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47617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66524.7
申请日:2010-08-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TiAl金属间化合物类锻件的双室高温锻造成形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TiAl金属间化合物类锻件的成形方法及装置。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锻造技术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材料进行锻造时存在坯料热量损失大、变形抗力大、锻造变形量小、锻造困难等问题。所述坯料加热室和模具加热室相邻设置且二者之间设置有活动隔板,通过上下拉动活动隔板可实现坯料加热室的炉膛与模具加热室的炉膛相互贯通、坯料加热室的炉膛与模具加热室的炉膛相互独立。分别在不同加热室中将TiAl坯料和模具加热至1230℃~1300℃和800℃~1000℃;打开活动隔板10将TiAl坯料沿着载料台推入模具加热室内并放入模具型腔中;合模锻造。本发明用于TiAl金属间化合物材料高温锻造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1403053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810137525.4
申请日:2008-11-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纳米晶氢化态镁合金粉末制备块体纳米晶镁合金材料的装置和方法,涉及块体纳米晶镁合金材料的制备领域。解决了目前没有制备块体纳米晶镁合金材料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由底和侧壁组成的外壳固定在底座上,外壳、隔板和压头组成密封空间,内座固定在所述密封空间内的外壳底部,隔热板固定在内座上,凹模固定在隔热板上,加热圈固定在凹模外侧壁的四周,热电偶插入凹模内,隔板与外壳的侧壁通过密封圈固定连接,压头嵌入所述隔板上的通孔内,并压在凸模的正上方,密封圈固定在隔板与压头之间的缝隙处,真空泵接口固定在外壳侧壁的通孔内。本发明的方法将纳米晶氢化态镁合金粉末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真空脱氢处理后立即加压,冷却后得到块体纳米晶镁合金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233492C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03132475.4
申请日:2003-06-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W-Cu或Cu-Cr粉末形变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采用Cu和Cr或W和Cu单质粉末为原料,第一步进行机械球磨制粉;第二步进行冷压制坯;第三步进行真空固相烧结,第四步为热静液挤压,采用石墨和玻璃混合物为润滑剂,石墨粉和玻璃粉体积比为8∶1.5~2.5,挤压时将润滑剂制成润滑介质套,润滑介质套的内腔与烧结坯的大小形状相同,将烧结坯放入润滑介质套中,用压头对润滑介质套和烧结坯加压,所施加的压力由0增至1000~1200MPa,然后稳定至500MPa,总挤压时间为3~5秒。它解决了传统烧结熔渗技术存在的材料的致密度低、两相结合差等问题;它还解决了目前形变复合材料制备中大变形需求,难以在工程上应用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483535A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申请号:CN03132475.4
申请日:2003-06-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铜基电极粉末形变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采用Cu和Cr或W和Cu单质粉末为原料,第一步进行机械球磨制粉;第二步进行冷压制坯;第三步进行真空固相烧结,第四步为热静液挤压,采用石墨和玻璃混合物为润滑剂,石墨粉和玻璃粉体积比为8∶(1.5~2.5),剂压时将润滑剂制成润滑介质套,润滑介质套的内腔与烧结坯的大小形状相同,将烧结坯放入润滑介质套中,用压头对润滑介质套和烧结坯加压,所施加的压力由0增至1000~1200MPa,然后稳定至500MPa,总挤压时间为3~5秒。它解决了传统烧结熔渗技术存在的材料的致密度低、两相结合差等问题;它还解决了目前形变复合材料制备中大变形需求,难以在工程应用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947617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010266524.7
