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高耗能企业铝加工过程的节能减碳潜力评价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1198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93287.2

    申请日:2024-04-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节能减碳潜力挖掘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面向高耗能企业铝加工过程的节能减碳潜力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高耗能企业铝加工各工段相关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借助层次分析法建立能效、碳排、环境多个维度的多层级节能减碳评价指标架构;搭建节能减碳评价指标架构下各指标的计算模型;利用多层级节能减碳评价指标架构,确定各指标的潜力评价系数,形成节能减碳潜力评价模型;将各工段数据输入不同指标的计算方法中,得到各指标下的实际数据结果,并进行数据归一化和标准化,得到节能减碳潜力数据集;将数据集输入到节能减碳潜力评价模型中,得到各工段的实际节能减碳潜力结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评价方法全面、结果可靠的优势。

    一种基于Zigbee的配电房环境智能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1362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527019.6

    申请日:2022-05-16

    IPC分类号: H02J13/00 H02B1/28 H02B1/56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Zigbee的配电房环境智能监测方法,包括步骤:湿度监测装置监测配电房内的湿度,并将湿度数据通过Zigbee无线通讯模块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对湿度数据进行分析,若需要除湿,则进入除湿模式;除湿模式包括步骤:控制系统使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输入至冷凝管道内;打开进气通道的进气口,并启动进气风机,风机将空气引入进气通道,空气经过螺旋形的冷凝管道时,空气中的水冷凝成水滴后降落收集,处理后的干空气进入配电房内;打开排气通道的出气口,并启动排气风机,风机将配电房内的空气排出。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监测方式不能及时地处理湿度异常,而导致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态势感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52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53598.6

    申请日:2024-03-2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态势感知方法,属电力系统态势感知领域,解决了现有感知中存在静态分析、主观性强和缺乏动态感知的问题。包括确定态势安全指标,采集系统中每个能源站点历史时间段内的电气及系统参数数据,计算每个时间点的态势安全指标值;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获取各专家对指标的权重决策向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各指标权重;基于权重对每个时间点上的指标值加权求和得到各时间点态势感知结果,根据态势感知结果对各时间点的指标值进行标注形成训练样本集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感知模型;基于实时采集到的每个能源站点的电气及系统参数数据计算指标值输入感知模型得到系统的态势感知结果。实现了系统态势实时感知。

    一种基于电力大数据的乡村振兴指数体系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4193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510298.1

    申请日:2022-11-29

    摘要: 一种基于电力大数据的乡村振兴指数体系模型构建方法,属数据分析领域。包括将电力大数据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构建两维三层测算指标库;获取影响乡村振兴指数的测算指标;进行测算指标数据处理;确定各个测算指标的权重;对乡村振兴指数进行测算;输出乡村振兴指标结果体系;指数成果应用。其依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设计出相应的准则,每个准则下设计符合乡村主体的强特征指标,指标体系融合电力大数据与调研补充数据,综合运用主客观赋权法,采用综合加权计算的方法得出总指数,体系化考量研究对象的乡村振兴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电力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为精准施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一种基于Zigbee的配电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7409628U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21279454.3

    申请日:2022-05-16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Zigbee的配电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的湿度监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粉尘浓度监测装置、以及火灾探测装置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控制系统通讯的Zigbee无线通讯模块;进气通道内依次设置有进气风机、冷凝管道、以及加热板;杜瓦瓶内封装有液态二氧化碳,杜瓦瓶的气相二氧化碳出口连接于气相总管路,气相总管路的出气口通过第一三通阀分别连接于第一输出管的进气口和第二输出管的进气口,第一输出管的出气口连接于冷凝管道的进气口;第二输出管的出气口连接于软管的进气口,软管的出气口设置于配电房内。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监测方式不能及时地处理温度、湿度异常,而导致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降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