尾部吸能盒,内壳组件前后两侧面对称连接有多个减振组件,内壳组件通过多个减振组件连接在外壳组件内,且内壳组件下表面与外壳组件上表面不接触,内壳组件左右两侧分别与壳体头部吸能盒和壳体尾部吸能盒接触,多个电池模组连接在内壳组件内部,一级缓冲组件下端连接在外壳组件上,且一级缓冲组件上端连接在内壳组件内部;该电池包用以减轻因为车辆振动、碰撞等机械运动造成的电池包损坏,降低电池包热失控事故的概率,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能。

    一种光诱导金属电化学3D打印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4160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751272.8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诱导金属电化学3D打印装置及方法,属于3D打印技术与金属电化学沉积技术领域。升降装置和机架安装在底板上,储液槽固定安装在升降装置上,阴极板固定于储液槽底部正中央,Z轴移动装置用螺栓穿过平台安装孔安装于机架下方,固定装置位于Z轴移动装置的中心孔正中央与机架连接,投影装置与固定装置的正下方悬挂连接,安装架通过螺栓与Z轴移动装置的负载安装孔连接、安装于Z轴移动装置正下方,阳极板安装于安装架的下端,阳极板和阴极板分别用于与电化学直流电源的阳极和阴极相连。优点是将3D打印技术与电化学沉积技术相结合,开发了金属零件3D打印的新方法,使用虚拟电极来实现微观操纵,提高打印精度,零件的性能更优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