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809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84302.9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周双勇 , 范鹏 , 陈俊 , 董勤 , 沈红莲 , 武剑 , 陈杰 , 胡应华 , 余林峰 , 李仙果 , 肖飞 , 戴佳利 , 沈厚明 , 喻明江 , 赵淳 , 谢涛 , 李惟蔚 , 姚翔宇 , 吴启瑞 , 周盛 , 唐跃林 , 杨森 , 王海飞 , 傅海涛 , 熊佳俊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线路地线修补机器人和修补方法,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该修补机器人包括控制基座、地线修补装置和两个行走装置。控制基座内设置有电源电池和控制器。地线修补装置包括压接装置、预制补线盒、第一升降电机和两个第一连杆组,第一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行走装置包括驱动轮和两个第二连杆组,驱动轮用于与高压地线配合,第二连杆组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三转动电机和第四转动电机。第一转动电机、第二转动电机、第三转动电机和第四转动电机的转轴方向平行,地线修补装置位于两个行走装置之间。该地线修补机器人能够在沿高压地线进行移动并完成修补任务的同时,实现自动避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004482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361932.8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IPC: B60L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站点布置方法,包括多个救援站点,分别以所述每个救援站点为圆心,以R为救援半径,得到多个圆形的救援区域,所述多个救援区域覆盖整个城市;根据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监控平台的历史数据,统计得到应急救援站点所在救援区域内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数量、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平均每日行驶距离、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千公里故障率。根据上述数据结合各车型的电动汽车每公里平均电耗、单台救援车救援一次的充电里程、单台救援车的电池容量、单台救援车每天工作时间和单台救援车救援一次的所需时间,计算得出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站点最小救援车数。本发明包括的各救援站点选址合理,能保证城市的任何地区都在救援站点的救援区域内。
-
公开(公告)号:CN117388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53023.6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宁波新胜中压电器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宁波永耀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避雷器在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对红外热像仪获取避雷器表面温度数据在特定方向上的波动进行计算,确定避雷器是否处于故障状态,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确定其所处的故障等级,不仅节省人工,而且提升了监测效率和准确性。本发明还提供了存储有避雷器在线故障诊断程序的一种非暂态可读记录媒体及包含该媒体的系统,通过处理电路可以调用该程序来执行前述方法,适于对避雷器实施实时在线监测的运维管理工作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16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262151.8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三峡大学
IPC: H02J3/48 , H02J3/38 , H02J3/28 , H02J3/01 ,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高电能质量水平的光储一体化电站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利用LSTM预测出谐波污染电流值;建立逆变器谐波治理容量对各个负荷节点的谐波治理模型;建立配电网模型,以配电网自身运行效率最大为目标;建立光储一体化电站模型和需求用户模型,光储一体化电站以自身运行效率最大为目标;需求用户以自身总用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将包含光储一体化电站、配电网和需求用户的三层规划模型重构为双层规划模型,求解得到配电网谐波治理最优方案和光储一体化电站最优运行策略以及需求用户电能质量等级选购策略。本发明既减少了配电网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投资,又提高了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容量的利用率以及运行效率,同时降低了用户的总用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01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205177.7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屏蔽层带料传送装置,包括导带机构、导轨机构和基座旋转机构,所述导带机构包括缠绕引料板、顶块、扁形气管、导向轴承、上限位夹板、切带机构、上弹性夹片、下弹性夹片和弹性夹片固定架;所述切带机构包括切刀固定架和切刀。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本发明的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带料传送装置能替代现有各类需人工进行缠绕的工作,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规避了人工缠绕工作中与其他设备与人为操作空间交叉,兼具安全性。