申请日:2010-08-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TiAl金属间化合物类锻件的双室高温锻造成形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TiAl金属间化合物类锻件的成形方法及装置。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锻造技术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材料进行锻造时存在坯料热量损失大、变形抗力大、锻造变形量小、锻造困难等问题。所述坯料加热室和模具加热室相邻设置且二者之间设置有活动隔板,通过上下拉动活动隔板可实现坯料加热室的炉膛与模具加热室的炉膛相互贯通、坯料加热室的炉膛与模具加热室的炉膛相互独立。分别在不同加热室中将TiAl坯料和模具加热至1230℃~1300℃和800℃~1000℃;打开活动隔板(10)将TiAl坯料沿着载料台推入模具加热室内并放入模具型腔中;合模锻造。本发明用于TiAl金属间化合物材料高温锻造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3551583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94099.8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Mg-Ti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金属复合材料粉末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传统制备方法无法制备出Mg-Ti合金的问题。制备方法:一、混粉;二、球磨;即得到Mg-Ti合金粉末。本发明通过向Mg基体中引入Ti质点,使得机械球磨法制备的Mg-Ti合金粉末具有很好的组织热稳定性,后续研究表明将粉末冷压坯在350℃下真空退火5h处理后,其晶粒尺寸仅由85nm长大到120nm,说明其组织热稳定性较好;本发明采用机械球磨的方法制备Mg-Ti合金粉末,得到了硬度为105HV以上的粉末冷压坯,而传统镁合金的硬度在45HV~85HV之间。本发明可用于制备Mg-Ti合金粉末。
-
公开(公告)号:CN1310711C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510009905.6
申请日:2005-04-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造微晶镁合金反向温度场挤压方法,它是对挤压方法的改进。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预热挤压模具,将镁合金坯料放入挤压模具中,控制挤压模具温度与坯料表面温度一致或高于坯料表面温度30℃~50℃,坯料心部温度与表温度差在20℃~400℃范围内,在挤压比为2~64、挤压模冲头速度为20~30mm·S-1的条件下进行挤压。按本发明给出的反向温度场挤压镁合金,挤压比在4~6时,可细化晶粒到10μm以下,最佳可控制在5μm以下。反向温度场挤压可大幅度细化晶粒,因此一般镁合金挤压后的塑性均有较大提高,延伸率可达到20%以上,它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使镁合金塑性提高的优点,可以生产镁合金棒材,板材,型材和管材。
-
公开(公告)号:CN1672828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200510009905.6
申请日:2005-04-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造微晶镁合金反向温度场挤压方法,它是对挤压方法的改进。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预热挤压模具,将镁合金坯料放入挤压模具中,控制挤压模具温度与坯料表面温度一致或高于坯料表面温度30℃~50℃,坯料心部温度与表温度差在20℃~400℃范围内,在挤压比为2~64、挤压模冲头速度为20~30mm·S-1的条件下进行挤压。按本发明给出的反向温度场挤压镁合金,挤压比在4~6时,可细化晶粒到10μm以下,最佳可控制在5μm以下。反向温度场挤压可大幅度细化晶粒,因此一般镁合金挤压后的塑性均有较大提高,延伸率可达到20%以上,它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使镁合金塑性提高的优点,可以生产镁合金棒材,板材,型材和管材。
-
公开(公告)号:CN101403053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137525.4
申请日:2008-11-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纳米晶氢化态镁合金粉末制备块体纳米晶镁合金材料的装置和方法,涉及块体纳米晶镁合金材料的制备领域。解决了目前没有制备块体纳米晶镁合金材料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由底和侧壁组成的外壳固定在底座上,外壳、隔板和压头组成密封空间,内座固定在所述密封空间内的外壳底部,隔热板固定在内座上,凹模固定在隔热板上,加热圈固定在凹模外侧壁的四周,热电偶插入凹模内,隔板与外壳的侧壁通过密封圈固定连接,压头嵌入所述隔板上的通孔内,并压在凸模的正上方,密封圈固定在隔板与压头之间的缝隙处,真空泵接口固定在外壳侧壁的通孔内。本发明的方法将纳米晶氢化态镁合金粉末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真空脱氢处理后立即加压,冷却后得到块体纳米晶镁合金材料。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