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615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61701.0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Inventor: 胡守林 , 王进斌 , 李玲 , 刘锦 , 任秋宇 , 杨清青 , 赵雅茹 , 古里尼尕尔·塔西 , 崔政军 , 董红强 , 曹楠 , 胡强 , 陈国栋 , 万素梅 , 候金枚 , 李田甜 , 崔颖颖 , 汪秀玲 , 刘栋梁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Q50/02 , G06F17/18 , G01N27/04 , G01N31/16 , G01N21/33 , G01N30/02 , G01N30/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膜条件和种植密度对棉田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价方法,包括:在棉花生育期内测定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通过测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得到全球增温潜能值,结合籽棉产量,得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基于温室气体排放量、籽棉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和评价,建立主区和副区各处理组的可持续性指数SI,实现对棉田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价。评价表明:覆膜通过提高土壤温度(STP)、土壤含水量(SWC)、增加土壤有机碳和NO3‑‑N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棉田土壤碳排放量,同时也增加了籽棉产量,提高了CEE、NEP,增强土壤碳汇效应。无膜显著降低了GHG排放,提高了无膜栽培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657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46245.2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IPC: A01G22/50 , A01G25/00 , C12Q1/6895 , C12Q1/6806 , C12Q1/6869 , G16B5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距配置和灌水量对无膜栽培棉花生长生理及转录组影响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将主区设置为行距配置处理,副区设置为灌水量处理进行无膜栽培试验;测定棉花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和转录组数据,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以评价行距配置和灌水量对无膜栽培棉花生长生理及转录组的影响。本发明通过设置行距配置和灌水量两个处理,对不同灌水量处理下表现型有显著差异的棉花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结合全生育期的生长生理指标测定,分析不同行距配置和灌水量对叶片生长生理指标以及相关的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棉花无膜节水栽培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为深入研究棉花的抗旱生理和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1250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52239.0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棉蚜虫情评价方法,包括:将棉花试验地划分为破坏性取样区域与非破坏性取样区域,进行取样;测定棉花棉蚜数量数据、蚜害后棉花高光谱数据、棉花生长指标以及生理指标数据;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棉蚜数量的时空分布规律、蚜害后棉花高光谱反射率的变化特征、棉花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对得到的蚜害后棉花高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筛选光谱敏感波段,构建与验证棉蚜数量监测模型。本发明的评价方法为棉田虫情信息的获取提供科学理论基础与方法,为棉花虫害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有效减轻棉蚜为害,保障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7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61698.2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肥减施及枣棉间作对碳氮足迹影响的评价方法,包括:基于两因素裂区实验,将种植模式设置为主区,氮肥梯度设置为副区进行实验;在种植模式、氮肥梯度两因素裂区试验模式下,多次对种植区进行气体采集测定、碳氮足迹量算;基于上述试验,评价氮肥施减及枣棉间作对碳氮足迹的影响。本发明通过静态箱法监测氮肥减施及作枣棉间作对间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量算间作系统内氮肥减施及作物轮作对碳氮足迹的影响;探索在保证或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实现固碳减排的最佳施氮量及种植模式;为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促进间作系统良性生态循环,实现林果、棉花产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22166635U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20370617.1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木枯落叶化感物质提取装置,包括提取瓶,设置在提取瓶上方的提取管,设置在提取管上方的冷凝装置,提取管的外侧壁与提取瓶之间通过联接管与虹吸管相连通,所述提取管的底部侧壁和提取瓶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虹吸管两端与连接管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虹吸管两端的前端面设置有连接塞,所述连接塞上开设由供虹吸管穿设的通孔,所述连接塞外侧壁与连接管内侧壁紧配合。本实用新型提取装置中的提取瓶和提取管上均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虹吸管可拆卸连接,方便提取装置的安装与拆卸,同时降低了装置的维护成本,虹吸管两端的连接塞保证了装置使用时的密封性,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