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824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48624.8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H02J3/32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层模型的配电网综合效益最优储能配置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规划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配网侧储能的成本效益模型;2)建立配网侧储能的双层配置模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模型的配电网综合效益最优储能配置方法,所提出的方法能为配网侧储能系统选址定容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利于提升电网规划效率,缓解电网阻塞,提升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4226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27775.7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多能耦合转换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顶层设计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园区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确定园区综合能源影响因子的权重;确定园区综合能源建设模式及供需结构;根据供需结构建立园区内电负荷时序模型、冷热负荷时序模型以及分布式电源时序模型;基于影响因子权重、电负荷时序模型、冷热负荷时序模型以及分布式电源时序模型建立综合能源系统能量供应方案;确定综合能源系统能量供应方案的约束条件,求解综合能源系统能量供应方案的最优解。本发明通过对综合能源系统中多能转换等环节进行统一设计,将充分发挥不同能源形式的互补特性和协同效应,进而提升系统灵活性、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和系统综合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74226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227775.7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多能耦合转换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顶层设计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园区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确定园区综合能源影响因子的权重;确定园区综合能源建设模式及供需结构;根据供需结构建立园区内电负荷时序模型、冷热负荷时序模型以及分布式电源时序模型;基于影响因子权重、电负荷时序模型、冷热负荷时序模型以及分布式电源时序模型建立综合能源系统能量供应方案;确定综合能源系统能量供应方案的约束条件,求解综合能源系统能量供应方案的最优解。本发明通过对综合能源系统中多能转换等环节进行统一设计,将充分发挥不同能源形式的互补特性和协同效应,进而提升系统灵活性、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和系统综合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3658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80257.0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适用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多阶段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阶段的交流电流控制环节,包括:利用交流电流指标函数获得输出电流跟踪的参考控制选项,实现交流电流控制;第二阶段的环流控制环节,包括:通过引入两个环流因子来计算第一阶段控制中,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上、下桥臂的子模块应该投入的最优数量;第三阶段的子模块电容电压控制环节:在每个控制周期中,对每个桥臂子模块电容电压进行分组排序。本发明提高了环流抑制的性能,同时降低了控制器的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95868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00110.X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各类能源的参数;将所述各类能源的参数代入预先构建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模型中,通过优化求解得到多目标函数最小时所述能源的规划量;由所述能源的规划量对所述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规划;其中,所述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模型是由以所述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目标、环境目标、能效目标和电气化率目标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的多目标函数,以及为所述经济目标、环境目标、能效目标和电气化率目标设置的约束条件构建而成。本发明提供了多目标函数,不仅实现了综合能源系统的电气化水平最大化,还实现了能效水平最大化、碳排放最小化,以及成本最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96146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98132.X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交直流互联变流器双向自适应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互联式交直流混联微网中的交直流互联变换器,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交直流互联变换器的频率f和直流侧电压Udc;步骤2、计算不平衡度e;3、判断不平衡度的变化率的绝对值#imgabs0#与阈值常数M之间的关系4、根据#imgabs1#与阈值常数M之间的关系,计算统一下垂系数K;5、根据统一下垂系数K计算所述交直流互联变换器DG输出的有功功率P,并将P发送给所述交直流互联变换器,作为所述交直流互联变换器工作的数据。本发明的应用能够实现互联变流器自适应传输功率,兼顾交直流侧的动态性能,实现多场景下互联变流器的优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2928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308024.8
申请日:2022-03-26
Inventor: 张铭泽 , 阮前途 , 费斐 , 李奥 , 吴志 , 王晓晖 , 华晟辉 , 王骏 , 苏卫华 , 石方迪 , 祝燕萍 , 储琳琳 , 宋若晨 , 卢婧婧 , 陈云辉 , 杨雯 , 李亦农
IPC: G06F30/20 , H02J3/00 , H02J3/38 , H02J3/48 , G06F111/08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大规模光伏储能接入的钻石型配电网可靠性计算方法,涉及电力系统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构建钻石型配电网网架结构模型;其次,构建光伏储能微电网系统运行模型;最后,基于序贯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大规模光伏储能接入下的钻石型配电网可靠性计算。本发明针对当前新型配电系统大规模光伏储能接入后因新能源出力不稳定带来的可靠性计算困难问题,基于序贯蒙特卡洛模拟,针对钻石型配电网典型网架结构,实现了钻石型配电网的可靠性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35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500967.0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经验池和规则因子的强化学习改进方法。发明以DQN强化学习算法为基础算法,创新点在于加入了规则因子和双经验池。双经验池由深度强化学习经验池和专家知识规则经验池组成。在训练陷入瓶颈或者模型达到局部最优解后双经验池能够帮助智能体及时调整训练方向,从而提高训练效果。规则因子将根据训练进度自适应调整,从而优化基础算法的性能。规则因子由奖励值和损失值共同决定,用于经验池与其规模的选择和神经网络输入的修正。规则因子和双经验池的加入能够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利用专家知识最大可能减少探索空间,提高模型的最终成绩。
-
公开(公告)号:CN10800588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21285.1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机抽气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本发明的汽轮机抽气系统包括压力变送器,干式真空泵、湿式真空泵及气水分离器和变频控制系统。本发明采用变频控制系统的来调整汽轮抽气系统的运行,能够在汽轮机组启动时快速建立真空,正常运行时科学合理抽气;解决了目前汽轮机抽气系统的抽气能力受水温限制的问题。本发明可以灵活控制湿式真空泵转速,灵活调整压缩比分配,扩大抽气压缩比变化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19761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911094285.9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一次调频复合控制系统,包括凝结水调阀、电动光圈式节流孔板、节流孔板控制装置、集成总控装置;电动光圈式节流孔板对应安装在低压缸的抽汽口和其中一个或多个低压加热器之间,用于根据节流孔板控制装置发送的控制指令以调节进入其中一个或多个低压加热器的低压抽汽流量;当电网频率波动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集成总控装置同时启动凝结水调阀和节流孔板控制装置,分别调节进入低压加热器的凝结水流量和低压抽汽流量,直至电网频率恢复稳定。本发明通过凝结水节流与低加抽汽节流的结合,解决现有凝结水节流技术负荷相应慢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加热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