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潜浮式桥梁防船撞拦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3088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664527.X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潜浮式桥梁防船撞拦阻装置,特点是包括监控系统、潜浮拦阻系统、充放气系统和设置在潜浮拦阻系统两端的定位浮体,潜浮拦阻系统与定位浮体之间设置有耗能系统,充放气系统用于给潜浮拦阻系统充气或放弃,以实现潜浮拦阻系统的上浮或下沉;优点是在日常状态时,该装置中的潜浮拦阻系统沉入水下甚至到水底,这使得整个拦阻装置的抗风浪稳定性好,且延缓了拦阻装置的老化速度,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不会拦阻水面漂浮物,保证了拦阻效果,同时也不会影响桥梁的整体美观度;而当监控到有船舶驶入非通航区域时,控制充放气系统给潜浮拦阻系统充气,使其上浮至水面,以实施对来撞船舶的有效拦阻。

    一种材料大变形冲击压缩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89476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710492147.0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宋力 蒋世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大变形冲击压缩实验方法,特点是在透射杆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支承块,在透射杆的左端面固定被测试件,被测试件与透射杆的左端面紧密接触,然后在透射杆靠近左端的外表面上固定两片沿轴向中心面对称的应变片,再选取材质、长度、直径均与透射杆相同的撞击杆,并调整使撞击杆、被测试件、透射杆三者同轴,然后发射撞击杆,固定在透射杆上的两个应变片测得透射杆上的应变信号,将所测得的透射杆的应变信号代入关系式处理后,得到试件在实验中的轴向工程应力、工程应变和工程应变率时程曲线;优点是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实验应变率;且在与传统霍普金森压杆实验同样最大应变下,本方法的应变率可达到10S‑1量级。

    一种用于长桥的可移动式船舶拦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4439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510932841.0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桥的可移动式船舶拦截方法,特点是在长桥非通航孔的有效拦截行程处安装至少一个可移动式船舶拦截装置,并在长桥上安装监测系统和报警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船舶的航向、船速和位置,当监测系统监测到船舶偏离航道时,将所监测到的船舶航向、航速和位置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提示,若船舶继续偏离航道航行,控制系统控制可移动式船舶拦截装置及时移动到所需拦截的位置,以实现对船舶的拦截;优点是既能实现船舶的有效拦截,又不需要在长桥的非通航孔前安装大型的拦截装置,大大降低了成本,且安装和搬运都非常方便简单,机动性强。

    一种高速加载材料动态压痕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8123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210525999.2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加载材料动态压痕实验方法,特点是先在圆截面压杆的前端端面固定设置圆柱形被测试件,并在压杆上粘贴应变片,将应变片与超动态应变仪电连接,然后在被测试件的前方固定安装光触发测速装置,再用弹丸发射装置发射弹丸,弹丸穿过光触发测速装置撞击被测试件,最终通过关系式得到被测试件的压入力、压入速度和压入位移时程;优点是通过该实验方法可测得被测试件在受撞击过程中的动态力学特性(如:压入力、压入速度和压入位移的时程),以便于更深入地研究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而且本方法可适用于较高的冲击速度,其冲击速度可达100m/s;同时,该实验方法的测量精度高、数据处理方法简单。

    一种准三维材料动态力学特性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15318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810062893.7

    申请日:2008-07-0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三维材料动态力学特性的测量方法,特点是先在入射杆的前端一体同轴设置第一定位圆台,在透射杆的前端一体同轴设置与第二定位圆台,在第二定位圆台的后端部一体同轴设置第三定位圆台,然后在第一壳体内设置第一压力腔,并在第一壳体上设置第一通孔使其与第一压力腔相互连通,同时将透射杆的前端同轴滑动伸入第二壳体内,然后在第三定位圆台的后端面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环形的第二压力腔,并在第二壳体上设置第二通孔使其与第二压力腔相互连通;优点是通过上述操作步骤测得的应变采用经过修正的三波方法的公式计算处理后可消除由第二压力腔所引入的干扰,从而可得到比较准确的被测试件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

    一种准三维材料动态力学特性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15318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062893.7

