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615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61701.0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Inventor: 胡守林 , 王进斌 , 李玲 , 刘锦 , 任秋宇 , 杨清青 , 赵雅茹 , 古里尼尕尔·塔西 , 崔政军 , 董红强 , 曹楠 , 胡强 , 陈国栋 , 万素梅 , 候金枚 , 李田甜 , 崔颖颖 , 汪秀玲 , 刘栋梁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Q50/02 , G06F17/18 , G01N27/04 , G01N31/16 , G01N21/33 , G01N30/02 , G01N30/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膜条件和种植密度对棉田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价方法,包括:在棉花生育期内测定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通过测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得到全球增温潜能值,结合籽棉产量,得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基于温室气体排放量、籽棉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和评价,建立主区和副区各处理组的可持续性指数SI,实现对棉田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价。评价表明:覆膜通过提高土壤温度(STP)、土壤含水量(SWC)、增加土壤有机碳和NO3‑‑N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棉田土壤碳排放量,同时也增加了籽棉产量,提高了CEE、NEP,增强土壤碳汇效应。无膜显著降低了GHG排放,提高了无膜栽培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98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4037.0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木枯落叶对作物化感效应的评价方法,包括:制备树木枯落叶的浸提液;使用制备的浸提液分别对种子发芽指标、幼苗生长指标、幼苗保护酶指标、幼苗根系活力进行测定;综合各个测定结果,评价树木枯落叶对作物的化感效应。本发明采取室内模拟室外环境提取化感物质,将粉碎的枯落叶通过水浸提法获得化感物质。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室外自然条件下不可控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可以根据试验目的进行灵活设计试验方案,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出试验结果,同时本发明量化评价了树木枯落叶对种子的化感效应,对果农间作树种与作物种类合理搭配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287426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811470115.1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IPC: A01G22/50 , A01G17/00 , A01C1/06 , A01N47/18 , A01N51/00 , A01N37/12 , A01N45/00 , A01N43/12 , A01P21/00 , A01P1/00 , A01P3/00 , A01P7/04 , C09D105/08 , C09D105/00 , C09D5/14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棉花的枣棉间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枣棉间作的幼龄灰枣株行距采用1m×3~4m的种植模式;步骤二、在幼龄灰枣树之间进行覆膜棉花种植,棉花株行距配置为12~13×40~50cm,在距离幼龄灰枣树0.8~1.2m处种植3~5行棉花;其中,棉花于4月中旬播种,于10月中下旬收获,在进行覆膜棉花种植前,对棉花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本发明的枣棉间作种植方法,采用对棉花种子进行包衣化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种子活力,降低幼苗的畸形率,促进种子萌芽,降低害虫和病菌对种苗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棉花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75851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773577.1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IPC: A01G22/20 , A01G13/00 , A01C1/00 , A01C1/06 , A01C21/00 , A01B49/06 , A01C5/06 , A01C15/00 , C05G3/00 , C05G3/80 , A01N43/90 , A01N43/38 , A01N43/80 , A01N59/16 , A01N59/14 , A01N63/00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施加底肥并整地,步骤二、挑选玉米种子,并进行包衣处理;步骤三、打孔播种,且每一个孔中放置3粒玉米种子,待种子发芽后,对未发芽的孔补种2~3粒玉米种子;步骤四、玉米种子发芽后,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当玉米苗生长到6~8叶时,进行筛苗,筛苗后4~6天,使用开沟机对玉米苗施复合肥并开沟,并使泥土覆盖复合肥,在玉米苗生长到12~14叶时,对玉米浇水,在玉米的灌浆期喷洒氨基酸叶面肥并浇水,喷洒叶面肥后6~8天喷洒杀虫剂;步骤五、在玉米成熟后,对玉米进行采收。