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3107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596664.4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枣树的萌芽期、幼果期、果实迅速增长期、成熟期,使用便携式孢子捕捉仪在枣园喷药前后采样,检测孢子数量;在枣树的落叶期和萌芽期分别喷洒晶体石硫合剂稀释液;在枣树的幼果期喷洒多抗霉素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稀释液;当枣园孢子数量迅速增加,枣树处于果实迅速增长期:喷洒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复配药液;枣树处于成熟期:喷洒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稀释液。本发明的红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通过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在枣树出现病症前进行提前的治理,有效地防护黑斑病,同时,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减少施药的次数,减少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8464301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10271771.2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枣大球蚧的涂抹剂,所述涂抹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生石灰1~2份、硫磺粉2~5份和植物油20~30份。本发明所述的涂抹剂的介质为植物油,不以喷雾的形式进行施药,药物浪费少。与水相比,植物油对蜡质介壳渗透性强且不易挥发,有效成分分散于植物油中可减少与空气的接触,持效期长,在枣大球蚧的生长周期中,仅涂抹一次即可,可省略现有技术中6月上旬的再次施药和后期的多次喷施,省时省力,不污染环境,对作物的毒性更小。而且与现有的杀菌原理单一的化合物杀虫剂相比,石灰石和硫磺粉的杀虫机理更为复杂,不易引起抗药性,可长期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3107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96664.4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枣树的萌芽期、幼果期、果实迅速增长期、成熟期,使用便携式孢子捕捉仪在枣园喷药前后采样,检测孢子数量;在枣树的落叶期和萌芽期分别喷洒晶体石硫合剂稀释液;在枣树的幼果期喷洒多抗霉素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稀释液;当枣园孢子数量迅速增加,枣树处于果实迅速增长期:喷洒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复配药液;枣树处于成熟期:喷洒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稀释液。本发明的红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通过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在枣树出现病症前进行提前的治理,有效地防护黑斑病,同时,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减少施药的次数,减少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8464301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71771.2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枣大球蚧的涂抹剂,所述涂抹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生石灰1~2份、硫磺粉2~5份和植物油20~30份。本发明所述的涂抹剂的介质为植物油,不以喷雾的形式进行施药,药物浪费少。与水相比,植物油对蜡质介壳渗透性强且不易挥发,有效成分分散于植物油中可减少与空气的接触,持效期长,在枣大球蚧的生长周期中,仅涂抹一次即可,可省略现有技术中6月上旬的再次施药和后期的多次喷施,省时省力,不污染环境,对作物的毒性更小。而且与现有的杀菌原理单一的化合物杀虫剂相比,石灰石和硫磺粉的杀虫机理更为复杂,不易引起抗药性,可长期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853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31508.3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棉花GbbHLH35基因在提高植物黄萎病抗病性中的应用,所述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基因在棉花根部中显著高表达,受黄萎病诱导显著上调,其序列中含有与抗病相关的保守基序。在海岛棉中沉默GbbHLH35基因的表达增强了植株对黄萎病的敏感性。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过表达GbbHLH35基因拟南芥纯合系,侵染黄萎病菌后,发现其抗病性显著提高。本发明在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育种和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应用于选育抗性棉花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95407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43113.3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20/17 , G06V40/10 , G06V10/3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无人机精准施药棉花虫害的识别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棉花虫害叶部图像数据集,在对棉花叶部图像进行预处理和数据增强工作后,进行标签标注,得到图像数据;S2,建立检测模型,使用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训练检测模型;S3,将采集的棉花无人机图像进行裁剪处理,获得多个图像,并依次编序,将排序好的图像数据依次输入到完成训练的棉花虫害模型,进行棉花虫害检测,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棉花虫害识别方法存在着数据无法跨时空迁移处理和在检测尺度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模型分类精确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3663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55380.7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IPC: C07D339/04 , A01N43/26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农药技术领域的一种离子型打顶剂及其应用。所述离子型打顶剂有效组分的结构式为:本发明提供的离子型打顶剂,能提高棉花的抗高温能力,降低药害发生的风险,且制备工艺简单,使用简单,投入成本低,大大降低了棉农的植棉成本,提高了机械化作业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407509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810227231.0
申请日:2008-11-25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IPC: C07D317/64 , A01N43/30 , A01P3/00
Abstract: 一种从新疆藁本中制备肉豆蔻醚的方法,利用新疆藁本的根茎,干燥粉碎过筛后通过水蒸汽蒸馏获取下层精油;随后进行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与二氯甲烷梯度洗脱后收集合并GF254硅胶板上紫外灯下显紫色的流分,获取含量在90%以上肉豆蔻醚粗品;然后将肉豆蔻醚粗品与醇类有机溶剂混合,超低温冷冻结晶,得到肉豆蔻醚含量在99%以上的白色晶体,室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该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极强的离体杀菌活性。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步骤精制肉豆蔻醚,原料易得、操作简单,且肉豆蔻醚收率高、纯度高,可以用作医药和农药研究开发所需肉豆蔻醚纯品。
-
公开(公告)号:CN1191250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52239.0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棉蚜虫情评价方法,包括:将棉花试验地划分为破坏性取样区域与非破坏性取样区域,进行取样;测定棉花棉蚜数量数据、蚜害后棉花高光谱数据、棉花生长指标以及生理指标数据;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棉蚜数量的时空分布规律、蚜害后棉花高光谱反射率的变化特征、棉花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对得到的蚜害后棉花高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筛选光谱敏感波段,构建与验证棉蚜数量监测模型。本发明的评价方法为棉田虫情信息的获取提供科学理论基础与方法,为棉花虫害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有效减轻棉蚜为害,保障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53663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1155380.7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IPC: C07D339/04 , A01N43/26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农药技术领域的一种离子型打顶剂及其应用。所述离子型打顶剂有效组分的结构式为:#imgabs0#本发明提供的离子型打顶剂,能提高棉花的抗高温能力,降低药害发生的风险,且制备工艺简单,使用简单,投入成本低,大大降低了棉农的植棉成本,提高了机械化作业程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