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构细胞星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6095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600367.7

    申请日:2021-05-31

    IPC分类号: G05D1/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细胞机器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控制组件和视觉捕获机构感知自身姿态,并利用控制计算机进行任务分析从而生成任务所需空间拓扑结构和最优接口拼接决策,依靠六向推力装置进行相互拼接,进而完成任务所需航天器的自重构搭建的自重构细胞星装置,包括:箱体(1)、可调角度侧板(2)、旋转顶板(3)、控制组件、通用对接口(5)、六向推力装置(6)、热传感器(7)、视觉捕获机构(8)、电气接口(9)、驱动组件(10)、蓄电池(11)、推进剂模块(12)、控制计算机(13);该细胞星具有自适应、高拓展性、去中心化、架构开放及经济性等优点,可充分适应未来空间任务的复杂性,对在轨航天器构型具有借鉴意义。

    自重构细胞星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46095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0600367.7

    申请日:2021-05-31

    IPC分类号: G05D1/46 G05D109/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细胞机器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控制组件和视觉捕获机构感知自身姿态,并利用控制计算机进行任务分析从而生成任务所需空间拓扑结构和最优接口拼接决策,依靠六向推力装置进行相互拼接,进而完成任务所需航天器的自重构搭建的自重构细胞星装置,包括:箱体(1)、可调角度侧板(2)、旋转顶板(3)、控制组件、通用对接口(5)、六向推力装置(6)、热传感器(7)、视觉捕获机构(8)、电气接口(9)、驱动组件(10)、蓄电池(11)、推进剂模块(12)、控制计算机(13);该细胞星具有自适应、高拓展性、去中心化、架构开放及经济性等优点,可充分适应未来空间任务的复杂性,对在轨航天器构型具有借鉴意义。

    一种锥-棱柱过渡式蜂窝夹层承力筒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91139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52523.4

    申请日:2021-09-29

    IPC分类号: B64G1/10 B64G1/2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锥‑棱柱过渡式蜂窝夹层承力筒结构,包括星箭对接框、蜂窝夹层锥壳结构、过渡框、载荷安装框以及多块蜂窝板;为了进一步提高卫星主载荷承载能力、优化主结构传力路径、适用于在轨维修操作,卫星结构采用了主承力和设备安装一体化设计,即主承力结构采用正多边形棱柱蜂窝壁板结构构型形式,可在承力筒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大承力筒的半径,进而增加受力半径,避免结构失稳,承受6000kg以上的承力筒顶面的主载荷;同时,蜂窝棱柱壁板通过蜂窝夹层圆锥筒过渡,有利于实现与运载火箭的对接。

    一种卫星推进服务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69708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19095.0

    申请日:2019-10-24

    IPC分类号: B64G1/4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推进服务舱结构,适用于有大承载、多载荷适应能力需求的卫星结构家族体系。本发明的舱体结构,主承力结构由星箭对接环及梁板复合结构板组成,其中梁板复合板形成3组W形平面桁架单元,在俯视图中,3组平面在中心轴线处相交并呈星形分布。本发明的舱体结构由星形桁架划分的4个较大空间被用来安装贮箱,贮箱下部直接与对接环相连,上部通过拉杆与桁架节点连接,通过此种贮箱连接方式极大地减小了结构重量。本发明的2个较小空间允许被用来安装气瓶。通过上述构型,确保了推进服务舱的大承载能力。

    一种模拟卫星整星的柔性支撑微振动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17663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10318496.6

    申请日:2016-05-13

    IPC分类号: G01H17/00

    摘要: 一种模拟卫星整星的柔性支撑微振动测试装置,其包括:支架支撑结构、六分量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刚性平台和转接支座,测试对象为整星模拟件;支架支撑结构上部通过接口与六分量力传感器固定,六分量力传感器通过转接支座与整星模拟件固定,加速度传感器粘贴至支架支撑结构上,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分别与六分量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相连接;刚性平台上设有若干地轨,支架支撑结构通过螺钉固定在刚性平台的地轨上。本发明能够控制改变整个试验系统的刚度,实现模拟从5Hz—15Hz横向基频卫星的模拟;本系统还具有每级支撑结构分别构成一个测量子系统的功能,完成单机及部件级对支架、单舱、整星柔性支撑的模拟。

