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28501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1459660.8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布式供能系统分层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系统的稳定性、高效性和经济性指标要求,建立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模型;S2、针对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分层优化求解方法;S3、采用分层优化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模型获得系统的最优设计。本发明将宽容序列分层思想引入多目标优化求解中,通过将各个目标函数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依次对每个目标函数进行最优化求解,后一层目标函数在上一层目标函数最优解域内完成最优化,最终实现分布式供能系统的集成化规划设计和运行优化,能达到能源的高效率供应,达到建设及运行的经济性,实现环境的友好性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3326631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66732.4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优化领域,公开了考虑可再生能源互补特性的分布式供能系统优化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结合表征可再生能源互补特性的指标参数,建立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双层优化模型;S2:通过求解双层优化设计模型,获得分布式供能系统的最优配置和容量。本发明将引入可再生能源互补特征指标,并将该指标耦合到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优化设计模型中,建立了双层优化模型,并通过求解设计模型,获得最佳配置,从而保证系统设计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2052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220831.4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适用于光伏高渗透率下的电力系统惯量的获取及模型建立方法,针对调度中心在已知光伏渗透率与集群内各光伏电站并网控制策略与参数下无法直接获取系统等效惯量水平的问题进行解决。首先,建立有光伏接入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聚合模型,分析光伏接入时的系统等效惯量计算原理;其次,基于一段时间窗口内的系统功率频率数据开展惯量辨识;以三次样条插值法对辨识获得的一系列“光伏渗透率‑系统惯量辨识值”数据进行函数辨识,获得光伏渗透率‑系统等效惯量函数,实现对系统等效惯量的直接计算。本发明所提方法可以方便的计算光伏高渗透率下的电力系统惯量水平,具有实用性强、精确度高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3743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957122.X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供能系统运行优化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耦合极端学习机的全工况分布式供能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包括构建基于极端学习机的设备拟合模型、双层运行优化模型;通过KKT条件和对偶理论将基于设备拟合模型的双层运行优化模型转换为单层优化模型;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方法来求解单层优化运行模型,获得全工况分布式供能系统的最优运行策略。本发明采用极端学习机模型来拟合替代设备的非线性模型,建立双层运行优化模型,并用KKT条件和对偶理论将双层优化模型转换为单层优化模型,最后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方法求解单目标优化模型,从而求得最优运行策略,提高系统能效,并能降低模型的计算复杂度,更加准确地反映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71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04498.X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支撑风电直流外送系统电压稳定的调相机配置方法,鉴于风电集群各个风电场在交流故障时接收的电压跌落程度不一致,本发明差异化配置各个风电场出口处的调相机容量,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调相机分布式配置方案,并通过关键节点电压稳定判据来分析调相机配置方案的电压支撑效果。与传统的调相机集中式配置方案相比,调相机分布式配置方案考虑风电场自身特性、与故障点的电气距离和分层分区就近配置原则,电压支撑效果明显。本发明调相机配置方法兼顾风电集群的无功电压稳定性、调相机配置经济性和有功网损经济性,提出支撑风电直流外送系统电压稳定性的调相机配置方法,有效解决弱送端系统的暂态过电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2663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666732.4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优化领域,公开了考虑可再生能源互补特性的分布式供能系统优化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结合表征可再生能源互补特性的指标参数,建立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双层优化模型;S2:通过求解双层优化设计模型,获得分布式供能系统的最优配置和容量。本发明将引入可再生能源互补特征指标,并将该指标耦合到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优化设计模型中,建立了双层优化模型,并通过求解设计模型,获得最佳配置,从而保证系统设计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2850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59660.8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布式供能系统分层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系统的稳定性、高效性和经济性指标要求,建立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模型;S2、针对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分层优化求解方法;S3、采用分层优化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模型获得系统的最优设计。本发明将宽容序列分层思想引入多目标优化求解中,通过将各个目标函数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依次对每个目标函数进行最优化求解,后一层目标函数在上一层目标函数最优解域内完成最优化,最终实现分布式供能系统的集成化规划设计和运行优化,能达到能源的高效率供应,达到建设及运行的经济性,实现环境的友好性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89213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440857.3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10/06375 , G06Q30/0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经济效益计算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期望效用-熵的新能源发电商收益风险控制方法,包括第一步,构建新能源电站的发电成本模型;第二步,构建溢价机制下新能源发电商在年度合约市场、月度合约市场和现货市场对电量进行投标组合后的收益模型;第三步,根据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建立期望效用-熵风险模型;第四步,设定收益函数并计算收益函数的期望值和熵值;第五步,在电量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基于期望效用-熵模型对不同风险厌恶系数下新能源发电商的投标组合策略进行优化。本发明通过将新能源发电商的投标组合策略问题转化为求解单目标决策模型,以提高电价预测精度和克服发电商市场力影响,实现对发电商收益风险的准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71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0904498.X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支撑风电直流外送系统电压稳定的调相机配置方法,鉴于风电集群各个风电场在交流故障时接收的电压跌落程度不一致,本发明差异化配置各个风电场出口处的调相机容量,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调相机分布式配置方案,并通过关键节点电压稳定判据来分析调相机配置方案的电压支撑效果。与传统的调相机集中式配置方案相比,调相机分布式配置方案考虑风电场自身特性、与故障点的电气距离和分层分区就近配置原则,电压支撑效果明显。本发明调相机配置方法兼顾风电集群的无功电压稳定性、调相机配置经济性和有功网损经济性,提出支撑风电直流外送系统电压稳定性的调相机配置方法,有效解决弱送端系统的暂态过电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68619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0628245.1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柔性臂的智能灭火装置,通过行走机构能够运动到起火点集中灭火,针对性强,灭好效果好。本发明使用柔性臂连接灭火平台,能够通过柔性臂的运动将灭火平台带到起火点处,灵活性好,灭火效果好。本发明的柔性臂内部是中空的,取消了单独占用空间的灭火剂输送管路,减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使得装置在复杂狭窄的环境下仍然具有很好的运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