生产效率高:本发明的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带料传送装置替代了人工操作,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适用于复合套管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00448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61932.8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B60L11/1824 , B60L11/1809 , B60L2260/50 , B60L2260/52 , B60L226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站点布置方法,包括多个救援站点,分别以所述每个救援站点为圆心,以R为救援半径,得到多个圆形的救援区域,所述多个救援区域覆盖整个城市;根据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监控平台的历史数据,统计得到应急救援站点所在救援区域内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数量、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平均每日行驶距离、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千公里故障率。根据上述数据结合各车型的电动汽车每公里平均电耗、单台救援车救援一次的充电里程、单台救援车的电池容量、单台救援车每天工作时间和单台救援车救援一次的所需时间,计算得出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站点最小救援车数。本发明包括的各救援站点选址合理,能保证城市的任何地区都在救援站点的救援区域内。
-
公开(公告)号:CN11821397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67354.6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三峡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8 ,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30/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及电力产消用户提供的备用的网‑群‑户优化调度方法,建立配电网‑产消用户群和产消用户群‑产消用户的双层博弈优化模型,双层博弈优化模型的上层是配电网和产消用户群的主从博弈模型,配电网以自身运行效率最优为目标,制定购电价格和上、下备用的价格从而引导产消用户群优化产消用户资源;双层博弈优化模型的下层是产消用户群和产消用户的主从博弈模型,产消用户群制定购电价格和上、下备用的价格,以激励各个产消用户调整自身储能的充放电策略和与产消用户群交易的电量与备用容量。本发明通过构建双层博弈优化模型,最终使各主体均达到运行效率最大,实现了电力系统内灵活备用资源的合理分配与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11205177.7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屏蔽层带料传送装置,包括导带机构、导轨机构和基座旋转机构,所述导带机构包括缠绕引料板、顶块、扁形气管、导向轴承、上限位夹板、切带机构、上弹性夹片、下弹性夹片和弹性夹片固定架;所述切带机构包括切刀固定架和切刀。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本发明的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带料传送装置能替代现有各类需人工进行缠绕的工作,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规避了人工缠绕工作中与其他设备与人为操作空间交叉,兼具安全性。生产效率高:本发明的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带料传送装置替代了人工操作,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适用于复合套管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37268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34017.1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宁波新胜中压电器有限公司 , 宁波永耀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10/26 , G06V10/143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3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避雷器本体识别分割系统,它的图形预处理模块对历史的避雷器红外图像进行预处理;数据扩充模块对预处理后的避雷器红外图像进行扩充;避雷器标注模块对拓展数据集样本中的避雷器本体进行像素级标注;网络参数设置模块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网络学习参数进行设置;网络训练模块将标注数据集输入设置了网络学习参数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避雷器本体识别分割模块将实时采集的避雷器红外图像输送到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从而识别并分割出其中的避雷器本体图像。本发明提高了红外图像中避雷器本体的辨识度,能准确的将红外图像中的避雷器本体分割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1535539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06078.5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董勤 , 赵淳 , 周盛 , 殷鹏翔 , 李惟蔚 , 宁宁 , 朱晓东 , 何昌林 , 沈厚明 , 喻明江 , 谢涛 , 薛启凡 , 郑雷 , 罗浩 , 李炼炼 , 杨金峰 , 熊佳俊 , 张婷 , 陈胡光
IPC: F16L55/26 , F16L55/32 , F16L55/40 , G01D21/00 , F16L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自动巡检机器人动力机构,包括:巡检轨道;安装架,安装架包括主托架、轮架和安装板;动力结构,动力机构位于安装板之间;行走结构,行走结构位于巡检轨道上方的轮架内,行走结构由动力机构提供动力;导向夹紧结构,导向夹紧结构位于巡检轨道下方的轮架的侧板内壁,导向夹紧结构用于将整体机构限位在巡检轨道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动力机构能替代现有各类需人工携带仪器进行巡检的工作,可24小时连续巡检,不分时段,提高巡检效率;不仅可以应用于电力廊道等巡检任务,而且可以根据生产实际的巡检需求,配合各类场景所需要的检测仪器,实现多场景的巡检任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