    一种可重复展收的桁架结构及其胞元

    公开(公告)号:CN105923170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610264168.2

    申请日:2016-04-26

    IPC分类号: B64G1/10 E04C3/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桁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展收的桁架结构及其胞元。一种可重复展收桁架结构的桁架胞元,它包括:3个刚性框(1),横杆(2),斜拉杆(3)以及锁定机构(4);桁架胞元可以根据刚性框(1),横杆(2),斜拉杆(3)不同的几何参数,形成线性梁桁架胞元或圆形梁桁架胞元;桁架胞元沿长度方向顺次铰接组成一种可重复展收的桁架。本发明可提供多种构型桁架梁的连续展开,包括直线型、圆形及其它连续形状,但展开轨迹极其简单,均为直线,可以简化展开流程,提高展开效率。

    一种航天器密封舱结构抗应力腐蚀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72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29733.X

    申请日:2023-11-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密封舱结构抗应力腐蚀工艺方法,属于航天器结构防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舱体焊接、焊缝打磨、焊缝强度检测、密封舱整体气密检漏和涂刷防腐膜层五个工艺步骤,通过对密封舱内壁焊缝打磨,密封舱外壁焊缝不打磨、打磨方向和焊缝打磨后焊缝余高控制,实现了高应力区域焊缝的应力消减,可降低焊缝区域的残余应力,提高结构的疲劳强度;然后涂刷防腐涂料,固化后形成厚度为5μm~25μm、密度不大于100g/m2、耐盐雾腐蚀480h以上的防腐膜层,实现对密封舱整舱防腐;所述工艺方法能够有效实现航天器密封舱结构抗应力腐蚀,密封舱体的强度和密闭性满足航天器运行要求。

    一种基于光纤测量的载人航天器结构全场应力反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39774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07458.2

    申请日:2023-05-26

    IPC分类号: G01L1/24 G01L5/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纤测量的载人航天器结构全场应力反演系统,通过密封舱外壁关键部位布设的传感器单元获取密封舱关键部位处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然后基于有限元的方式从关键部位处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反演出整个密封舱外壁各个位置处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实现密封舱全局应力的预测,解决了目前的应力测量数据仅仅是局部点而导致应力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同时为航天器延寿提供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经济效益;此外,本发明基于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离散的应变数据,还能够实现空间站单舱、两舱、三舱组合体状态下的结构应变状态的全场反演。

    一种面向在轨组装的可展收桁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61982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010374941.7

    申请日:2020-05-07

    IPC分类号: B64G1/2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在轨组装的可展收桁架结构,属于航天器结构设计领域。本发明涉及桁架杆件与滑动接头结构设计,适用于包含复杂桁架杆系结构的可展收航天器的展开移动节点设计和折叠展开功能实现。本发明根据面向在轨组装的可展收桁架结构的功能特点以及装配需求,针对典型的航天器桁架结构组成,通过开展折叠展开移动节点的特殊设计、桁架杆件、常规接头和滑动接头的设计、同步装置和锁定装置以及防摩擦的保护垫的设计、以及桁架主体展收单元的功能结构设计,获得了同时满足有限空间内可展收、较高连接精度的面向在轨组装的可展收桁架结构,具有可折叠展开、易扩展、大承载和连接精度高、低成本等特点。

    一种大型箱板式通信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31985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1126006.5

    申请日:2020-10-20

    IPC分类号: B64G1/10

    摘要: 一种大型箱板式通信舱结构,从几何上由内向外分为隔板与外板,舱体空间被2层水平板从下到上分为下舱、中舱、上舱。从装配关系上,下舱隔板、中舱隔板、2层水平板与南北外板不可拆,形成具备总装模块化工艺性的内构架;上舱隔板与对地板不可拆,形成局部总装模块化工艺性的天线舱结构;10块东西板、天线舱结构、内构架相互可拆;从传力体系上,通信舱大质量载荷主要分布在东西南北、对地外板上,本发明从外板将大质量分散载荷逐渐集中,并最终汇集到通信舱的平台舱接头处。本发明的通信舱结构提供了多达40㎡的舱体外表载荷安装面积,确保了大面积载荷、大通路转发器、大面积载荷舱散热的连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