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0373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21987.8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电网总量负荷年最大值的双向预测方法,1)定义负荷-用电比;2)拟合负荷-用电比曲线;3)计算月度负荷-用电比;4)求取历史年各月的负荷最大值;5)基于双向预测法对目标年城市电网总量负荷进行预测。本发明通过分析用电量与负荷值的历史数据,提出负荷-用电比,由月度用电量数据得到月度电力负荷最大值数据,从而降低电力负荷数据的波动性对预测结果的不利影响,进而进行双向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503847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24053.1
申请日:2016-10-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配变台区关口表实测数据的分类负荷求取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构建配变台区供电范围图层;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构建实际用地信息图层;获得每个配变台区中不同用地类型的面积;建立各配变台区负荷与分类负荷密度的关系方程;获取分类负荷密度;获取分类负荷。本发明利用已建立的用地信息和配变台区供电范围获得每个配变台区中各类用地的面积,最后建立各配变台区关口表实测负荷数据与分类负荷密度的关系方程,求取分类负荷密度,进而结合各类用地面积计算出各分类负荷数值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327009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685829.9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负荷预测中确定元胞负荷最大值的主成分分析法,1)在电力地理信息系统中生成元胞;2)进行元胞负荷的主成分分析;3)通过主成分分析反演对主成分分量和非主成分分量进行处理,剔除随机波动;4)将主成分分量经主成分分析反演后所得数据中的最大值作为元胞负荷最大值。本发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反演技术剔除非主成分分量,来抑制随机波动对预测结果精度带来的不利影响,尽量避免随机波动影响到负荷发展的总体趋势,提取表征元胞负荷总体信息的主成分分量的最大幅值作为元胞负荷合理最大值,具有方法科学、合理,简单、实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312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03270.3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CVaR‑IGDT和绿证‑碳交易的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方法,涉及微电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含氢储能微电网数学模型;建立绿证‑碳交易融合交互模型;建立确定性场景下微电网容量低碳优化配置模型;建立基于CVaR‑IGDT的微电网容量低碳优化配置模型;对微电网容量低碳优化配置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运用CVaR和IGDT来处理源荷的长‑短不确定性,将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与负荷波动的不确定性转化为风险成本和波动幅度与微电网规划总成本定量结合,能够使微电网规划投资者根据实际需求在源荷两种不确定之间进行有效权衡,得到合理有效的兼顾经济性和鲁棒性的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方法,为含氢储能微电网容量的精益化配置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0100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77321.0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基于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方法属于电能质量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用Louvain社团发现算法对目标电网进行分区,并按照无功灵敏度最大原则确定各区域主导治理节点;建立基于序关系分析法‑改进拉开档次法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模型;构建考虑多功能并网逆变器不同剩余容量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以新能源并网有功功率削减量最小作为目标,下层模型以治理后的电能质量最优为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和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相结合的解算方法对该双层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MFGCI的剩余容量实现对谐波、无功及三相不平衡的优化和治理,提高系统的电能质量水平及MFGCI的容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8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85425.6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 , G06N3/006 , G06N3/047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马尔可夫转换场与粒子群优化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属于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分析技术领域,首先,利用MTF将一维时序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转换为二维的模态图像,为后续的数据特征提取创造有利条件;其次,使用CNN构建以图像模态数据为输入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模型,并通过PSO算法对该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使其学习率达到最优,避免出现欠拟合或过拟合现象。最后,利用优化参数后的分类模型得到电能质量扰动分类结果,并利用评价指标对分类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分类模型能够很好地对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进行分类,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和抗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420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89551.9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00 , H02J3/14 ,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Q40/04 , G06Q50/0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考虑电碳耦合和灵活性供需平衡的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规划中的电源容量优化规划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建立电碳耦合模型;其次,建立需求响应模型;再次,建立灵活性供需平衡模型;然后,建立源网荷储协同规划双层模型,上层模型以电力系统建设投资的等年值综合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下层模型以电力系统年运行成本与年碳交易成本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最后,采用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方法对所建立的双层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能够提升系统中新能源电源配置容量、减少电力系统碳排放,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提升系统灵活性水平,使系统运行水平更优。
-
公开(公告)号:CN1176915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10017.1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神经网络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规划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电力地理信息系统生成Ⅰ类元胞;构建I类元胞图层;利用箱形图离群点检测法对Ⅰ类元胞的历史负荷数据时间序列的离群点进行检测及校正;利用改进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Ⅰ类元胞日合理最大值数据曲线进行模态分解;构建每个模态的LSTM模型;采用麻雀搜索算法对LSTM模型进行优化;将所有优化后的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重构得到目标年的基于Ⅰ类元胞的空间负荷预测结果;根据基于Ⅰ类元胞的空间负荷预测结果,采用空间电力负荷网格化技术,得到基于Ⅱ类元胞的空间负荷预测结果。本发明能够提升空间负荷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143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36871.1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F113/04 , G06F111/06
Abstract: 一种含氢储能的独立微电网IGDT鲁棒规划方法,属于微电网规划中电源容量优化规划技术领域,首先,构建含氢储能的独立微电网基本结构,基于该结构阐述含氢储能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建立其简化数学模型;其次,基于IGDT鲁棒优化思想建立不确定场景集;然后,建立考虑激励型DR的独立微电网双层鲁棒优化规划模型,其中外层模型以微电网综合成本等年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内层模型以微电网年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最后,采用带有精英保留策略的遗传算法对双层鲁棒优化规划模型进行求解,为微电网决策者提供优化规划方案。本发明方法具有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6253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911331790.0
申请日:2019-12-2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空间负荷预测中确定元胞负荷合理最大值的CEEMD方法,其特点是,首先将待预测区域的基础资料进行整合,进而建立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并生成两类元胞;然后结合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技术将各I类元胞负荷序列分别进行分解,对每个I类元胞得到一组本征模态分量,采用游程检验技术对每个本征模态分量进行随机性检验,建立识别其中高频分量的判据,剔除刻画元胞负荷随机波动性的高频本征模态分量,对余下表征元胞负荷规律性与趋势性的本征模态分量进行重构得到主体分量,将主体分量最大值作为I类元胞负荷合理最大值,最后利用该合理最大值进行基于I类元胞的空间负荷预测,并通过网格化技术得到基于II类元胞的空间负荷预测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