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6320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810312659.9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南瑞捷鸿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参数融合堆垛机轨道故障检测及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流程: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融合、故障诊断和预警。所述的数据预处理:利用区间采样对原始数据S进行平滑处理得到结果SI';确定堆垛机的起始位置和采样间隔分别为:start和interval;从而构成区间采样的初始形态,有利于后面区间平滑;区间采样时数据处理的重要一步,解决了偶发性故障与隐形故障的干扰,实现了轨道数据的平滑,为后期特征提取做铺垫。本发明既通过LDA算法进行特征提取约简参数维数,降低运算成本,又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参数加权进行参数融合,提高了故障诊断准确性;能可靠地检测出轨道故障并警示工人进行及时维修,减少工厂机械损害,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73795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10098296.8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合肥中科蓝睿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视觉导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沟巡检机器人的导航系统,包括图像获取单元、图像处理单元、运动驱动单元、运动控制单元、通讯管理单元;所述图像获取单元与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与通讯管理单元、运动控制单元与通讯管理单元均双向通信连接;所述运动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运动驱动单元的输入端。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缆沟巡检机器人的导航系统的导航方法。本发明受环境干扰性小,能够自动调节前进方向、自主穿越防火墙洞口,实现了巡检机器人的视觉导航。
-
公开(公告)号:CN110297208A8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683327.6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跨间隔计量系统的现场多维度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包括远端控制分析主机及就地试验终端,其中:就地试验终端将远端控制分析主机提供的模拟量信号输出至合并单元,完成模拟数字化跨间隔计量系统的采样源信号,其中就地试验终端与数字化跨间隔计量系统的合并单元及数字化电能表预先建立连接;就地试验终端将合并单元及数字化电能表的信号回采并汇总;远端控制分析主机根据汇总的测试数据进行多维度的误差分析。本发明通过将模拟量输出至合并单元并回采的形式,复现实际工况并测试,搭建灵活,测试范围易调整,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标准源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高了精度;通过多维度误差分析由整体到局部考核性能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036320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10312659.9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南瑞捷鸿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参数融合堆垛机轨道故障检测及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流程: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融合、故障诊断和预警。所述的数据预处理:利用区间采样对原始数据S进行平滑处理得到结果SI';确定堆垛机的起始位置和采样间隔分别为:start和interval;从而构成区间采样的初始形态,有利于后面区间平滑;区间采样时数据处理的重要一步,解决了偶发性故障与隐形故障的干扰,实现了轨道数据的平滑,为后期特征提取做铺垫。本发明既通过LDA算法进行特征提取约简参数维数,降低运算成本,又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参数加权进行参数融合,提高了故障诊断准确性;能可靠地检测出轨道故障并警示工人进行及时维修,减少工厂机械损害,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5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5524.7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徐斌 , 王小明 , 仇茹嘉 , 高博 , 汤伟 , 马伟 , 彭勃 , 赵文广 , 谢涛 , 丁国成 , 陈庆涛 , 胡良焕 , 张明星 , 陈晨 , 王海伟 , 陈天佑 , 毕锐 , 任海迪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5/04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帕累托最优博弈交叉效率的综合效率评价方法,应用于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包括,1,以输入指标、输出指标的角度出发,从环保性、能效性、可靠性三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各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2,基于各决策单元DMU间的博弈关系,考虑提升DMU对效率结果的满意度,建立基于帕累托最优的交叉效率DEA综合评价模型。本发明从环保性、能效性、可靠性三个维度构建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考虑传统CCR模型的缺陷以及DMU间的博弈关系,从而能够更公正更贴近现实的评价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的效率,并尽可能的提高DMU对于评价结果的接受度和满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30841.6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徐斌 , 仇茹嘉 , 王小明 , 高博 , 汤伟 , 马伟 , 彭勃 , 赵文广 , 谢涛 , 丁国成 , 陈庆涛 , 胡良焕 , 张明星 , 陈晨 , 王海伟 , 陈天佑 , 毕锐 , 袁华凯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08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源荷不确定性的区域多能互补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1,确定基于源荷不确定性的区域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主要设备,搭建系统结构图;2,建立风电、光伏、储电池、燃气轮机、ORC余热回收装置和储热罐的数学模型,以及内部电网、热网的功率平衡约束方程;3,以系统综合碳排放量最小为目标,计及不同区域综合能源站之间的交互,考虑基于源荷不确定性的区域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本发明采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处理荷端不确定性,能更加合理的对区域多能互补能源系统进行调度,从而能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降低系统的综合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6891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58162.1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方法,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包括首先对压缩空气储能调度请求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帮助优化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能够指导储能策略的制定,并通过性能影响因子的分析,确定了可用储气库,同时分析模型得到各可用储气库的适配调度能量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性能数据选择最适合释放压缩空气的储气库,从而最大化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确保能够满足电力负荷需求,并且避免能量浪费或过度压缩,为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提供重要支持,提高了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23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81807.0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H02J3/46 , H02J3/32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的低碳综合评价方法,包括,1,从环保性、高效性、可靠性三个维度建立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并搭建各个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2,以数据预处理最优与一维评价下综合评价值最优为约束,考虑指标体系在二维评价下的综合评价,制定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策略。本发明给出了基于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的低碳评价的明确、清晰的概念界定,从多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地反映系统的低碳发展水平,在保持一维评价值有效性最高的条件下,优化数据预处理与组合权重的系数,使二维评价下的低碳排序值更加合理,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评价对象的低碳发展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3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39034.5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用户双维度响应意愿的电动汽车可调度潜力评估方法,建立不同激励水平下用户参与电网调度不确定性模型,包括电动汽车用户参与调度的响应率模型及充电时间裕度的不确定性响应模型;基于不同激励水平下用户参与电网调度不确定性模型,计算电动汽车的接受度,量化电动汽车用户参与调度的响应意愿;基于用户接受度,评估电动汽车集群的可调度潜力。本发明针对电动汽车用户参与电网调度接受度分析不全面的问题,对不同用户在不同激励水平下的响应度和响应偏差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电动汽车用户在不同激励水平下的响应率模型,反映了用户在不同激励水平下的调度意愿,从而提高了电动汽车可调度容量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12747.8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毕锐 , 刘妤婷 , 徐斌 , 王小明 , 仇茹嘉 , 高博 , 汤伟 , 马伟 , 彭勃 , 赵文广 , 谢涛 , 丁国成 , 陈庆涛 , 胡良焕 , 张明星 , 陈晨 , 王海伟 , 陈天佑
IPC: H02J3/46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14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10/047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碳捕集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网的规划方法,包括:1、根据节点位置信息矩阵,采用dijkstra算法找出每个负荷中心所对应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并计算最短路径;2、根据负荷中心能源需求,确定多能互补能源系统中的能源类型和设备,从而建立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和供能线路;3、搭建光伏出力的中长期预测模型;4、建立考虑碳捕集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网规划模型;5、已知设备的参数、典型日的负荷数据以及需求侧的能源需求,采用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求解器求解,输出规划结果。本发明在满足用户用能需求的条件下在系统中加入碳捕集设备,接着对设备和供能线路的容量进行配置,从而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