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8964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684699.2
申请日:2015-10-2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NSGA-Ⅱ的电费缴纳点选址方法,首先确定缴纳点个数和缴费设施,其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将待规划选址区域划分为若干栅格,并获取栅格数据,再次根据不同需求,分别针对不同缴费设施建立便捷性目标函数、经济性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再次对待规划选址区域进行NSGA-Ⅱ编码设计,最后利用NSGA-Ⅱ求解便捷性目标函数、经济性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该方法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对电费缴纳点的区位进行合理规划,为决策者提供最佳区位选择,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还能提高电费回收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966149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273923.9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的客户服务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即时通信工具的电力客户互动服务系统,包括一体化缴费接入管理平台、营销业务应用模块、短信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充值卡系统及远程监控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微信客户端、电力微信应用及微信服务平台;所述微信客户端是由腾讯公司发布的微信客户端应用;微信服务平台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定制的电力微信服务平台;电力微信应用是电力公众号服务;所述微信服务平台与一体化缴费接入管理平台集成,电力微信应用通过与微信服务平台接入一体化缴费接入管理平台,并与营销业务应用、短信平台系统的交互;并与第三方支付平台集成,实现用户的缴费购电支付。
-
公开(公告)号:CN10489979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23284.5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服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电力互动服务终端进行业扩报装业务受理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身份认证;(2)登记用电信息;(3)材料提交扫描;(4)用电申请单内容确认和打印;(5)单据提交。本发明达到了利用电力互动服务终端,实现用电客户自助办理营销业扩报装业务的目的。在整个业务受理过程中,客户可以通过显示屏的演示动画和远程坐席的远程指导,完成申请单的信息填报。相关办理所需的资质材料可以通过扫描的方式录入系统,存档保留。自助业务办理的工作模式能够有效的减少营业厅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相比于营业厅,电力互动服务终端的建设成本低,部署选址灵活,有效弥补了营业厅地理位置覆盖不足的缺点,有效提高了客户的用电服务满意度。另外,通过引入二维码标签识别技术,保证了回收单据的唯一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9979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24108.3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服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电子签名技术进行电力互动、服务终端业扩报装业务受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如下:(1)身份认证用电客户在电力互动服务终端上进入电力自助服务系统首页,选择所需办理的业务选项,随后进入身份认证环节,将身份证放入终端对应的认证模块进行确认工作;如果认证失败,系统将会提示信息(您不符合业务受理的条件,请联系业务人员),如果成功,系统将会保存客户信息并进入下一操作流程;(2)材料提交扫描;(3)业务申请;(4)电子签名确认;(5)信息提交。本发明达到了利用电力互动服务终端,将营销业扩报装业务受理流程自动化处理的目的。通过引入电子签名技术,减少了纸质单据的大量使用,降低了资源的消耗,并且有效避免了因纸张的损坏、丢失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489967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24109.8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服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电力互动服务终端的线上线下协同办理业务的方法,包括线上业务申请及线下材料扫描两个步骤,其中线下材料扫描先进行身份认证,如果认证失败,系统将会提示信息:“您不符合业务受理的条件,请联系业务人员”;如果成功,系统将会保存客户信息并进入下一操作流程;然后根据系统记录的与登录用户对应的预申请业务项,用电客户将所需的申请材料放在终端扫描区域进行扫描,系统会将相应扫描信息保存;待所有材料都扫描提交后,申请工作完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有效协同95598网站共同完成业扩报装业务的申请,减缓了营业厅窗口的工作压力,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2)终端能够灵活选址,有效解决了营业厅服务覆盖范围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9462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93259.7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带异步轧制的轧制力设定方法:钢带异步轧制的变形区划分为三部分,从入口到出口依次为后滑区、搓轧区、前滑区。将后滑区、搓轧区、前滑区的接触弧分别划分为多个微单元并计算每个微单元的单位轧制压力,将单位轧制压力分别加和即得到轧制力的计算值。进行迭代计算使轧制力计算值收敛,即可得到钢带异步轧制过程轧制力的设定值。本发明可用于轧辊线速度不同、轧辊辊径不同、轧辊摩擦系数不同等各种情况的异步轧制过程中轧制力参数的设定,得到的轧制力设定值与实测轧制力误差值在5%以内,计算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1315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946082.4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带异步冷连轧过程张力分配设定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异步冷连轧过程的张力分配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问题。根据常规轧制实验获得冷连轧变形抗力数学模型中的与钢带材料相关的回归系数,根据冷连轧过程中各机架处轧辊的半径、轧辊的线速度、带材轧制前后的厚度等参数和回归系数,计算张力分配设定值,以实现对钢带异步轧制过程张力参数进行精准设定,调节各机架的负荷,稳定轧制过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06928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24336.8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1/26
Abstract: 一种制备热轧极薄钢带的异步热连轧方法,属于热连轧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操作步骤:1)原料准备;2)制定轧制模式和适用的机组;3)制定各机架的异速比;4)按照步骤2、步骤3的轧制模式、机组和异速比,原料经过热连轧精轧机组进行连续轧制,最终得到厚度为0.6~1.0mm,宽度为1000~2050mm的热轧极薄钢带;本制备方法降低机架轧制力,提升机组压下能力,达到生产薄规格热轧钢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22627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33341.8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3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五机架冷连轧高强钢板带的四分之一浪板形控制方法,涉及冷连轧带钢板形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给出采用本发明方法对四分之一浪板形进行控制的前提条件,然后将末机架设定为第i机架,计算第i-1机架出口四分之一浪板形值;再将第i机架出口四分之一浪板形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重复计算直至其满足成品板形质量要求为止;再计算第i-1机架中间辊横移的修正值,如果不满足要求,则计算第i-2机架中间辊横移修正后的修正值,直至第i机架出口板形四分之一浪偏差达到成品板形质量的要求。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提高了前部机架四分之一浪板形控制精度,减小了末机架调控压力,提升了产品板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09290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325589.7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的在线调整方法,涉及冷连轧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基于道次变形程度的带钢打滑判别模型;若监测机架的实时前滑值fi满足该模型执行步骤2;若满足该模型且在提速过程中执行步骤3.2;若无打滑现象执行步骤4;步骤2:建立带钢打滑调控手段优先级;步骤3:按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调节;调整过程中实时计算打滑判别条件,若带钢打滑执行步骤2和步骤3;若打滑消除执行步骤4;步骤4:若打滑消除进行速度判断,若当前轧制速度满足结束调整过程;若不满足速度要求,则进入提速过程执行步骤1。本方法在消除打滑现象的同时,保证了冷连轧机组的生产速度,降低了生产事故发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