本发明的玉米种植方法具有种子发芽率高,减小玉米的患病率,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肥料流失,产量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5416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201160.1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IPC: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分控棉花毛籽脱绒装置,包括:底箱,其底部内侧壁上通过纵横交错的多条凸棱设置有多个分控格;分控单元,其包括与各分控格配合后在空间上形成分控区的围栏,以及盖设在各围栏上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被配置为包括与第一开口相配合的盖板,以及贯穿盖板并伸入分控区的搅拌机构,其被配置为包括:转轴;以及设置有转轴端部的至少两层搅拌叶片,各层搅拌叶片被配置为在空间上错开设计,且相邻层错开的搅拌叶片通过相配合的钢丝绳进而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通量分控棉花毛籽脱绒装置,其能够通过设备结构的改进,脱绒效率相对于现有技术可提升35%以上,其产品完整度可达到100%,脱绒完成度可达到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287426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470115.1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IPC: A01G22/50 , A01G17/00 , A01C1/06 , A01N47/18 , A01N51/00 , A01N37/12 , A01N45/00 , A01N43/12 , A01P21/00 , A01P1/00 , A01P3/00 , A01P7/04 , C09D105/08 , C09D105/00 , C09D5/14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棉花的枣棉间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枣棉间作的幼龄灰枣株行距采用1m×3~4m的种植模式;步骤二、在幼龄灰枣树之间进行覆膜棉花种植,棉花株行距配置为12~13×40~50cm,在距离幼龄灰枣树0.8~1.2m处种植3~5行棉花;其中,棉花于4月中旬播种,于10月中下旬收获,在进行覆膜棉花种植前,对棉花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本发明的枣棉间作种植方法,采用对棉花种子进行包衣化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种子活力,降低幼苗的畸形率,促进种子萌芽,降低害虫和病菌对种苗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棉花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7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61698.2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肥减施及枣棉间作对碳氮足迹影响的评价方法,包括:基于两因素裂区实验,将种植模式设置为主区,氮肥梯度设置为副区进行实验;在种植模式、氮肥梯度两因素裂区试验模式下,多次对种植区进行气体采集测定、碳氮足迹量算;基于上述试验,评价氮肥施减及枣棉间作对碳氮足迹的影响。本发明通过静态箱法监测氮肥减施及作枣棉间作对间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量算间作系统内氮肥减施及作物轮作对碳氮足迹的影响;探索在保证或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实现固碳减排的最佳施氮量及种植模式;为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促进间作系统良性生态循环,实现林果、棉花产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75851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773577.1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IPC: A01G22/20 , A01G13/00 , A01C1/00 , A01C1/06 , A01C21/00 , A01B49/06 , A01C5/06 , A01C15/00 , C05G3/00 , C05G3/80 , A01N43/90 , A01N43/38 , A01N43/80 , A01N59/16 , A01N59/14 , A01N63/00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施加底肥并整地,步骤二、挑选玉米种子,并进行包衣处理;步骤三、打孔播种,且每一个孔中放置3粒玉米种子,待种子发芽后,对未发芽的孔补种2~3粒玉米种子;步骤四、玉米种子发芽后,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当玉米苗生长到6~8叶时,进行筛苗,筛苗后4~6天,使用开沟机对玉米苗施复合肥并开沟,并使泥土覆盖复合肥,在玉米苗生长到12~14叶时,对玉米浇水,在玉米的灌浆期喷洒氨基酸叶面肥并浇水,喷洒叶面肥后6~8天喷洒杀虫剂;步骤五、在玉米成熟后,对玉米进行采收。本发明的玉米种植方法具有种子发芽率高,减小玉米的患病率,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肥料流失,产量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0658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392668.0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菜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包括:步骤一,地膜覆膜,设置每畦宽140cm、沟宽20cm,用幅宽145cm、厚0.01mm的黑色地膜对各畦进行覆盖;步骤二,播种,在5月4日或在其前后2-3天,采用穴播机在每幅膜上播7行菜籽,并控制其每穴播种子2~3粒,播种深度为2~3cm,行距20cm,穴距15cm,后期保苗密度为45000株/亩,于9月18日或在其前后2-3天进行收割。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菜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通过对种植方法进行改进,以使其能适应甘肃地区对油菜的种植,使其亩产量能达到251.1kg/亩,同时能做为其它经济作物的前茬实行轮作,同时其种植过程能与甘肃降雨量相配合,同时与当地的日照相配合,满足油菜种植中全过程对肥量以及水份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932884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33371.3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枣树间作花生的林下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红枣树行距采用200cm或400cm的种植模式;步骤二、在红枣树之间采用平作覆膜的形式种植花生;其中,花生于4月中下旬播种,于9月中下旬收获,在进行花生种植前,对花生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本发明的红枣树间作花生的林下栽培方法,采用对花生种子进行包衣化处理,其可以显著提高种子活力,降低幼苗的畸形率,提高花生产量,促进种子萌芽,提高花生芽的生长成活率,降低害虫和病菌对种苗的影响,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花生产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