    申请日:2008-07-0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三维材料动态力学特性的测量方法,特点是先在入射杆的前端一体同轴设置第一定位圆台,在透射杆的前端一体同轴设置与第二定位圆台,在第二定位圆台的后端部一体同轴设置第三定位圆台,然后在第一壳体内设置第一压力腔,并在第一壳体上设置第一通孔使其与第一压力腔相互连通,同时将透射杆的前端同轴滑动伸入第二壳体内,然后在第三定位圆台的后端面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环形的第二压力腔,并在第二壳体上设置第二通孔使其与第二压力腔相互连通;优点是通过上述操作步骤测得的应变采用经过修正的三波方法的公式计算处理后可消除由第二压力腔所引入的干扰,从而可得到比较准确的被测试件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

    一种材料冲击扭转加载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20647B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711363746.9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宋力 蒋世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冲击扭转加载实验装置,特点是包括支架、旋转冲击套、管状的入射杆、透射杆和撞击杆,透射杆竖直固定在所述的支架上,支架上固定设置有高压气炮,撞击杆同轴设置在炮管中且同轴套设在透射杆外,入射杆竖直设置在透射杆的下方且与透射杆同轴,旋转冲击套同轴套设在入射杆的下端上,被测试件固定在透射杆的下端与入射杆的上端之间;优点是通过在复合加载头上设置倾斜的第二冲击凸块,在旋转冲击套内设置第二斜槽,同时在旋转冲击套上设置倾斜的第一冲击凸块,在撞击杆内设置第一斜槽,撞击杆对旋转冲击套冲击后便可实现对复合加载头的扭转和轴向加载,从而实现对被测时间的拉扭或压扭同步复合加载。

    一种材料大变形冲击拉伸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4375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858639.7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宋力 郭鑫 蒋世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大变形冲击拉伸实验方法,特点是在支架的上端设置支承块,将管状的透射杆竖直设置,并将透射杆的上端与支承块固定连接,选取材质、长度、直径均与透射杆相同的管状的入射杆,将入射杆竖直设置在透射杆的下方且与透射杆同轴,入射杆的下端一体设置有凸台,在透射杆的下端与入射杆的上端之间固定被测试件,发射撞击杆,撞击杆撞击固定在入射杆下端的凸台,测得应变信号,将所测得的应变信号代入关系式处理后,得到被测试件在实验中的轴向工程应力、工程应变和工程应变率时程曲线;优点是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实验应变率;且在与传统霍普金森拉杆实验同样最大应变下,本方法的应变率可达到10S‑1量级。

    一种单波导杆材料动态压痕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133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370833.0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宋力 秦焜 蒋世婕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66 G01N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波导杆材料动态压痕实验方法,特点是在压杆的右端部一体设置球形的压头,并在压杆的左端部固定脉冲整形器,在压杆的中部固定电阻应变片,然后分别在不安装被测试件的状态下进行撞击实验,在不安装被测试件且去掉撞击杆的状态下进行实验,最后在压头的右侧放置被测试件,通过撞击杆进行撞击实验,并将上述所测得的各个信号代入关系式,处理后,得到压头的压入力、压入速度和压入位移时程曲线,实现对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测试;优点是通过该实验方法可精确测得压头压入被测试件过程中的压入力、压入位移和压入速度时程曲线,且可用于应变率高达105s‑1量级的材料动态力学特性的原位测试及工件动态力学性能的现场测试。

    一种单波导杆材料动态压痕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1335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0370833.0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宋力 秦焜 蒋世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波导杆材料动态压痕实验方法,特点是在压杆的右端部一体设置球形的压头,并在压杆的左端部固定脉冲整形器,在压杆的中部固定电阻应变片,然后分别在不安装被测试件的状态下进行撞击实验,在不安装被测试件且去掉撞击杆的状态下进行实验,最后在压头的右侧放置被测试件,通过撞击杆进行撞击实验,并将上述所测得的各个信号代入关系式,处理后,得到压头的压入力、压入速度和压入位移时程曲线,实现对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测试;优点是通过该实验方法可精确测得压头压入被测试件过程中的压入力、压入位移和压入速度时程曲线,且可用于应变率高达105s‑1量级的材料动态力学特性的原位测试及工件动态力学性能的现场测试。

Patent Agency Ranking