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107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596664.4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枣树的萌芽期、幼果期、果实迅速增长期、成熟期,使用便携式孢子捕捉仪在枣园喷药前后采样,检测孢子数量;在枣树的落叶期和萌芽期分别喷洒晶体石硫合剂稀释液;在枣树的幼果期喷洒多抗霉素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稀释液;当枣园孢子数量迅速增加,枣树处于果实迅速增长期:喷洒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复配药液;枣树处于成熟期:喷洒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稀释液。本发明的红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通过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在枣树出现病症前进行提前的治理,有效地防护黑斑病,同时,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减少施药的次数,减少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一种防治枣大球蚧的涂抹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64301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10271771.2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枣大球蚧的涂抹剂,所述涂抹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生石灰1~2份、硫磺粉2~5份和植物油20~30份。本发明所述的涂抹剂的介质为植物油,不以喷雾的形式进行施药,药物浪费少。与水相比,植物油对蜡质介壳渗透性强且不易挥发,有效成分分散于植物油中可减少与空气的接触,持效期长,在枣大球蚧的生长周期中,仅涂抹一次即可,可省略现有技术中6月上旬的再次施药和后期的多次喷施,省时省力,不污染环境,对作物的毒性更小。而且与现有的杀菌原理单一的化合物杀虫剂相比,石灰石和硫磺粉的杀虫机理更为复杂,不易引起抗药性,可长期使用。

    一种红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107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96664.4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枣树的萌芽期、幼果期、果实迅速增长期、成熟期,使用便携式孢子捕捉仪在枣园喷药前后采样,检测孢子数量;在枣树的落叶期和萌芽期分别喷洒晶体石硫合剂稀释液;在枣树的幼果期喷洒多抗霉素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稀释液;当枣园孢子数量迅速增加,枣树处于果实迅速增长期:喷洒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复配药液;枣树处于成熟期:喷洒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稀释液。本发明的红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通过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在枣树出现病症前进行提前的治理,有效地防护黑斑病,同时,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减少施药的次数,减少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一种防治枣大球蚧的涂抹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64301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71771.2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枣大球蚧的涂抹剂,所述涂抹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生石灰1~2份、硫磺粉2~5份和植物油20~30份。本发明所述的涂抹剂的介质为植物油,不以喷雾的形式进行施药,药物浪费少。与水相比,植物油对蜡质介壳渗透性强且不易挥发,有效成分分散于植物油中可减少与空气的接触,持效期长,在枣大球蚧的生长周期中,仅涂抹一次即可,可省略现有技术中6月上旬的再次施药和后期的多次喷施,省时省力,不污染环境,对作物的毒性更小。而且与现有的杀菌原理单一的化合物杀虫剂相比,石灰石和硫磺粉的杀虫机理更为复杂,不易引起抗药性,可长期使用。

    从新疆藁本中制备肉豆蔻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07509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810227231.0

    申请日:2008-11-25

    Abstract: 一种从新疆藁本中制备肉豆蔻醚的方法,利用新疆藁本的根茎,干燥粉碎过筛后通过水蒸汽蒸馏获取下层精油;随后进行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与二氯甲烷梯度洗脱后收集合并GF254硅胶板上紫外灯下显紫色的流分,获取含量在90%以上肉豆蔻醚粗品;然后将肉豆蔻醚粗品与醇类有机溶剂混合,超低温冷冻结晶,得到肉豆蔻醚含量在99%以上的白色晶体,室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该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极强的离体杀菌活性。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步骤精制肉豆蔻醚,原料易得、操作简单,且肉豆蔻醚收率高、纯度高,可以用作医药和农药研究开发所需肉豆蔻醚纯品。

    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棉蚜虫情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250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52239.0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棉蚜虫情评价方法,包括:将棉花试验地划分为破坏性取样区域与非破坏性取样区域,进行取样;测定棉花棉蚜数量数据、蚜害后棉花高光谱数据、棉花生长指标以及生理指标数据;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棉蚜数量的时空分布规律、蚜害后棉花高光谱反射率的变化特征、棉花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对得到的蚜害后棉花高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筛选光谱敏感波段,构建与验证棉蚜数量监测模型。本发明的评价方法为棉田虫情信息的获取提供科学理论基础与方法,为棉花虫害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有效减轻棉蚜为害,保障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