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0761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138775.4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闪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缆自适应夹紧进给装置,其中,包括:进给部,用于对目标线缆进行进给,具有:第一转动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进给部中,用于目标线缆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上传送;第一测量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距离进行测量。本发明使用时,将目标线缆放在第一转动件上进行进行传送,传送至相应的剥削和/或打磨机构,经由第一转动件传送,第一测量件对第一转动件的转动距离进行测量,当第一转动件的转动距离到需要的距离时,停止目标线缆的传送,实现对目标线缆供给距离的控制,进而提高剥线的精度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952813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865228.2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闪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R43/00
Abstract: 一种线缆胶带缠绕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缠绕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所述第一缠绕孔两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件,且所述第一缠绕孔侧面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一转动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且转轴与所述第一缠绕孔轴向平行;第二缠绕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上,所述第二缠绕孔两端贯穿所述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二缠绕孔侧面贯穿所述第二缠绕件,所述第二缠绕孔与所述第一缠绕孔串联连通。本实施例实施时,通过第一转动件的转动,带动胶带对目标线缆进行缠绕,保证胶带缠绕质量,使缠绕质量均一。
-
公开(公告)号:CN11069066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911138618.3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闪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G1/14
Abstract: 一种电缆自定心抱紧装置,包括:夹紧部,用于对目标线缆进行夹紧,包括:第一夹紧件,数量为多个,设置在目标线缆四周;第一连接件,数量与所述第一夹紧件配合,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紧件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件,数量与所述第一夹紧件配合,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夹紧件一端连接;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使各个所述第一转动件同步转动;驱动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可驱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本发明使用时,使每次夹紧时目标线缆均位于多个第一夹紧件之间的中心轴位置,使后续目标线缆进入剥削和/或打磨机构时,电缆中心处于同一位置,提高线缆剥削与打磨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03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71439.1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平行双触头直流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外壳和内部组件;所述断路器外壳包裹在所述内部组件的外侧,所述内部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前接线端口、热磁脱扣器、触头结构、灭弧室、电弧通道和后接线端口;所述前接线端口和后接线端口的外部分别接通双向电流;所述灭弧室设有多组,多组所述灭弧室用于对通过前接线端口或后接线端口、触头结构、灭弧室和电弧通道的双向电流中的电弧进行快速灭弧;本发明采用多个灭弧室提高电弧电压加快电离子运动,从而降低了灭弧室内因高温而产生高压,使电弧得以快速移向灭弧室,达到快速灭弧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46677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80600.4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融合终端和故障指示器检测系统,涉及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输送机、存储库、堆垛机、融合终端检测线和故障指示器检测线;所述融合终端检测线和故障指示器检测线位于存储库的任意一侧;融合终端检测线包括运送载体、融合终端对接机构和融合终端输送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对运送载体上的融合终端和运送载体上的融合终端同时实现自动化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减少检测时间,实现故障指示器及融合终端的自动化检测与仓储的无缝对接,同时实现电力设备的集中检测、集中仓储、统一配送、统一监督。
-
公开(公告)号:CN110271621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0725307.0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62D57/024 , B60K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越障登杆装置,涉及爬杆技术领域,基于现有的爬杆装置在爬杆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无法躲避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包括机架、越障爬升机构、绕杆旋转机构;越障爬升机构和绕杆旋转机构均位于机架上,机架一侧设有开口,越障爬升机构和绕杆旋转机构均位于开口内;越障爬升机构包括第一越障爬升机构和第二越障爬升机构;绕杆旋转机构包括第一绕杆旋转机构和第二绕杆旋转机构;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登杆装置的登杆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越障爬升装置在爬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通过绕杆旋转机构避开目标杆上的障碍物,且不受障碍物大小的限制,且同时能够爬升和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965986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141530.0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10kv配电作业的二自由度运动机构,包括内壳、夹紧机构、驱动机构、旋转机构、外壳、限位机构,夹紧机构设置在内壳内,夹紧机构包括两个以上内辊轮一、压紧组件,内辊轮一转动安装在内壳内壁上,压紧组件设置在内辊轮一上方,压紧组件和内辊轮一配合夹紧或松开电缆,驱动机构设置在内壳内,驱动机构带动内辊轮一转动,旋转机构设置在内壳外壁上,旋转机构带动外壳绕内壳进行旋转,限位机构设置在内壳与外壳之间,限位机构用于限制内壳与外壳之间发生轴向移动,且用于支撑外壳在内壳外周进行转动。该适用于10kv配电作业的二自由度运动机构灵活度高,可以方便检测设备更全面的检测电缆情况,还可以适应多种工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996826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19302.8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头冲击螺丝批装置,包括底座、两个冲击扳手、滑板、丝杠、调节装置,所述丝杠转动连接于底座内,丝杠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所述调节装置,丝杠上螺纹连接有一个/两个所述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安装有所述冲击扳手,所述冲击扳手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本发明通过调节两个冲击扳手之间的距离,能够同时对两个扭矩螺栓进行拧紧和扭断的操作,满足不同型号的穿刺线夹的安装需求,适应性和实用性较好;采用两个冲击扳手分别对穿刺线夹上的两个扭矩螺栓进行拧紧作业,且每个冲击扳手单独配置冲击电机,并通过减速器和锥形齿轮副传动,保证了足够大的输出力矩,使得扭矩螺栓的扭断过程更加顺利。
-
公开(公告)号:CN10965986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141530.0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10kv配电作业的二自由度运动机构,包括内壳、夹紧机构、驱动机构、旋转机构、外壳、限位机构,夹紧机构设置在内壳内,夹紧机构包括两个以上内辊轮一、压紧组件,内辊轮一转动安装在内壳内壁上,压紧组件设置在内辊轮一上方,压紧组件和内辊轮一配合夹紧或松开电缆,驱动机构设置在内壳内,驱动机构带动内辊轮一转动,旋转机构设置在内壳外壁上,旋转机构带动外壳绕内壳进行旋转,限位机构设置在内壳与外壳之间,限位机构用于限制内壳与外壳之间发生轴向移动,且用于支撑外壳在内壳外周进行转动。该适用于10kv配电作业的二自由度运动机构灵活度高,可以方便检测设备更全面的检测电缆情况,还可以适应多种工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3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71303.2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流配电网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提升分布式电源消纳的光伏组串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分布式光伏集群发出的功率参考指令分析光伏组串的三相参考电能质量;对所述光伏组串的三相参考电能质量独立进行运行监控,得到监控结果;基于所述监控结果确定分布式光伏组串的电压参考指令,并基于所述分布式光伏组串的电压参考指令控制分布式光伏组串中功率器件的通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组串的输出功率调节更加精细,实现了对分布式光伏组串的深度调节;在不增加换相装置的前提下解决了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问题,降低了配电网的建设与运行维护成本;所构建的分相控制策略简易可行,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