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8773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636433.X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器更换的起吊装置及其起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框架体和设在框架体上部的滑轮,所述柱形框架体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立支撑杆和连接立支撑杆的水平支撑杆,所述滑轮上绕设有纤维绳,所述纤维绳的一端连接卷绕机构的转轴,所述纤维绳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待更换的电容器,所述柱形框架体的上部设有可滑动的电容器承放平台。本发明装置的优点:1、由于变电站内场地设置,笨重的装置无法通过车轮的方式推至电容器组构架框内,而本装置采用绝缘玻璃纤维支撑杆组装起来的,轻便,且搭接快速。且由于材质为绝缘材料,适应变电站对绝缘器具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39911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40452.7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力数据的陶瓷行业碳排放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通过分析陶瓷行业生产流程,确定碳排放源,并获取陶瓷企业历史年份各碳排放源碳排放量和各历史年份用电量数据;步骤S2:对步骤S1得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奇异值;步骤S3:基于灰色预测模型GM(0,1)模型建立电至各碳排放源碳排放量关联关系,进而得到电至总碳排放量关联关系,构建预测模型;步骤S4:将待测数据输入至预测模型,获取碳排放预测值。本发明可以准确实现碳排放量的预测,有效降低了检测成本,提升检测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5396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42269.2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1H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高压隔离开关误动的辅助装置,包括微型负荷电流互感器、电机电源空开操动机构、集成电路模块和五防系统接点检测模块;首先将微型负荷电流互感器一次侧套在高压隔离开关下导电臂及高压隔离开关对侧设备上,其二次侧感应的电流通过模数转换将信号由微型负荷电流互感器内的微型WIFI传输芯片传输给集成电路模块。同时五防系统接点检测模块实时检测高压隔离开关操作是否通过五防系统解锁。随后集成电路模块编码程序根据五防系统接点检测模块实时检测结果、高压隔离开关负荷电流、对侧设备负荷电流状态,对当前操作进行判别,并发出分、合脉冲给操动机构。本发明能够配合五防系统共同使用,大大提升了现场操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00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90964.6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福建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F6密度继电器漏气快速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密封袋和设于其上的检测装置,密封袋上设有可密封开口,检测装置内设有控制模块、真空泵、气压传感器和卤素气体传感器,检测装置上开设有朝向密封袋内侧的抽气口、第一检测口、第二检测口以及朝向密封袋外侧的排气口,真空泵的进、排气管分别与抽气口、排气口连通,气压传感器、卤素气体传感器分别设于第一检测口、第二检测口上,以检测密封袋内部的真空度及SF6气体泄漏情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气压传感器、卤素气体传感器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真空泵连接,以控制真空泵工作。该装置及方法有利于高效、准确地检测出SF6密度继电器的SF6气体泄漏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790976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239150.8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的500kV变压器消防报警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500kV自耦变压器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以及顶面的三条横向轨道以及三条纵向轨道;所述三条横向轨道以及三条纵向轨道中的每条轨道上设置有复数个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所述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与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终端控制器匹配,所述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终端控制器接收所述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并传输至一消防控制屏;所述消防控制屏分别与一主控计算机以及一二次控制保护屏匹配。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的500kV变压器消防报警系统,采用三横三纵的方法在器身上布置无线无源传感器,可以较全面的反应变压器的器身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9911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40589.2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碳关联关系的平板玻璃行业碳排放量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平板玻璃行业碳排放关联量,并进行数据预处理;步骤S2:基于SVR回归预测得到电至电碳排放量关联关系;步骤S3:根据预处理后的碳排放关联量,基于SVR回归预测建立电至关联量、关联量至除电碳排放量关联关系;步骤S4:基于步骤S2得到的关联关系,构建电碳模型;步骤S5:将待测数据输入电碳模型,获取预测碳排放量。本发明通过SVR与历史数据建立用电量与碳排放量关联关系模型,实现平板玻璃行业通过用电量数据预测碳排放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005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0690964.6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福建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F6密度继电器漏气快速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密封袋和设于其上的检测装置,密封袋上设有可密封开口,检测装置内设有控制模块、真空泵、气压传感器和卤素气体传感器,检测装置上开设有朝向密封袋内侧的抽气口、第一检测口、第二检测口以及朝向密封袋外侧的排气口,真空泵的进、排气管分别与抽气口、排气口连通,气压传感器、卤素气体传感器分别设于第一检测口、第二检测口上,以检测密封袋内部的真空度及SF6气体泄漏情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气压传感器、卤素气体传感器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真空泵连接,以控制真空泵工作。该装置及方法有利于高效、准确地检测出SF6密度继电器的SF6气体泄漏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36500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86781.X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慧空开装置的自动控制和预警方法及其实现平台,包括:1)利用传感器对智慧空开装置相应的电学和环境参量进行监测和记录;2)使用特征工程设计方法,设计三类状态特征,根据空开装置分合闸时的电压、电流、温度确定其均值和方差统计特征;3)使用机器学习分类算法以上述经过数据处理后作为模型的多维输入特征,利用所设计的标定方法将数据分成三种标签,并将数据分成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对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和测试评估;4)设计智慧空开监测与安全管理平台,对相应的状态进行预测判断并迅速执行相关动作。本发明既能预防空开装置因故障导致严重安全事故,也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减少繁杂人力劳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756113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13761.X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感知变电站隔离开关一、二次状态的空开装置,包括:带自动分、合闸功能的空开模块,用于自动检测五防接点下方是否得电,是则控制合闸系统合闸,以及自动检测电机电源电流的变化,当电流消失时,控制合闸系统分闸;所述空开模块内置有控制芯片;环境温湿度感应模块,用于监测需要监测工况位置的温湿度数据,并发送给空开模块的控制芯片;设备电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刀闸一次电流数据,并发送给空开模块的控制芯片;以及二次回路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刀闸的控制回路是否满足一键顺控条件,并发送给空开模块的控制芯片。该空开装置不仅有利于提高设备安全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28544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335119.9
申请日:2018-11-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保护压板用安全措施警示用具,包括警示片、本体,本体上端铰接有上连接块,本体下端铰接有下连接块,上连接块上端设置有挂钩,下连接块下端设置有插扣,本体前侧面设置有放置警示片的透明卡袋,透明卡袋一侧开口用于放入或取出警示片,本警示用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拆装方便,克服了当前用绝缘胶带进行粘贴的方法带来的不足,可以重复利用,减少浪费,提高工作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