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膜电极反应器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甲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769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21099.9

    申请日:2025-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膜电极反应器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甲醇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制甲醇装置,包括CO2电催化还原膜电极反应器、CO电催化还原膜电极反应器、风光间歇可再生能源和控制系统,所述CO2电催化还原膜电极反应器的输出端导通连接于CO电催化还原膜电极反应器的输入端,CO2电催化还原膜电极反应器和CO电催化还原膜电极反应器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控制系统与风光间歇可再生能源电性连接。本发明采用风光间歇可再生能源作为电催化还原膜电极反应器的电力来源,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催化还原膜电极反应器体系内阴极处盐离子浓度,从而减缓盐析,以此提高电催化还原膜电极反应器的运行寿命。

    一种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26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18710.X

    申请日:2024-04-09

    Inventor: 李晓莹 徐洋 陈渠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细胞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嵌合抗原受体,包括胞外引导序列、铰链区、跨膜区域、scFv区域和胞内信号域;所述胞内信号域由Dectin‑1胞内域和FcRγ胞内域的串联结构组成。本发明在体内实体肿瘤模型中,利用CRISPR‑KO平台技术筛选出与新型CAR‑Mac体内激活有关的基因SNCA,首次制备出一种靶向SNCA基因的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该SNCAKD‑CAR‑Mac在体外具有更强的肿瘤吞噬和杀伤效果,在体内能够有效抑制免疫抑制性实体肿瘤的生长,为实体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策略。

    一种光控增材制造电子电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4114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97384.2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光控增材制造电子电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含光活性物质的电路基板;步骤2):区域化光照处理电路基板,得到电路形状;步骤3):对步骤2)中处理好的电路基板进行化学镀处理,得到电子电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光控技术,在电路基板上便捷增材制造任意形状的电子电路。

    一种利用聚合物塑性制备三维透明玻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7403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25140.9

    申请日:2020-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聚合物塑性制备三维透明玻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合成含有动态化学键的聚合物-玻璃微粉复合材料,合成过程中加入键交换反应催化剂,固化得到二维形状Ⅰ;所述键交换反应催化剂用于步骤2)中激活动态化学键;步骤2):对步骤1)得到的二维形状Ⅰ进行变形得到三维形状,在外力作用下及可激活动态化学键的条件下,得到含复杂的三维形状Ⅱ的复合材料先驱体;步骤3):高温热解复合材料先驱体,得到具有复杂三维形状Ⅱ的透明玻璃。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利用聚合物的塑性,在较低温的条件下制备复杂三维形状的透明玻璃。

    一种铁蛋白纳米颗粒及其药物递送系统的组装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3267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54399.X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徐洋 刘泽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蛋白纳米颗粒及其药物递送系统的组装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药物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基因工程改造的铁蛋白突变体调节体系的pH值至9.5~10.5,添加PEG1500终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20%,经自组装,得到铁蛋白纳米颗粒。本发明提供的铁蛋白纳米颗粒组装方法可更大程度上保留铁蛋白的活性,适用于更多类型药物的装载和递送,此外在温和条件下解聚可通过核酸酶去除残留在铁蛋白内腔的宿主核酸,进一步提高铁蛋白载药的安全性。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组装方法可进一步推动铁蛋白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