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0405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816814.2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普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调控变形的支撑结构及其实施方法,支撑结构包括混凝土支撑、凹槽式混凝土围檩和液压千斤顶,凹槽式混凝土围檩的内侧与混凝土支撑刚性连接,凹槽式混凝土围檩的外侧朝向基坑围护墙,且凹槽式混凝土围檩的外侧沿周向方向设有多个凹槽,液压千斤顶设置于凹槽内,两端分别抵在基坑围护墙和凹槽式混凝土围檩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在基坑施工期间根据变形监测动态调控混凝土支撑的轴力,能主动对围护墙提供可靠的反力控制变形,又能补偿混凝土徐变收缩、温度收缩等产生的水平变形,有利于减少对基坑周边环境的扰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89760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58956.7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华润置地(上海)有限公司 , 上海普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支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属于基坑支护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钢支撑、混凝土支撑和可拆卸连接端;所述可拆卸连接端的一端与钢支撑可拆卸而连接,另一端与混凝土支撑固定连接。本发明在保障基坑支护承载性能的基础上,可以充分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2467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61140.X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普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一种基坑支撑结构,用于支护基坑,包括底部固定件、连接件和若干个支撑组,每个支撑组包括两个伸缩件和一个支撑杆,两伸缩件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杆的两端,两个伸缩件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基坑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且伸缩件可以伸缩;若干个支撑组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设置,并且支撑组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底部固定件的数量为多个,底部固定件固定在基坑底部,每个支撑组架设在至少一个底部固定件上,第一方向平行于基坑底面并且垂直于支撑组延伸方向;应用该支撑结构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基坑支撑结构不能应用于大跨度基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5857743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654653.3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普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调控变形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混凝土支撑、凹槽式混凝土围檩和液压千斤顶,凹槽式混凝土围檩的内侧与混凝土支撑刚性连接,凹槽式混凝土围檩的外侧朝向基坑围护墙,且凹槽式混凝土围檩的外侧沿周向方向设有多个凹槽,液压千斤顶设置于凹槽内,两端分别抵在基坑围护墙和凹槽式混凝土围檩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基坑施工期间根据变形监测动态调控混凝土支撑的轴力,能主动对围护墙提供可靠的反力控制变形,又能补偿混凝土徐变收缩、温度收缩等产生的水平变形,有利于减少对基坑周边环境的扰动。
-
公开(公告)号:CN218454411U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223055871.2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华润置地(上海)有限公司 , 上海普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支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属于基坑支护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钢支撑、混凝土支撑和可拆卸连接端;所述可拆卸连接端的一端与钢支撑可拆卸而连接,另一端与混凝土支撑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保障基坑支护承载性能的基础上,可以充分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212175808U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20478193.2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普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一种并联钢支撑结构,用于支护基坑,包括底部固定件、连接件和若干个支撑组,每个支撑组包括两个伸缩件和一个支撑杆,两伸缩件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杆的两端,两个伸缩件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基坑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且伸缩件可以伸缩;若干个支撑组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设置,并且支撑组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底部固定件的数量为多个,底部固定件固定在基坑底部,每个支撑组架设在至少一个底部固定件上,第一方向平行于基坑底面并且垂直于支撑组延伸方向;应用该支撑结构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并联钢支撑结构不能应用于大跨度基坑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760500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197089.0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型地墙内衬墙接缝施工方法,通过在内衬墙浇筑成型后,与中隔墙和地下连续墙连为一体,使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和中隔墙的叠合面积增大,使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和中隔墙的连接处更加紧密、稳定、可靠。并且整体受力和变形协调能力大大增强,叠合面凹凸不平互相咬合,防水路径加长,渗水难度加大。因此,本发明方便施工、结构稳定、可靠性高、质量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613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427977.2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控变形的组合式支撑结构及其实施方法,包括:基坑围护墙,所述基坑围护墙内侧连接有钢埋板,所述钢埋板安装在钢支撑的一端,所述钢支撑远离与钢埋板连接的一端安装有轴力控制装置,所述轴力控制装置还连接在混凝土支撑的一侧,所述混凝土支撑固定连接在立柱上。传统支撑技术采用被动受力模式,其支撑无法主动增大轴力以有效支承基坑围护墙;此外,由于传统支撑结构不可避免存在收缩、徐变等问题,导致支撑轴力损失,进而造成基坑围护墙变形增大的问题。本专利公开一种可主动调控变形的支撑结构及其实施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5954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80471.4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护坡面层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护坡面层包括:面层主体,铺设在一边坡上,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堆叠的防水层、防护层及承载层,所述面层主体上预设有若干锚固孔,所述锚固孔贯穿所述防水层、防护层及所述承载层;若干锚钉,顺次贯穿所述承载层、所述防护层及所述防水层上对应的锚固孔并延伸至所述边坡的土体中。通过将所述护坡面层设置成具有防水、防护及加固功能为一体的叠层结构,能够更好地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基坑工程的顺利施工。并且,通过在面层主体上设置用于固定面层主体的锚固孔,可以显著提高护坡面层的施工效率,且不容易对面层主体造成损坏,便于回收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0878562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1060219.X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天演建筑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55 , E02D27/48 , E02D35/00 , E04G2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既有保留建筑下方原位开挖基坑及新增地下结构的方法。根据新建基坑施工所需地面作业场地与既有保留建筑的位置关系分别确定顶升托换建筑体和原位托换建筑体,在顶升托换建筑体下方施工顶升托换结构、在原位托换建筑体下方施工原位托换结构;顶升托换建筑体抬升至预设高度后,顶升托换结构下表面设置的支承结构与顶升托换结构共同形成架空结构,架空结构下方提供较大的施工空间,方便在建筑物旁边施工深基坑围护结构以及施工深基坑,在形成的基坑主体中设置地下结构。本发明适用于既有保留建筑下方实施基坑施工和地下空间开发,不会对既有保留建筑造成损伤,不要求建筑原址附近周边有较大的场地进行施工,施工难度和成本显著下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